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三國志
《三國志》是一部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jì)傳體國別史,共65卷,其中《魏書》(又稱《魏志》)30卷,《蜀書》(又稱《蜀志》)15卷,《吳書》(又稱《吳志》)20卷,為陳壽所撰。記述了漢獻(xiàn)帝建安元年(196)曹操執(zhí)政至吳末帝孫皓天紀(jì)四年(280)吳國滅亡共85年的史事!度龂尽飞铣小妒酚洝贰稘h書》,與之并駕齊驅(qū)!扒鹈骷葲],班、馬迭興,奮鴻筆于西京,騁直辭于東觀。自斯以降,分明競爽,可以繼明先典,陳壽得之乎!”(《晉書·陳壽傳論》)后人將其與《史記》《漢書》《后漢書》合稱“前四史”,成為紀(jì)傳體史書的典范之作,是古代官方欽定的“二十四史”之一。
《三國志》尊曹魏為正統(tǒng),是因?yàn)榇藭r陳壽為晉臣,西晉承接曹魏而得天下,因此實(shí)際上尊魏就是尊晉。但是,更可貴者,陳壽尊重歷史,將魏、蜀、吳三志并列,以示鼎足之勢。這種體例,為后世打開了一扇法門,如唐代修《北史》《南史》,元代修《宋史》《遼史》《金史》等。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