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目前介紹美國金融產品、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的版翻譯教材!作者不但對此次美國金融危機的一些細節(jié)性問題進行了討論與介紹,并注重用新的金融產品來對金融機構的資產與負債進行管理,并隨著金融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進而進行調整。同時,本書也結合了著名國際金融機構的管理運作實踐加以具體說明,使讀者既全面了解了國際金融市場豐富的理論知識,又能分享處在金融創(chuàng)新前沿的激動與興奮。
本書適合金融學專業(yè)本科生和金融學方向MBA使用,也適合金融證券部門實際工作者使用。
本書的第1版出版于1994年,作者是弗蘭克·J.法博齊(Frank J. Fabozzi)和弗蘭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后者是198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在第1版的前言中,他們寫道,之前的30年是世界金融市場和機構發(fā)生深刻甚至是革命性變化的時期。這種變化的標志是創(chuàng)新、全球化和放松管制。自1994年以來,這些力量實際上不斷變得更強大了,全球的金融格局繼續(xù)發(fā)生巨大而明顯的變化。他們寫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指導學生認識這次引人入勝的革命。他們描述了一大批金融工具,這些金融工具現在可用于投資、資金運作和控制廣泛的金融風險。每一種金融工具都被證明是對借款人、貸款人和投資者需求的回應,這些參與者在一個利率、資產價格、監(jiān)管限制、國際競爭和機會不斷變化的世界中管理資產和負債。本書用了相當大的篇幅來解釋世界主要的金融機構是如何管理其資產和負債的,以及創(chuàng)新的金融工具是如何支持這種管理的。對金融機構實際操作層面的關注,對學生而言是非常有益的,因為他們將不可避免地應對這些機構及其環(huán)境的變化。
這是本書的第5版。第4版于2009年出版。鑒于全球金融市場各方面的重大變化,第5版在第4版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修訂。在本書概述中比較了第4版和第5版的差異。第5版更加強調全球化,盡管美國金融市場占據了主要內容,但我們也講述了非美國金融市場,因此在本書的新書名中增加了Global一詞。出于對現實情況的考慮,我們不可能對每個國家的金融市場都進行詳細的討論。取而代之的是,我們講述了其他國家的金融市場與美國市場的相似之處或主要的不同之處。
弗蘭克·J.法博齊
弗蘭克·J.瓊斯
部分金融市場和參與者
第1章引言
第2章政府在金融市場中的角色
第3章金融機構、金融中介機構和資產管理公司
第4章私人市場參與者概述
第5章信用評級機構及其在金融市場中的作用
第6章存款機構的活動與特征
第7章中央銀行
第8章保險公司
第9章投資銀行
第二部分理解風險和資產定價
第10章風險及其管理概述
第11章金融資產的性質和定價
第12章資產收益率分布、風險度量方法和收益-風險比率
第13章投資組合理論
第14章資產定價理論
第三部分利率、利率風險和信用風險
第15章利率理論
第16章利率結構
第四部分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
第17章一級市場
第18章二級市場
第19章外匯市場
第五部分全球政府債券市場
第20章主權債務市場
第21章地方政府(市政)債券市場
第六部分企業(yè)融資市場
第22章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場所
第23章美國普通股市場:定價效率、交易與投資策略
第24章非美國股票市場
第25章全球短期融資和投資市場
第26章公司債務市場
第27章資產支持證券市場
第28章中小企業(yè)融資市場
第七部分房地產市場
第29章住宅抵押貸款市場
第30章住宅抵押貸款證券市場
第31章商業(yè)房地產市場
第八部分集合投資工具和金融衍生品市場
第32章集合投資工具市場
第33章金融期貨市場
第34章期權市場
第35章期貨和期權合約的定價
第36章期貨和期權合約的應用
第37章場外利率衍生品:遠期利率協議、利率互換、利率上限和下限
第38章外匯衍生品市場
第39章信用風險轉移工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