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史(全18冊)
《中國通史(*整理圖文珍藏版)(套裝共6冊)》精彩扼要地勾勒出中國歷史演進的基本脈絡(luò)和中華民族的發(fā)展過程,從宏觀上把握中國歷史,窺一斑而知全豹,進而使讀者從中揣摩與品味出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內(nèi)在規(guī)律。
本書記述了上至戰(zhàn)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五代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間的史事。
本書主要內(nèi)容包括:無錫市政籌備實錄和無錫概覽。
《“道光”重慶府志(一函12冊)》是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3)所編重慶地方志,全書共九卷,分輿地、祠祀、食貨、職官、學校、武備、選舉、人物、藝文九門,下分細目。記敘古代重慶的建制沿革、山川地理、人文歷史等,是重慶地方志中迄今所知一部保存完整的府志,具有重要史料價值。據(jù)重慶三峽博物館藏本影印,雙色套印,線裝,錦函。
自乾隆五十三年,至同治十三年,福建大員輪值巡臺制度實際執(zhí)行八十六年問,一般有兩種情況福建大員才肯輪值巡臺:一是輪值之年循例巡臺,其職責主要有查察官吏、出具考語,巡閱營武,稽查地方民情等;更多的則是因事巡臺,如遇有海盜、發(fā)生民變、分類械斗、番界紛爭等,福建大員奉命追剿海盜、平定民變、彈壓械斗、招墾番地。據(jù)統(tǒng)計這八十六年問
《無錫文庫(第2輯):無錫年鑒(套裝全2冊)》為《無錫文庫》之第二輯《地方史料專著》。這些書籍皆為個人著作,它們是官修方志之外最重要的地方史料,是對地方歷史更為精細的記錄和闡述。
《無錫文庫(第2輯):國專月刊(套裝全4冊)》為《無錫文庫》之第二輯《地方史料專著》。這些書籍皆為個人著作,它們是官修方志之外最重要的地方史料,是對地方歷史更為精細的記錄和闡述。
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館藏古籍中,以地方志和叢書的收藏最為豐富,成為其館藏古籍的兩大特色。該館收藏省志82種,府志186種,州志215種,縣志1800余種,另有鄉(xiāng)、鎮(zhèn)、衛(wèi)、所志等,總計三千余種。本叢刊精選了29種方志匯編影印出版,其中大多是極少見于世的珍稀本,更有傳世僅存的孤本。
全書以時間為序,選取了中華歷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風云人物、輝煌成就、燦爛文化等內(nèi)容,以科學而明晰的篇章分類,精彩地勾勒出中華五千年歷史演進的基本脈絡(luò)和發(fā)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