本書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邱靖嘉的論文集,選錄作者自北大求學以來從事遼金史研究的若干篇論文、札記、書評以及追憶劉浦江教授的紀念文章共計24篇,分為四編。各編主題為:遼金皇位繼承研究,遼金政治、制度與軍事探研,紀念劉浦江老師,札記書評。
本書充分利用出土文獻,圍繞《左傳》文獻,將成書、史料、撰述等方面加以貫通,將上述問題置入春秋戰(zhàn)國史著形成的歷史場景中進行分析,全面系統(tǒng)地研究《左傳》的文獻形成與歷史書寫,并以此窺看早期史書的形成與東周史學的新特征與新變化。本書有助于加深、拓寬、補充《左傳》現(xiàn)有研究,以最新的材料與方法重新審視《左傳》文獻各類問題。
《中國歷史文摘》為西北大學歷史學院創(chuàng)辦的學術文摘,每年一卷,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本卷主要從2023年出版的相關史學期刊、高校學報以及綜合類期刊中,精選對中國史各時段、各領域的重大問題研究提出創(chuàng)新見解的精品力作,從整體上反映一年來中國史研究在基本理論與基本問題上取得的新突破,呈現(xiàn)中國史研究的走向與前沿趨勢,旨為推動
《西北民族論叢》以“西北民族”為研究重點,主要方向為西北民族史與民族關系史、西北民族與鄰國交流史、西北民族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與社會發(fā)展研究等。從學科來講,西北民族研究不僅涉及歷史學中的民族史、中外關系史、歷史地理、歷史文獻學、科技史、文物考古等學科;而且涉及民族學、社會學、地理學、法學、經濟學等人文社會大學科,反映了海內外相
《考古學集刊》創(chuàng)刊于1981年,目前已出版29集,每年出版2集。該刊主要刊登長篇田野考古發(fā)掘報告、考古研究論文,以及有關科技考古的實驗報告、論文等與考古學相關的學術性、資料性論著。固定欄目有調查與發(fā)掘,研究與探索,考古與科技,變動欄目有考古學家與考古學史,國外考古,學術動態(tài)。自1981年創(chuàng)刊以來,在學界已有很大影響。本
本書對2018年至2020年斯里蘭卡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發(fā)展現(xiàn)狀與愿景進行了基本分析與判斷。全書分為四個部分,“主題報告”聚焦“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和斯里蘭卡對外戰(zhàn)略,指明中斯關系的新挑戰(zhàn)與新發(fā)展;“內政篇”介紹了斯里蘭卡政黨政治格局的新變化、經濟改革新舉措、文化傳媒業(yè)的發(fā)展、民族矛盾與沖突的新形勢以及科倫坡港口城
本書以甲午戰(zhàn)爭期間及戰(zhàn)后近三十年內(1894—1920),全球范圍以中、日、西文書寫的早期戰(zhàn)爭史敘,以及與此相關聯(lián)的各國官、私敘史活動及機制為主要研究對象,立足知識史脈絡,將討論的焦點從戰(zhàn)爭轉投向戰(zhàn)史,從史實重建轉移至知識的秩序與流轉,從東亞三國及東西方的跨國空間中,考察有關近代戰(zhàn)爭的知識的生成機制、基本形態(tài)及流轉過程
日本學研究》(一九九一年創(chuàng)刊)是我國日本研究領域最早的集刊之一,所刊論文涉及日本語言、文學、文化、社會、經濟、教育等多個領域,獲得了國內外日本學研究者的高度評價。 為了滿足我國日本學研究以及國別和區(qū)域研究的迫切需要,自二〇一八年始,《日本學研究》改由“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與“教育部國別和區(qū)域研究基地日本研究中心”共同主
英國埃及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約翰·羅默根據自己半個多世紀的學術研究和實地考察經歷,基于曾被棄之一旁的證據,以及近二十年來的全新考古發(fā)現(xiàn)成果,撰寫了一套三卷本古埃及史作品,重新構建了我們對世界上已知最早文明之一的理解。 第一卷大致以時間為序講述了法尤姆湖邊農夫聚落的出現(xiàn),以精美陶器聞名的涅伽達文化形成,到尼羅河谷農耕
本書包括“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發(fā)展與理論構建,“一帶一路”倡議與他國政策的對接,對外建設項目取得的成果,以及“一帶一路”倡議在國際上的影響等議題。“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以來,在國際上受到廣泛的關注,吸引著國內外學者投入研究,社會層面也出現(xiàn)了解“一帶一路”倡議的需求。本書集中經濟學領域的學者編寫而成,關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