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新發(fā)展格局出發(fā),基于電子商務基礎理論,結合當前電子商務實踐案例,以導論的形式整體清晰地勾勒出電子商務專業(yè)教學內容體系。全書共分為7章,包括電子商務生態(tài)、電子商務基礎知識、電子商務主要分類、電子商務體系結構、電子商務基本原理、電子商務主要技術、電子商務理論應用與案例解析。本書結構清晰,深入淺出,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有利于學生實踐探索和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子商務、市場營銷、計算機及相關專業(yè)的教師授課用書以及本科生、研究生的學習用書,也可作為政府電子商務、企事業(yè)單位技術管理人員學習電子商務知識的重要工具書和參考書。
1.作者權威。本書作者為電子商務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育部大學本科教學評估專家組專家。
2.部級規(guī)劃教材。本書已被評選為電子商務教指委十四五規(guī)劃教材。
3.配套資源豐富。本書資源豐富,提供微課視頻、模擬試卷與產業(yè)報告 、PPT、教學大綱等資源。
4.內容新穎、結構合理。本書不僅采用了最新的電子商務前沿理念和思想,還對既有教材進行了整體性的知識點與案例的更新,以及框架的梳理,內容更實用。?
覃征 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電子商務教育與發(fā)展聯(lián)盟理事長。作為項目負責人,先后主持完成國家 973、863 重大科研項目,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數(shù)十項。作為第一完成人,先后獲第 43 屆、第 44 屆日內瓦國際發(fā)明展覽會金獎,國家發(fā)明專利 28 項,教育部科技獎勵一等獎 3 項。在國內外出版學術著作、教材十余部,所授“電子商務概論”課程為國家級精品課、國家級平臺課,配套教材為國家級精品教材。近年來,在國內外重要期刊、會議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已培養(yǎng)博士后、博士及碩士研究生百余名。
第 一章 電子商務生態(tài) 6
1.1 電子商務的社會生態(tài) 8
1.1.1 國家生態(tài) 8
1.1.2 行業(yè)生態(tài) 15
1.2 電子商務的創(chuàng)新生態(tài) 19
1.2.1 大數(shù)據(jù)生態(tài) 19
1.2.2 云計算生態(tài) 22
1.2.3 物聯(lián)網生態(tài) 27
1.2.4 人工智能生態(tài) 30
1.2.5 區(qū)塊鏈生態(tài) 37
1.3 本章小結 41
思考與討論題 41
第二章 電子商務基礎知識 43
2.1 電子商務基本定義與概念 44
2.1.1 電子商務的定義 44
2.1.2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45
2.2 電子商務領域專業(yè)基礎知識 46
2.2.1 電子商務體系結構 46
2.2.2 電子商務基礎模型 48
2.2.3 電子商務消費者 54
2.2.4 電子商務企業(yè) 57
2.3 電子商務相關領域基礎知識 61
2.3.1 市場營銷學基礎知識 61
2.3.2計算機基礎知識 64
2.3.4 會計學基礎知識 70
2.3.5 管理科學與工程基礎知識 74
2.3.6 電子商務法律基礎知識 79
2.3.7 金融基礎知識 86
2.3.8 物流基礎知識 94
2.3 本章小結 105
思考與討論題 105
第三章 電子商務與相關學科 107
3.1新工科 109
3.1.1 新工科的理論框架與知識體系 109
3.1.2 新工科與電子商務 112
3.2 新農科 114
3.2.1 新農科的理論框架與知識體系 114
3.1.2 新農科與電子商務 116
3.3 新文科 118
3..1 新文科的理論框架與知識體系 118
3.1.2 新文科與電子商務 121
3.4 新醫(yī)科 124
3.1.1 新醫(yī)科的理論框架與知識體系 124
3.1.2 新醫(yī)科與電子商務 125
3.3 本章小結 128
思考與討論題 128
第四章 電子商務主要分類 129
4.1 平臺電子商務 130
4.1.1 平臺電子商務的定義 130
4.1.2 平臺電子商務的運行模式 134
4.2 移動電子商務 137
4.2.1移動電子商務定義 137
4.2.2 移動電子商務運行模式 146
4.3 跨境電子商務 158
4.3.1 跨境電子商務的定義 158
4.3.2 跨境電子商務的運行模式 161
4.4直播電子商務 167
4.4.1 直播電子商務的定義 167
4.4.2直播電子商務的運行模式 167
4.5 農村電子商務 168
4.5.1 農村電子商務的定義 168
4.5.2 農村電子商務的運行模式 172
4.6 本章小結 174
思考與討論題 174
第五章 電子商務系統(tǒng)結構 176
5.1 電子商務系統(tǒng)的主流結構 177
5.1.1 分層結構 177
5.1.2 面向對象結構 179
5.1.3 事件驅動結構 182
5.1.4 數(shù)據(jù)共享結構 186
5.2 電子商務的云結構 192
5.2.1 云結構的原理與定義 192
5.2.2 云結構的優(yōu)缺點 194
5.3 電子商務的微型體系結構 194
5.3.1微型體系結構的原理 194
5.3.2 微型體系結構的工作方式 196
5.4 本章小結 201
思考與討論題 201
第六章 電子商務基本原理 204
6.1電子商務的生產原理 204
6.1.1電子商務產品 204
6.1.2電子商務生產模式 207
6.1.3電子商務生產管理 210
6.2電子商務的交易原理 211
6.2.1電子商務交易模式 211
6.2.2電子商務交易信用風險 212
6.3電子商務的消費原理 216
6.3.1電子商務對消費的影響 216
6.3.2電子商務時代的消費特點 218
6.4電子商務的流通原理 219
6.4.1 傳統(tǒng)商品流通模式 219
6.4.2 電子商務流通模式 220
6.4.3電子商務對商品流通的影響 222
6.4.4電子商務流通組織創(chuàng)新 225
6.5 本章小結 226
思考與討論題 226
第七章 電子商務主要技術 229
7.1 電子商務基礎技術 230
7.1.1 開發(fā)技術 230
7.1.2 通信技術 234
7.1.3 數(shù)據(jù)存儲與處理技術 237
7.2 電子商務支付技術 240
7.2.1 電子商務支付系統(tǒng) 241
7.2.2 網絡銀行 244
7.2.3 移動支付 247
7.3 電子商務安全技術 249
7.3.1 電子商務安全概述 249
7.3.2 防火墻 252
7.3.3 入侵檢測技術 256
7.3.4 認證技術 261
7.3.5 數(shù)據(jù)加密技術 265
7.3.6 數(shù)字簽名技術 270
7.4 本章小結 280
思考與討論題 280
第八章 電子商務理論應用與案例解析 283
8.1 電子商務案例分析方法 283
8.1.1 過程分析 283
8.1.2 邏輯分析法 283
8.1.3 經驗分析法 284
8.2 電子商務經典案例 293
8.2.1 京東 293
8.2.2 拼多多 300
8.2.3 亞馬遜 308
8.2.4 高德 312
8.2.5 北斗 318
8.2.6 抖音 321
8.3 電子商務經典案例的社會影響力 328
8.3.2 電子商務的社會影響力 328
8.3.2 電子商務的未來發(fā)展趨勢 329
8.4本章小結 331
思考與討論題 332
總結構圖 333
縮略圖 333
總習題 338
參考文獻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