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yè)實習課教程:小學二年級(上冊)
定 價:18 元
叢書名:“素質型音樂教育新體系”系列教材·實習編
- 作者: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高建進 編,林松濤 整理
- 出版時間:2018/9/1
- ISBN:9787810969550
- 出 版 社: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G624.711
- 頁碼:90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yè)實習課教程:小學二年級(上冊)》是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為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yè)學生編寫的大眾化素質型小學音樂課實習教材。在內容編排上以情感體驗為主線,體現了新體系的基本教學原則——融“立德樹人”“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為一體。對于音樂課的教學要求和評價標準要有利于發(fā)展和提高全體小學生的四個音樂素養(yǎng):
一、發(fā)展自主音樂需要
——發(fā)現音樂樂趣,構建音樂學習的內在動力。
1.獲得好心情,培養(yǎng)音樂興趣——感受音樂活動的快樂。
2.體會音樂有什么用——提高使用音樂的意向。
3.養(yǎng)成參加音樂活動的習慣——把參加音樂活動作為一種文明修養(yǎng)。
二、提高音樂實踐能力
——為學生積累音樂經驗,提高其音樂實踐能力。
1.積累聽、唱經驗——聽大眾名曲,唱熟悉歌曲,積累基礎音樂經驗。
2.愛聽、能唱、會用——掌握以唱為先,以用為本的基本音樂技能。
3.鍛煉音樂讀寫能力——為視譜學唱和集體合唱打基礎。
三、實現音樂情感體驗
——實現音樂教育的綜合價值,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經驗。
在每節(jié)課上至少有一段時間有較強的情緒情感體驗(愉悅、興奮、緊張的音樂情緒和真善美的情感體驗)。
1.直接情感體驗——從音樂音響,“同形同構”直接獲得的正面情緒,教育價值是和性養(yǎng)心。
2.內容性情感體驗——融歌詞、標題想象與音樂情緒共同體驗的道德情操,教育價值是品德、意志教化。
3.經驗性情感體驗——通過經驗式聯想與移情體驗獲得的選擇性美感,教育價值是提高審美情趣。
四、加強音樂文化理解
——構建學生音樂認知,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音樂價值觀。
1.掌握系統(tǒng)音樂基本知識。
2.了解音樂與其他藝術的關系。
本教材是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為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yè)學生編寫的大眾化素質型小學音樂課實習教材。在內容編排上以情感體驗為主線,體現了新體系的基本教學原則——融“立德樹人”“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為一體。對于音樂課的教學要求和評價標準要有利于發(fā)展和提高全體小學生的四個音樂素養(yǎng):
一、發(fā)展自主音樂需要
——發(fā)現音樂樂趣,構建音樂學習的內在動力。
1.獲得好心情,培養(yǎng)音樂興趣——感受音樂活動的快樂。
2.體會音樂有什么用——提高使用音樂的意向。
3.養(yǎng)成參加音樂活動的習慣——把參加音樂活動作為一種文明修養(yǎng)。
二、提高音樂實踐能力
——為學生積累音樂經驗,提高其音樂實踐能力。
1.積累聽、唱經驗——聽大眾名曲,唱熟悉歌曲,積累基礎音樂經驗。
2.愛聽、能唱、會用——掌握以唱為先,以用為本的基本音樂技能。
3.鍛煉音樂讀寫能力——為視譜學唱和集體合唱打基礎。
三、實現音樂情感體驗
——實現音樂教育的綜合價值,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經驗。
在每節(jié)課上至少有一段時間有較強的情緒情感體驗(愉悅、興奮、緊張的音樂情緒和真善美的情感體驗)。
1.直接情感體驗——從音樂音響,“同形同構”直接獲得的正面情緒,教育價值是和性養(yǎng)心。
2.內容性情感體驗——融歌詞、標題想象與音樂情緒共同體驗的道德情操,教育價值是品德、意志教化。
3.經驗性情感體驗——通過經驗式聯想與移情體驗獲得的選擇性美感,教育價值是提高審美情趣。
四、加強音樂文化理解
——構建學生音樂認知,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音樂價值觀。
1.掌握系統(tǒng)音樂基本知識。
2.了解音樂與其他藝術的關系。
前言
第一單元 豐收
教學目標
教學指導
第二單元 童樂
教學目標
教學指導
第三單元 詠秋
教學目標
教學指導
第四單元 童趣
教學目標
教學指導
第五單元 對歌
教學目標
教學指導
第六單元 友好
教學目標
教學指導
第七單元 迎冬
教學目標
教學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