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繼三家注后對《史記》的大規(guī)模整理與研究,對文本注釋和史事考辨有集大成之功,成果斐然。但其在資料蒐集、文字訓詁、底本選擇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妒酚洉⒖甲C校補》便針對其不足而撰。水澤利忠是日本著名漢學家,他以《史記會注考證》為底本,對《史記》正文及三家注進行了縝密的比勘和校訂。該書補充大量《會注考證》沒有采用的校
本書共收錄山西省圖書館所藏繪制于抗戰(zhàn)時期、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舊地圖208幅,涉及晉察冀、晉綏、晉冀魯豫三大根據(jù)地,以涉及山西的區(qū)域為重點,也包括內(nèi)蒙古、河北、河南的一部分地區(qū)。地圖類型除一般的地形圖和行政區(qū)劃圖外,也有不少特色地圖,如對敵斗爭形勢圖、交通路線圖、黨員分布圖、長途有線電線路圖、兵力配備圖、碉堡圖等。每幅地圖的
因為黎虎先生的論著眾多,發(fā)表或出版的時間跨度長,不同時期的論文、著作的引文注釋格式差異大,其中還有一些是黎虎先生早年的讀書札記,故整理起來難度頗大。同時,由于黎虎先生逝世事出突然,而收集、整理其論著的時間又比較倉促,故其中難免有所遺漏。經(jīng)過與黎虎先生家屬溝通商議,最后決定將目前所能收集到的黎虎先生論著結(jié)集整理為十二卷本
新修地方志。本書為無錫市濱湖區(qū)蠡湖街道的地方志,它分章節(jié)記述了蠡湖街道的自然、政治、經(jīng)濟、社會及文化的歷史與現(xiàn)狀,并附有圖片、概述、大事記、附錄等。本書內(nèi)容豐富,摘取史料詳盡真實,表述平實流暢,具有鮮明的地方和時代特色,對于認識和了解蠡湖街道,具有一定現(xiàn)實意義。作者希望通過發(fā)揮志書“明道、資治、存史、輔教”的功能,從而
本書于光緒五年(1879)設(shè)局修纂,光緒十二年(1886)成書,計一百三十卷。本書中用很大篇幅記敘了順天府的水道、水利情況,沿革、官守等都從周代一直記載到清末,是晚清時期的地方巨著。這套志書提供了北京地區(qū)較為系統(tǒng)完備的歷史資料,對于研究北京的歷史、風貌、人文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此次依照原書尺寸,雙色影印,線裝再造出版,
本書主要收錄晚清民國時期出版的紀實類攝影集,這些攝影集多以歷史事件或某一主題進行攝影編輯,涉及經(jīng)濟、文化、教育、交通、社會生活、歷史遺跡等諸多方面。本書按“社會·記錄類”“風景·建筑類”“經(jīng)濟·工商類”“藝文·人物類”四方面進行分類編排,共收錄文獻近130種,全部高精復制,絕大部分為首次影印出版。這些文獻記錄了近代中國
海寧,古為鹽官,又稱海昌,今為浙江省嘉興市下轄的海寧市(縣級),位于我國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錢塘江畔。海寧歷史悠久,人文淵藪,前賢輩出,素有修志傳統(tǒng),地方文獻豐富,底蘊極為深厚!逗幹葜靖濉窞榍骞饩w二十四年(1898)由海寧知州李圭始修,海寧知縣劉蔚仁續(xù)修,至民國5年(1916)告竣,民國11年(1922)付梓,朱
本書是“隴右文庫”之著作庫,系全面發(fā)掘和詳盡收錄歷代甘肅地方人物著作和有關(guān)甘肅地方文獻的資料庫。全書以時代為序,分為四編,即漢至宋元編、明代編、清代編、民國編,共收集著作200余部,有刻本、抄本和稿本等,其中不乏珍本、孤本等,版本十分珍貴,是甘肅清代以前(含部分民國時期)甘肅籍作者著述作品集大成之作。本書以影印形式出版
本書內(nèi)容:南宋乾道七年建安蔡夢弼東塾刻本《史記》,收錄于《中華再造善本》。舊藏楊以增海源閣,《楹書隅錄》著錄之本,現(xiàn)藏于國家圖書館。卷四十三缺,配光緒七年楊保彝影宋抄本。書內(nèi)有“建溪蔡夢弼傅卿?惕饔跂|塾”牌記,目錄后有“三峰樵隱蔡夢弼傅卿校正”一行,其他卷后尚有蔡夢弼刻書題記多處,有季振宜題款。
《尚書集注音疏》十二卷附《尚書補誼》《尚書續(xù)補誼》《尚書集注音疏述》《尚書集注音疏后述》和外編《尚書經(jīng)師系表》各一卷,歷十三年而成,四易其稿,是江聲最重要的著作。全書備載書序,除注今文二十九篇外,又取諸書《湯誓》《泰誓》諸篇逸文,依書序補入。注文則輯馬融、鄭玄等古注,古注所缺,則自為注,偽孔傳亦間采一二,疏中則詳揭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