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學譯介和研究的真正繁榮,應該從20世紀70年代末算起。經(jīng)歷過漫長而充滿苦難的“文化大革命”的人們,在歡慶共和國新生的同時,渴望著精神的食糧。很快,《安娜?心崮取贰ⅰ栋谅c偏見》、《簡愛》、《雙城記》等經(jīng)典名著重新回到了讀者的書架。與此同時,人們又把眼光放到了一些更加晚近的作家。
艾薩克•巴舍維斯•辛格是197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20世紀偉大的猶太人作家之一。 本書對辛格在波蘭和美國的生平事跡,他的猶太本質(zhì),文學創(chuàng)作思想,辛格作品中的女性人物,辛格的短篇小說以及辛格在中國的研究狀況等課題予以了研究與討論。
章 波蘭:無法割舍的精神家園
第二章 美國:無法皈依的現(xiàn)代社會
第三章 辛格的猶太性
節(jié) 眾說紛紜的猶太性
第二節(jié) 敘說猶太性
第四章 辛格的現(xiàn)代意識
節(jié) 富有爭議的現(xiàn)代性
第二節(jié) 契約論與斯賓諾莎
第五章 辛格作品中的女性人物
節(jié) 近代社會中的猶太女性:傳統(tǒng)宗教文化的犧牲品
第二節(jié) 女性的社會角色:修補和拯救男性世界
第三節(jié) 洋溢著猶太傳統(tǒng)文化:心目中的理想女性
第六章 苦澀、虛空的同化
節(jié) 17世紀猶太人的“同化”
第二節(jié) 19世紀中晚期至20世紀早期猶太人的“同化”
第三節(jié) “二戰(zhàn)”后猶太人的“同化”
第七章 辛格的短篇小說
節(jié) 猶太世界里的“傻瓜”與“智者”
第二節(jié) 魔鬼與世界的二元性
第三節(jié) 拯救的悖論
第四節(jié) 敘事的意義
第五節(jié) 短篇小說中的“性”
第八章 辛格在中國
節(jié) 20世紀70年代末的研究狀況
第二節(jié) 20世紀80年代的研究狀況
第三節(jié) 20世紀90年代的研究狀況
第四節(jié) 21世紀初的研究狀況
辛格年譜
參考書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