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生物化學》(第3版)的配套實驗教材。全書共分3章,分別為基礎理論及技術、單元操作實驗、綜合性實驗,共含25個實驗項目。本書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具備規(guī)范的實驗技能、合理的實驗設計能力、嚴謹?shù)臄?shù)據處理能力和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了解學科前沿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學;瘜W、藥學及其他非生物類專業(yè)本科及研究生教學用書,也可供教師、研究人員等參考。
《生物化學與基礎分子生物學實驗》共分3章,分別為基礎理論及技術、單元操作實驗、綜合性實驗,共含25個實驗項目。
《生物化學與基礎分子生物學實驗》可作為普通高等學;瘜W類、藥學類及其他非生物類專業(yè)本科及研究生教學用書,也可供教師、相關研究人員等參考。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是生命科學體系中密切相關的兩門基礎學科。生物化學是分子生物學的基礎,分子生物學是生物化學的延伸、發(fā)展和深化。近年來,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取得了許多具有重大意義的新突破(新發(fā)現(xiàn)和新技術),已經成為現(xiàn)代藥學、化學等相關學科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和驅動力。
為了適應生命科學與藥學、化學等學科的融合發(fā)展趨勢,與時俱進,我們在前兩版的基礎上,推出《生物化學》(第三版)。在第三版中,我們融入了更多的分子生物學基礎知識(包括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不僅如此,根據教學需要,我院還開設了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課程。10多年的實踐證明,實驗課程的開設,對于加深學生對理論課程內容的理解,提升學生應用生物化學方法和技術研究藥學問題的興趣和能力,是非常有意義的。本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編寫的。
我們根據藥學、化學及其他非生物類專業(yè)本科生的專業(yè)知識背景和培養(yǎng)目標、生命科學與藥學融合發(fā)展趨勢、生命科學新突破(新理論、新技術)所引領的實驗方法和技術的發(fā)展及應用情況,并結合在創(chuàng)新藥物發(fā)現(xiàn)中的經驗與體會,對本書進行了內容編排與撰寫。編寫本書的主要目的是:
。1)使學生能夠掌握規(guī)范的實驗技能:
。2)使學生能夠初步具備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科所需的科學思維及素養(yǎng),包括合理的實驗設計能力、嚴謹?shù)臄?shù)據處理能力和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3)使學生能夠了解學科前沿技術:
。4)在掌握基礎實驗技能的前提下,使學生具備能夠自主設計并開展綜合性實驗的能力。
在內容編排上,本書延續(xù)了《生物化學》教材簡練而信息量豐富的特點,重視實驗課程內容的理論性(實驗原理、實驗儀器原理、檢測試劑工作原理等)、基礎性(實驗特性、實驗單元操作、生物試樣制備、實驗儀器和設備使用、實驗結果處理技術、實驗結果的生物學意義分析等)、綜合性(串聯(lián)式實驗)和研究性(與藥物化學生物學前沿研究密切相關實驗)。加強同類型實驗的整合和數(shù)據處理分析過程的規(guī)范指導,同時也特別強調生命科學新技術和新方法在實驗中的應用。
本書將以新形態(tài)教材形式出版,配套數(shù)字課程資源網站(使用方式見書前說明頁),提供重要實驗單元的標準操作示范及其他拓展資源,供讀者參考學習。
本書第一章由歐田苗編寫,第二、三章由歐田苗、畢惠嫦、金晶共同編寫,全書由歐田苗修改并定稿。古練權教授對本書進行了審閱,并提出了許多寶貴建議。
由于編者的水平有限,難免存在一些錯誤和不足之處,我們誠懇地希望得到讀者的指正和建議,并歡迎與我們進行交流。
第一章 基礎理論及技術
1.1 概述
1.2 通用基本操作
1.3 生物分子的提取、純化與濃縮
1.4 利用層析技術進行生物分子的純化與鑒定
1.5 利用電泳技術進行生物分子的分離與分析
1.6 利用光譜技術進行生物分子的分析
1.7 探針技術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中的應用
1.8 抗體技術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中的應用
1.9 聚合酶鏈反應技術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中的應用
1.10基因工程與基因組編輯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中的應用
1.11 測序技術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中的應用
第二章 單元操作實驗
實驗一 蛋白質的性質實驗
實驗二 蛋白質的定量測定
實驗三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染色鑒定
實驗四 土豆酪氨酸酶的提取及酶活力測定
實驗五 酪氨酸酶米氏常數(shù)的測定及酶活性的影響因素
實驗六 親和柱層析法分離a-乳清蛋白及其含量測定
實驗七 用正交法測定幾種因素對酶活性的影響
實驗八 凝膠電泳法分析乳酸脫氫酶同工酶
實驗九 糖類的性質實驗
實驗十 香菇多糖的制備與含量測定
實驗十一 血清膽固醇的定量測定
實驗十二 肌糖原的酵解作用
實驗十三 脂肪酸的口β-氧化
實驗十四 動物肝組織中總DNA的提取與定量測定
實驗十五 動物組織細胞中總RNA的提取與鑒定
實驗十六 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
實驗十七 大腸桿菌感受態(tài)細胞的制備及質粒的轉化
實驗十八 質粒DNA的堿裂解法提取及定量分析
實驗十九 PCR及酶切鑒定轉化產物
實驗二十 人基因組DNA多態(tài)性分析(PCR-SSCP)
第三章 綜合性實驗
實驗二十一 多肽序列分析
實驗二十二 血清中y-球蛋白的分離、純化與鑒定
實驗二十三 血清lgG的SDS-PAGE分離及Western blot鑒定
實驗二十四 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一雙抗體夾心法測定血清中干擾素水平
實驗二十五 端粒酶抑制劑的活性檢測
附錄
附錄一 常用緩沖溶液的配制
附錄二 易變質和需特殊方法保存的常用試劑
附錄三 核酸和蛋白質的電泳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