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譯文集是從當代符號學的視角出發(fā),對西方藝術史的研究,聚焦于繪畫圖像中的符號敘事和視覺分析問題。在此,所謂當代符號學,是指解構主義之后西方學者所重建的跨學科符號學。在藝術史和視覺文化研究領域,這一重建以荷蘭學者米克·巴爾(Mieke Bal,1946-)為代表,其研究和相關著述,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以圖像形式的文化分析和意識形態(tài)的敘事多重性分析,而將符號學推進到了當代西方人文學科的學術前沿。巴爾將自己的這一學術工作稱為視覺分析和文化分析。
作者簡介:
米克·巴爾(Mieke Bal),1946年生于荷蘭北部城市Heemsdete,阿姆斯特丹大學文藝理論教授,著名文化理論家,阿姆斯特特丹大學文化分析學院創(chuàng)立者,西方人文學界前沿跨學科學者,學術興趣廣泛,曾用英、法、荷蘭文撰寫出版各種著述四十余部,在敘述學、女性主義研究、符號學以及藝術史研究領域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其在國內已被譯介的著作有《敘述學:敘述理論導論》(譚君強譯)。
編者簡介
段煉,四川成都人,文學博士、美術教育學博士,上世紀80年代任教于四川大學,90年代初在加拿大留學,后任教于紐約州立大學等校,現(xiàn)任教于加拿大康科迪亞大學,研究批評方法與藝術史論,從事藝術評論與文學寫作。近30年來發(fā)表有學術論文、文藝評論、散文隨筆三百余篇,已出版十余部著述,有《藝術與精神分析》《世紀末的藝術反思》《跨文化美術批評》《觸摸藝術》《觀念與形式》《詩學的蘊意結構》《視覺的愉悅與挑戰(zhàn)》《有狼的風景》《圖像叢林》《藝術學經(jīng)典文獻導讀書系·視覺文化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