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全書》涉及歷史、地理、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識和信息,是一部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著作。主要包括: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jīng)類、四書類等。
基本信息商品名稱:四書五經(jīng)-(全四卷)-線裝典藏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時間:2015-09-01作者:杜京譯者:開本:16開定價:298.00頁數(shù):0印次:1ISBN號:9787500095958商品類型:圖書版次:1
本書為《新民晚報》副刊《星期天夜光杯》“國學論譚”專版文章的精選集!秶鴮W論譚》雙周刊專版開設于2008年,旨在普及和弘揚博大精深的*國傳統(tǒng)文化。
《國學講演錄》是南懷瑾高足魏承思先生在其國學經(jīng)典導讀班中講學文稿所整理而成的國學講演錄,全書是由講稿整理而成,開篇討論國學的概念、定義、范圍,接下來對諸子百家學說進行了深入討論,其中以儒釋道墨法數(shù)家為主,詳略得當、重點突出。進而以朝代為線索,探討了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與清代樸學等流派,勾勒出了我國古代思想流變的
按照2014年上半年教育部發(fā)布的教育改革總體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領域改革實施意見,加大高考語文分值,教育部前發(fā)言人王旭明表明“一定要讓以國學為主要內(nèi)容的弘揚中華文化傳統(tǒng)精神落實在教材里課堂上考試中。更多國學內(nèi)容落實在教材里課堂上考試中時,就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傳承日。”在語文教育被上升至空前高度的今天,權威人士稱“得語
本書介紹了國學的入門知識。包括緒論和上中下三篇。緒論部分介紹了國學的含義、分類以及學習國學的意義和方法。上篇群經(jīng)略說,介紹了《詩經(jīng)》《尚書》《三禮》《周易》《春秋》《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中篇主子略說,主要介紹了孔子、孟子與儒家,墨子與墨家,老莊與道家,商鞅、韓非與法家,兵家,陰陽、縱橫、名、雜諸家;下篇史
西南聯(lián)大的大一國文課是一門面向全校一年級學生的必修課程。從1938至1942年間,由楊振聲、朱自清、浦江清、羅庸等人主持參與的大一國文編撰委員會編訂了《西南聯(lián)合大學國文選》,作為大一國文課的教材!段髂下(lián)大國文課》根據(jù)國家圖書館所藏《西南聯(lián)合大學國文選》予以校訂整理出版,由劉東作序,并附有朱自清、浦江清、沈從文、汪曾祺
《五經(jīng)》(即《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系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的經(jīng)典。本書擷取《五經(jīng)》中的精華,原文標注拼音,配有插圖,并對原文大意作了串講。選文精益求精,內(nèi)容有益實用,生動活潑的版式幫助小讀者輕松愉快地看圖誦文。
1.《十三經(jīng)恒解》不同于《十三經(jīng)注疏》所代表的注經(jīng)傳統(tǒng),它以簡明實用的“恒解”為核心,輔之一以貫之的邏輯解析,稱為“貫解”,再殿之以“附解”,深化補充。這種研究方法對破解乾嘉漢學考據(jù)的迷戀,以及道、咸以后興起的宋學義理的空疏,均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為傳統(tǒng)經(jīng)學的現(xiàn)代應用開辟了新的路徑。 2.作者劉沅為晚清四川卓越的教育家
北大是我國**所國立大學,也是近代**個以“大學”身份建立的學校,傳承著中國數(shù)千年來國家*高學府的學統(tǒng)。在過去的歲月中,蔡元培、胡適、章士釗、馬敘倫、馮友蘭、朱自清、顧頡剛等知名學者為北大國學的研究做出了各自卓越的貢獻,已逝的北大副校長季羨林老先生*是提出了“大國學”的觀點?梢哉f,他們對國學的反思、研究、繼承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