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斯論公民聯(lián)合體(漢譯名著本22)
希望問題是康德哲學體系的三大基本問題之一,介于理論與實踐兩大領域的“中間”,是理解康德理論哲學、實踐哲學乃至整個思想體系的一把重要鑰匙。一直以來,學界對于康德希望問題缺乏專題化、學理化的研究,導致該問題長期未能受到應有的重視。本書以康德希望問題為核心,梳理其包含的“顯隱二重結構”,即“顯性結構”—道德前提、幸福對象、幸
本書以歐洲思想史為鏡鑒,全景式地介紹了從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到20世紀初共百余年的俄國思想發(fā)展的歷史進程。在作者看來,俄國的18世紀和19世紀構成了一個具有鮮明特征的文化時代,便于人們將它視為一個結構整體。正是在這一時代,作為一個群體的知識分子在俄國出現(xiàn),他們關于俄國命運、關于自身使命等問題的思考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義;他
聯(lián)結先天綜合判斷的主謂詞的中介或第三者是什么?(簡稱“第三者問題”)這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問題,但一直以來學界對該問題都缺乏應有的重視,更缺乏對該問題系統(tǒng)而專門的研究。本書系統(tǒng)地探討了純粹數(shù)學、自然形而上學、實踐哲學、美學等領域中先天綜合判斷的第三者問題,并對該問題的來龍去脈做了大致的梳理和闡釋。第三者問題的研究對理解和
《俞吾金全集》共20卷,將俞吾金教授的全部作品分為生前出版的著作,生前發(fā)表的中文文章、外文文章和遺作三個部分,匯聚了俞吾金教授一生的學術精華,是其哲學思想的全面體現(xiàn)。全集不僅收錄了俞吾金教授在哲學基礎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外國哲學、國外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哲學文化和美學等諸多領域的學術專著,還包含了俞吾金教授生前發(fā)表的
本書以海德格爾的哲學思想為基礎,從存在論的角度探討休閑的本質和意義,解答了“何謂休閑”這一哲學問題,并進一步回答“人類為何需要休閑”。該書首先回顧了西方休閑研究的歷史和現(xiàn)狀,隨后深入探討了海德格爾的哲學思想,并以此為基礎構建了休閑的存在論框架。作者試圖通過對休閑問題的重新思考,為當代社會提供新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旨在
作為法蘭克福學派代表的尤爾根·哈貝馬斯,雖然長期游離于社會研究所的組織體制之外,但不可否認的是,其思想旨趣最終成為了繼第一代之后法蘭克福學派社會批判理論的新傳統(tǒng)。不僅如此,哈貝馬斯在當今國際思想界中的影響力同樣是無可置疑的。本書提出了“交往合理性理論”的表述,并認為這一理論正是哈貝馬斯提出的完成現(xiàn)代性事的理性統(tǒng)一方案。
1903年,第爾斯(HermannDiels,18481922)出版《前蘇格拉底哲學家殘篇》,后經(jīng)修訂增補,在其生前于1906年、1912年、1922年出版第二、三、四版。其學生克蘭茨(WaltherKranz,18841960)在1934年、1952年分別出版了第五版和第六版。1948年,英國學者弗里曼(Kathle
本書講述尼采本人化身的覺者查拉圖斯特拉向世人傳道的四組經(jīng)歷與教言,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也是西方哲學走向現(xiàn)代的里程碑;哲人思想的雄心與樞機,如超人上帝死了價值重估權力意志永恒輪回等,都在書中整體而正面地展示。同時,這部詩體散文有別于過去哲學的論述風格,以箴言的面貌呈現(xiàn),當中既有哲意的激蕩,也有婉美的抒情,俱是共賞的名篇,自
《理想國》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代表作品,他整理了蘇格拉底與友人的談話,用對話體形式展述其哲學思想。本書涉及柏拉圖思想體系的各個方面,包括哲學、倫理學、教育學、文藝學、政治學等各個領域,其中主要探討的是理想國家的問題。柏拉圖的理想國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烏托邦,是西方政治哲學的源頭,對后世影響深遠。 本書是根據(jù)目前流行的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