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基于最新的考古學和科學發(fā)現(xiàn),闡述了中國和日本的米酒、美洲的玉米啤酒、非洲的小米及高粱飲料等是如何被創(chuàng)造出來和傳播的,探究酒類飲料在醫(yī)學、宗教象征、藝術靈感及社會關系等方面乃至人類自身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進而尋找其與人類文化關聯(lián)的線索。
作者帕特里克·E. 麥戈文(Patrick E. McGovern),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人類學系兼職教授,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分子生物考古項目的科技主管。
譯者宿凱,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博士研究生,研究領域為環(huán)境考古。
英文版序 第一章 “飲人”(Homo Imbibens) 我喝故我在 創(chuàng)造發(fā)酵 奇異酵母 “飲人”登場 醉猴理論 酒力驅動 舊石器假說 進入夢境 載歌載舞 新的想象 第二章 黃河兩岸 賈湖奇觀 全世界最早的酒 先祖有靈 起死回生 術業(yè)專攻 填補空缺 中國的飲酒詩人 日本插曲 第三章 近東難題 文明世界的邊緣 潛藏在遺存中的第二種酒 面包、啤酒,誰先誰后 新石器時代生活平等、飲酒自由 祭司階級開始出現(xiàn) 他們喝的什么酒,獻祭的什么 兩河源頭 挺進黑山 恰塔胡由克鶴舞 穿越亞洲裂谷 近東全盛時期的飲酒文化 巴克斯(Bacchic)詩人 第四章 沿著絲綢之路 傳說中的費爾干納河谷 波斯:葡萄酒的天堂 亞洲腹地的迷幻異世界 北方的騎馬游牧人 永恒的中亞之謎 第五章 歐洲沼澤、渾酒、墓葬和酒席 “點石成金”的混合發(fā)酵酒 橫貫大陸的傳統(tǒng) 來自遙遠北方的答案 更烈的酒? 糖在哪里? 飲酒狂歡,起舞作樂 沉入沼澤 真正的豪飲 重新追蹤維京人的蹤跡 邁達斯回魂 第六章 在葡萄酒般深沉的地中海上航行 史前的海上居民 揚帆天海之間 海那邊的葡萄酒 迦南和腓尼基的高級葡萄酒 迦南和腓尼基的葡萄酒文化 葡萄酒文化對海的偏愛 在克里特建立橋頭堡 希臘本土酒的最后一口氣 接觸意大利 在西部落腳 第七章 新世界的苦和甜,還有芳香 狩獵者、漁獵者,還是果食者? 不喝尋常酒的航海人 反復咀嚼 巧克力的誕生 可可混合酒 可可:貴族專享酒 民間的可可 燒了這酒坊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第八章 呈上非洲的蜂蜜酒、葡萄酒和啤酒 “黃金” 稠酒 為啤酒著迷的大陸 棕櫚酒及其他 第九章 酒——何去何從 天生愛酒? 喝酒公式里的文化因子 接下來呢? 參考文獻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