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全國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yè)“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
定 價:58 元
當前圖書已被 4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劉震元
- 出版時間:2018/5/1
- ISBN:9787518417520
- 出 版 社: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TB472
- 頁碼: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K
全書分為三大章,第一章為課程導論,從“如何理解產品設計”“如何理解程序與方法”“課程特色介紹與導入”,第二章為設計實訓,分別從三個方面進行案例分析與講解:一是基于材料視角的產品設計,二是基于原型視角的產品設計,但是基于產品使用情景的產品設計。第三章為經(jīng)典設計欣賞與分析,主要也從材料、產品原型、使用情境三個角度的創(chuàng)新設計來進行賞析。
承蒙總主編林家陽教授信任,委托我編寫本系列教材中的《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在感到榮幸之余,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書名太像一本產品設計的“操作說明”,使我對是否能寫好這本教材產生了疑慮。尤其是“程序”一詞,讓我非常為難,因其在很大程度上強調“事情進行的先后次序”,有一種按部就班的秩序感,甚至還可能會和計算機學科中的“程序”一詞發(fā)生混淆。試想如果設計都可以按部就班地來做,那么創(chuàng)意和設計的過程會變得多么機械化,創(chuàng)新又何從談起?設計作為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其本質更關乎思維的方式和彈性,而非執(zhí)行順序的先后,僵化的程序難免會束縛設計思維的發(fā)展。不僅如此,由于我本人在同濟大學的授課內容涵蓋設計實訓、設計鑒賞、設計思維和設計方法,深知設計的方法因設計對象而異、因設計師而異,且因時、因地、因事而異,并不存在一種百試不爽的萬能方法,也不可能存在操作大全。
以上是在準備編寫這本教材初期所面臨的真實疑慮和擔憂。但這是已確定的系列教材,且符合書名與實際課程的對應性及長期以來的學科認知,所以最終仍采用此教材名。但是究竟該如何化解以上的憂慮與矛盾?如何使這本教材既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和系統(tǒng)性,又具有指導實踐的操作性;并且不能太生硬僵化,使學習者陷入機械化的設計認知模式中;如若可能,最好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不同的學習背景和學習目的?有意思的是,這些思考與挑戰(zhàn)本身已然變成了設計問題。
既然如此,就像一個好的設計通常是從回歸問題的本質開始,本教材最終亦是從“如何理解產品設計”和“如何理解程序與方法”這兩個最本質的問題入手,形成自己獨有的特色。通過對產品設計的發(fā)展沿革和范疇的形式化定義,在課程的開始便給出一個理解產品設計的基本框架和體系,以便為不同的設計“視角”提供一個系統(tǒng)的參照。而在“程序”和“方法”的理解上,本教材遵循對“程序”的廣義理解和 “方法”的多元性原則。從廣義的定義來看,可以將“程序”理解為指代“設計思維過程的先后階段”。而從方法的多元性角度,本教材將從產品設計范疇下三個各具特色的視角展開,對特定視角下的設計方法進行針對性介紹與講解,希望可以鼓勵并啟發(fā)學生融匯貫通,舉一反三,靈活變通地來理解和掌握設計方法的要義。
劉震元
劉震元老師任教于同濟大學設計創(chuàng)意學院,中國工業(yè)設計(上海)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具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和行業(yè)實踐經(jīng)驗。
《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編寫大綱
同濟大學設計創(chuàng)意學院 劉震元
序言
第一章課程導論
第一節(jié)如何理解產品設計
1.引言:產品設計無處不在
2.產品設計的發(fā)展沿革
3.產品設計的形式化定義
4.小結:一個參照系
第二節(jié)如何理解程序和方法
1.程序的廣義理解
2.方法的多元性
第三節(jié)課程特色介紹與導入
1.基于產品設計形式定義的“三視角”
1)基于材料的視角
2)基于原型的視角
3)基于情境的視角
2.基于設計思維過程的“四階段”
1)起:理念起點
2)承:資訊洞察
3)轉:創(chuàng)新突圍
4)合:落地整合
第二章設計與實訓
第一節(jié)課題1 —— 基于材料視角的產品設計
1.課題要求
1)課題內容
2)訓練目的
3)重點難點
4)作業(yè)要求
5)時間要求
2.案例分析
1)設計師案例:Melt Down Chair
2)學生案例:木隱
3.知識要點
1)起:材料特性
2)承:工法上手
3)轉:應用突破
4)合:細節(jié)自洽
第二節(jié)課題2 —— 基于原型視角的產品設計
1.課題要求
1)課題內容
2)訓練目的
3)重點難點
4)作業(yè)要求
5)時間要求
2.設計案例
1)設計師案例:戴森吸塵器
2)學生案例:曲線鋸創(chuàng)新設計
3.知識要點
1)起:原型概念
2)承:工作原理
3)轉:顛覆假設
4)合:語義可讀
第三節(jié)課題3 —— 基于情境視角的產品設計
1.課題要求
1)課題內容
2)訓練目的
3)重點難點
4)作業(yè)要求
5)時間要求
2.設計案例
1)設計師案例:Node椅
2)學生案例:隨心控溫水杯設計
3.知識要點
1)起:使用情境
2)?:體驗歷程
3)轉:機會鎖定
4)合:觸點強化
第三章欣賞與分析
第一節(jié)基于材料視角的產品設計案例賞析
1.家居家具類:Fiskars瀝水器
2.電子數(shù)碼類:ASUS筆記本
3.家用電器類:Sumsung電冰箱
4.辦公用品類:MUJI文具系列
第二節(jié)基于原型視角的產品設計案例賞析
1.家居家具類:Pepper & Salt 胡椒和鹽
2.電子數(shù)碼類:iPod播放器、Kolani照相機
3.家用電器類:Nespresso 咖啡機
4.辦公用品類:Surface Studio 一體機
第三節(jié)基于情境視角的產品設計案例賞析
1.家居家具類:Evasolo保溫套、OXO量杯
2.電子數(shù)碼類:Selfie自拍桿、GoPro
3.家用電器類:iRobot掃地機器人
4.辦公用品類:Steel Case辦公椅-N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