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接受不了父母離異而患上自閉癥的小孩,一個為治愈兒子而拼盡全力上下求索的母親。十年,幾百封母子通信,無數(shù)次閱讀陪伴,構筑一條由黑暗通向光明的心靈通道。 長篇小說《媽媽的星星》是著名作家雪漠寫給自閉癥人群的救贖之歌,是繼《愛不落下》之后,又一部關愛焦慮、抑郁和絕癥生命的大愛之作。小說主人公星星和他的媽媽云子都有現(xiàn)實生活
杜甫詩選(與馮至《杜甫傳》配套閱讀的經典杜詩選本)
《守夜》是詩人北島一生詩作的精華回顧,由北島親自選編,時間貫穿1972年至2022年,歷時整整半個世紀。 2007年,詩人在即將步入六十耳順之年時開始著手篩選一生寫作,幾十年的詩歌生涯留下140首的《守夜》。這其中,既收錄了北島早年震撼無數(shù)人心的代表詩作,也收錄了詩人在異國他鄉(xiāng)游歷時,身處困頓以及艱難的語言轉換中以母語
《不要慌,太陽下山有月光》是文學大家史鐵生等文壇名家的散文合集,梁實秋、季羨林、肖復興、汪曾祺、劉心武、豐子愷等半個文壇鼎力合著,收錄《散步》《扶輪問路》《墻下短記》《清塘荷韻》等40篇散文經典作品,多篇文章入選初高中語文教材及閱讀試題,一本書閱盡華語文學藝術精華,其內容涵蓋作者的回憶,憶往事、懷親人、念舊友、追故人、
本書聚焦于文學與大眾文化的接合部,主要呈現(xiàn)20世紀90年代以來大眾文化的沖擊與中國當代文學生產的嬗變。其中既有總體考察反觀20世紀90年代以來大眾文化的特點,呈現(xiàn)文學生產新變的歷史語境等;也有具體分析剖析視覺文化時代的文學生產,審視網絡文學的生產機制,反思文學經典與大眾文化的特殊關聯(lián),直面文學之變并在理論層面提出應對方
天底下的人生無非生老病死、成敗分合,然而左右人的喜怒哀樂的,不是順境或逆境,而是如何理解。這理解,馮侖稱之為人生的邏輯。 對于人生,馮侖有自己的理解,這理解在一路上支撐了他,也是這一路上結出的果。馮侖走過野蠻生長的時代,嘗過兇猛歲月里的炎涼百態(tài),在跌宕起伏中沒有失去理想和熱情,反而愈加茁壯。在本書中,
《游山日記》是清代文人舒夢蘭于嘉慶九年(1804)在廬山避暑期間所作。全書共十二卷,前十卷詳細記錄了他在廬山的百日生活,被林語堂贊譽為“日記模范”。其中既有對廬山壯麗景觀的描繪,也有關于山中起居的點滴細節(jié)的記錄,展現(xiàn)了作者淡泊平和卻又不失趣味的文風。舒夢蘭以自然流暢的筆觸,記錄了他與山僧、樵夫、剃頭匠等人的交往,幽默不
明代潘季馴四次擔任總督河道大臣,歷經嘉靖、隆慶、 萬歷三朝,前后達二十七年,他根據(jù)黃河易淤、易決、易 徙和“一石水,六斗沙”的水性,改變大禹以來采用疏導 和分水的辦法,將黃河、淮河、運河統(tǒng)籌進行治理,采用 束水攻沙、以清刷黃的策略,建立縷堤、遙堤、月堤、格 堤配套的堤防體系,制定“四防”“兩守”修守制度,成為
《山川行知遙》是匯集作者履職、立言、讀書、修身、交游、品藝、怡情等美文的散文集。全書寫作精妙、深入淺出、意蘊悠長,承載了作者數(shù)十載的人生積淀,展現(xiàn)了其深厚的學養(yǎng)、溫潤的性格。其中,文論、游記以小見大,常有別出心裁之語,體現(xiàn)了作者理解不同民俗和地域文化的精深的學者一面。詩歌、詩話自由張揚,體現(xiàn)了其富有詩情、浪漫繾綣的詩人
該書是一本集閱讀與解謎為一體的單人探險故事書,具有中式神秘風格,營造了一種懸疑氛圍。故事開篇即充滿懸念,為了尋找自己的身份和記憶,主角“你”找到了守陵人。他帶“你”來看八座墓碑,說其中隱藏著真相。每個墓碑都是一個不同的故事,有不同的謎題。完成解密,“你”能獲得八條線索。最后將線索合并,“你”終于想起了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