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明清宮藏術數(shù)秘籍匯編,下編,主要內容包括:陰陽五行、相宅相墓、調氣金丹、祝由符咒。
本書為明清宮藏術數(shù)秘籍匯編上篇,主要內容包括:博弈、占候、占卜、命書相書。
《老子章句淺釋》,臺灣劉瑞符先生著。中國文化的源頭之一是道家,道家的代表作即為《老子》,故歷代注釋、解讀、研究《老子》之作,不絕如縷。盡管如此,本書亦有其獨到之處。它把《老子》的內容概括為兩大項:一為講自然之道者,一為講人為何法此自然之道。作者據(jù)此體例,加以撰述,對于讀者認識自然之道及其可以其為法之義,當能有所助益。
道教宮觀作為中國道教文化的載體之一,是道教思想價值觀的基本表現(xiàn),它們不僅是道教物理形態(tài)上的沿續(xù),是道教文化傳播的重要渠道,卻也處處體現(xiàn)著精神層面的傳承,無論從挖掘、開發(fā)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亦或是加強宗教事務管理的角度,都應對道教產生以來相關道教宮觀文化文獻史料進行全面的梳理。
讖緯傳為解經之作,一般認為形成于漢成帝時,後又經哀、平、新三朝,至光武帝時整理定型為圖讖八十一篇。後有鄭玄、宋均、宋衷(忠》等為主作注,也不斷摻入後代文人隨現(xiàn)實需要的增衍造作。由於讖緯與政治的關係太過密切,讖緯文獻曾遭曹魏、劉宋、蕭梁、元魏的禁毀,大半散佚;隋代全面遭禁,散佚殆盡。明後期至清代,學者出於學術研究等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唐石刻《論語》更具有珍貴的版本價值。《孔子家語》又名《孔氏家語》、《家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孔門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肅注,書后附有王肅序和《后序》!犊鬃蛹Z》是關于孔子言行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道德經》又稱《老子》是道家學派最具權威的經典著作。含《道經》三十七章及《德經》四十四章。道家學說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暗馈睘榭陀^自然規(guī)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
《中國學術編年》舉中國一流史學、文獻學專家之力,凡二十八載,第一次全面、詳實、系統(tǒng)、深入地對原有的學術史進行歷史還原和重建,由此在中國學術、中國學術史、中國學術史研究三個具有內在邏輯關聯(lián)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上作出新的探索,取得新的突破。該書有如下主要特點:1.以編年形式全面綜合與總結傳統(tǒng)中國之歷代學術,上起先秦,下迄清末。2.收
本書匯集明代以前有代表性的易學著作,盡可能選擇最好的版本,影印出版,為廣大易學愛好者提供一定的幫助。
《四書集注》為宋代理學家朱熹為《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作注而名。該書上承經典,下啟群學,睿智金言,代代相傳,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著重要影響。本書將民國版朱熹《四書集注》與清代著名書法家鄭板橋的《四書手讀》書法作品按內容結合,并加入閻立本繪《孔門儒教列傳》,號稱四書文、書、畫“三絕”。精裝本印制精良,配以楠木書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