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發(fā)展心理學為基礎構建教師心理賦能的方法論與實踐方案,以團體輔導結合生活故事敘事法為技術手段,以主題寫作為形式,引導教師調節(jié)自我情緒、發(fā)現(xiàn)自我價值、收獲社會支持、提升工作投入、提升自我效能感。每節(jié)課通過一個心理維度觸及教師的回憶,以專家心理學知識分享結合團體成員故事敘述的形式構建“他人傳授-內化吸收-主動輸出-交流互動-再吸收內化”的閉環(huán),從更多維的角度賦能教師,讓每一位教師成為真情實感的講授者和教師文化的傳播者,是一本以喚醒和治愈為核心的教師心理成長讀本。
教師心理健康非常值得關注,本書通過心理團體輔導與寫作的方式,為教師心理賦能
點亮心燈,賦能教師之旅
教育,是點亮心靈的藝術。作為點亮者、傳遞者,每位教師心中都懷揣著小小的夢想,積跬步以至千里,點亮孩子的宏大愿景,傳遞愛與溫暖的底色,描繪每個未來的天高云闊。
應該只是湊巧,我們從小到大都聽到有關教師的稱頌:"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個點亮帶著高尚又有些悲壯。應該不是湊巧,特別在現(xiàn)代社會的快節(jié)奏與高期望下,教師的身心負荷日益加重,數據顯示有近30%的教師曾出現(xiàn)過嚴重的職業(yè)倦怠,這個點亮又帶著自我犧牲和無奈危機。保護教師的能量,提升教師的"心理韌性"與感受幸福的能力,已成為當下教育領域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這讓我們不得不正視:教育的光芒源自教師內心的光明與溫暖。只能是有光的老師,才能點亮學生;只有幸福的教師,才能培育幸福的學生。在超乎常人的疲憊、倦怠中,教師作為常人也需要為自己找尋一片心靈的棲息地,為自己賦能,在"成人"的路上方能實現(xiàn)"達己"。
作為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學習者、工作者,更好地幫助這些教師應對挑戰(zhàn),為他們的教育教學和心理健康賦能,我感覺責無旁貸。因此,從十年前,我就投身到這個領域的公益事業(yè)。近年來,得益于學校強大的學科實力和多位專家的支持,我和團隊專注于一線教師賦能實踐。團隊匯聚了一群對教育事業(yè)滿懷激情、對心理學研究深入鉆研的佼佼者。我們的目標就是通過心理學技術和方法,為一線教師提供全面的賦能支持。我們堅信,教師的成長和
,1
2025/2/2717:23:34
教師的6節(jié)心理課
進步是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因此,我們致力于通過心理學的深邃力量,最大限度地激發(fā)教師的潛能,提升他們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人生幸福感。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的時間和精力能分出多少?心理賦能最近發(fā)展區(qū)在哪里?用什么方法更高效,能不能打組合拳?要不要組建培訓隊伍?如何更大規(guī)模地影響更多教師?怎樣在接住教師情緒的同時學會這種視角和方法?.
路雖遠,行則將至。最終,在真實的一線環(huán)境下,經過多輪的實驗、研究、落地、更迭、再實踐,我們總結并完善了這樣一套心理賦能組合拳方式:通過開展團體輔導活動、敘事療法的主題寫作或閱讀等核心任務,幫助教師改善教學方法、增強自我認知、提升情緒管理能力,在調整好自己的同時,有能量更好地關注學生、影響學生。多次的實驗數據表明,更重要的是教師真誠反饋,通過這6節(jié)課的學習與互動,全方位地激發(fā)了內在能量,自己通過真實的故事講述、經驗分享、情感表達,獲得了積極的心理能量和自我賦能。
由此有了《教師的6節(jié)心理課》這本書及配套的課程,致力于幫助教師了解心理發(fā)展狀況、認識自我價值、感受社會支持,提供心理支持的方法與實踐建議,從而增強工作熱情并提升自我效能感。
本書基于發(fā)展心理學中人格發(fā)展的八階段理論,采用團體輔導的課程形式,結合生活故事敘事的技術手段,以主題式寫作為載體,設計了6節(jié)心理課。每節(jié)課觸及一個主題,按照團體輔導結構以及人格發(fā)展理論展開,分享心理學知識,團體成員展開敘述生活故事。之后選取部分教師的寫作成果分享(已獲取教師知情同意),最后進行相應的主題對照和內化提升﹣﹣體驗"生活皆教育",構建一個教育互動閉環(huán)。
教師的6節(jié)心理課(2020版). indd 4
2025/2/27 17:2
點亮心燈,賦能教師之旅
教育中的擺渡,滿懷希望,欣喜勝崎嶇。在此,特別感謝樊富珉、張英俊、郭仁龍等老師在我們的項目中給予的寶貴建議和重要參與。特別是樊富珉老師幾十年積累的團體輔導理論成為我們實踐的基石,她讓我看到了專業(yè)的力量和教育的大愛,樊老師還讓我在不確定中擁有了堅信,慢慢堅持,成為這個領域里社會服務踐行者。
也要感謝我的研究生團隊的包容和跟隨,允許我?guī)ьI他們也成為真實世界中的實踐探索者。
感謝本書編輯陳紅艷老師,她希望這本書之后會有一套叢書,她的教育理想點燃了我們每個人,她的諸多建議已經超越了編輯本身,更是我們團隊追夢的同行人。
還要感謝書中的每個故事講述人,他們是平凡的一線教師,更是每個獨一無二故事的不平凡的見證人。同樣感謝慈弘基金會,他們多年來有心、有愛、有智慧、有行動地投身慈善教育,才凝聚了這么多為愛發(fā)電為教育點燈的人。
點亮心燈,賦能教師之旅。也感謝每一位翻開此書的讀者,與我們同行,請多批評指正;希望您能在字里行間找到共鳴,感受到那份"心中有溫暖,筆尖有力量"的自我賦能之旅。
劉春榮
2025年元旦于北師大
劉春榮,北京師范大學副教務長,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研究生導師,中國教育學會學生發(fā)展指導分會常務理事,美國兒童社會情感發(fā)展認證講師,中國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北京市“十佳輔導員”等獎項。
目錄
理論介紹/1
第1節(jié)課自知而后自明
不是因為看到而相信,而是因為相信才看到/29
第1部分活動流程/31
第2部分教師寫作/34
第3部分知識分享﹣﹣羅森塔爾效應150第2節(jié)課自察面后自信
--﹣我之春風,沐彼之心;彼之燦爛,慰我之情/54
第1部分活動流程/56
第2部分教師寫作159
第3部分知識分享﹣﹣馬斯洛需要層次論174
第3節(jié)課自省而后自主
-﹣我以愚公精神,赴教育之山海/80
第1部分活動流程/82
第2部分教師寫作185
第3部分知識分享﹣﹣自我效能感199
20230528教師的6節(jié)心理課(2020版) indd
2025/2/27 17:23:35
教師的6節(jié)心理課
第4節(jié)課自勵而后自強
一個榜樣勝過千萬條教誨/105
第1部分活動流程/107
第2部分教師寫作/109
第3部分知識分享﹣﹣社會觀察學習理論/120
第5節(jié)課成人而后達己
教師是能夠塑造靈魂的人/124
第1部分活動流程/127
第2部分教師寫作/130
第3部分知識分享﹣﹣承諾一致性模型/137
第6節(jié)課自勤而后自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144
第1部分活動流程/146
第2部分教師寫作/149
第3部分知識分享﹣﹣計劃行為理論與目標金字塔/161
后記/168
附錄/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