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譯文集是從當代符號學的視角出發(fā),對西方藝術史的研究,聚焦于繪畫圖像中的符號敘事和視覺分析問題。在此,所謂當代符號學,是指解構主義之后西方學者所重建的跨學科符號學。在藝術史和視覺文化研究領域,這一重建以荷蘭學者米克·巴爾(MiekeBal,1946-)為代表,其研究和相關著述,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以圖
繪畫是以時代精神與文化為背景的,是一時代的人的人生觀、自然觀、世界觀的表現(xiàn),是畫家的思想、人格的表現(xiàn)。故各畫派的分別,不僅是表面的差異,不能用一兩句話來說明,不是向來不留意于畫的人所能一望而知的。所以要獲得鑒別畫派的能力,必先具有一點繪畫鑒賞的素養(yǎng)。這素養(yǎng)越多,對于繪畫的理解越深。 豐子愷 順著藝術的潮流,豐子愷先生系
本書是作者對當代架上繪畫藝術所作的一番哲學思考,經(jīng)由繪畫自身的邏輯自識與中國哲學的心性反思,使架上繪畫達成當代語境下的理性認知。書中主要對以下兩方面進行了深入闡述:其一,梳理造型體系的邏輯結構,以此完善繪畫所應具有的邏輯性與系統(tǒng)化;其二,解讀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心性論精神指歸,對心性論典籍進行系統(tǒng)選擇與閱讀反思,以
“心靈的非語言表達方式”與語言工具一樣,都是信息的載體,但對個體而言,它們包含的信息更為豐富,也更為隱秘。以圖畫為例,每一幅畫作本身都是對個體潛意識的“投射”,都是對壓抑的自我的釋放,都包含了個體豐富的情感信息。而繪畫的過程則把個體意識不到的信息帶入意識之中,通過意識與潛意識的對話,促成個體人格的更新和轉化。本書以繪畫
拉斐爾(Raphael,14831520年)的繪畫近五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和贊賞,它們具有神奇的魔力,激發(fā)著觀者的想象力,帶他們進入一個理想的世界。無論是拉斐爾筆下的圣母像所具有的那種迷人而優(yōu)雅的美,或是那些古典形式的完美無瑕,還是他描繪的敘事性場景的巨大魅力,拉斐爾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和環(huán)境都令人目眩神迷和心服口服。
倫勃朗(Rembrandt,16061669年)是17世紀荷蘭藝術黃金時代的藝術大師之一。他對人類境況的深切同情,在他的歷史畫、風俗畫、肖像畫和眾多記錄他從年輕到衰老的自畫像中展現(xiàn)出來。17世紀以來,他的作品就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 這本精美的畫冊收錄了這位荷蘭巴洛克大師筆下充滿細節(jié)和戲劇性的作品。從《夜巡》《亞里士多德
克利是一位對現(xiàn)代藝術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藝術家,也是一位掌握著多樣形式創(chuàng)新的藝術家。而本書即是一本快速了解克利的藝術生涯及其創(chuàng)作精神的指南圖書。 在本書中,曾任蘇格蘭國立現(xiàn)代美術館主管的道格拉斯·霍爾傾情講解,以言簡意賅的文字還原克利藝術生涯中的重大事件,并精選出48幅克利的代表作品,以彩色圖版形式呈現(xiàn)
本書介紹了20世紀藝術巨匠馬克·夏加爾的生平,并挑選了包括《生日》《七個手指的自畫像》等在內的48幅代表性作品進行深度賞析。通過專業(yè)學者的鑒賞,我們得以有機會去細細品讀、理解夏加爾的藝術理念,探知這位藝術大師的人生細節(jié)。 《夏加爾》為全球知名費頓出版社的彩色藝術經(jīng)典圖書館系列之一,叢書目前已出版46本,大
哈哈立體圖畫書:世界名畫趣聞
萊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daVinci),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才科學家、發(fā)明家、畫家,F(xiàn)代學者稱他為文藝復興時期完美的代表,是人類歷史上罕有的全才,他主要的成就是繪畫,他的杰作《蒙娜麗莎》《*后的晚餐》《巖間圣母》等作品,體現(xiàn)了他精湛的藝術造詣。 《這就是達·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