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團子為主要漫畫形象,穿插一些可可愛愛的小動物。本書區(qū)別于以往線條形式的漫畫,采用3D建模技術,設計出生動真實、毛絨可愛的專屬IP形象——團子。作品以目前流行的一圖、兩圖、三圖和四宮格等形式呈現(xiàn),搭配腦洞大開的治愈或幽默文字,網(wǎng)紅插畫師辛安小在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之余,用其溫暖柔軟的治愈力給讀者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
本書收錄了180余幅書法圖片,通過圖文互照,有助于讀者理解并認知黃庭堅的書法風格以及書風變化,同時此書中還將有關黃庭堅的最新書法與碑拓資料收錄其中,是對黃庭堅各個時期書法代表作品的一次集合性的收錄。
本書卷一記錄晉唐書畫,卷二至卷七記錄五代宋書畫,卷八至卷十四記錄元代書畫,卷十五至卷二十三記錄明代書畫,卷二十四至卷四十記錄清代書畫;狙匾u了之前幾種《消夏錄》的體例,書法作品首先注明其材質(紙本、絹本等)、尺寸,其次注明行數(shù)、行幾字,何種書體,如為冊頁,還需記錄開數(shù),期后羅列鑒藏璽印。
本書共八章,第一章流年似錦,記錄春夏秋冬的律動與流年的瞬間轉化而成的絢麗圖像
本書是一部以成森女校語文老師——星老師為主人公的搞笑漫畫,講述性格冷靜的他與一群古怪學生的校園日常。星老師在成森女校二年級四班擔任語文老師,他個性沉著冷靜,卻總被學生耍得團團轉
本書是一本超實用的漫畫技法書,講解如何畫出可愛的Q版人物。全書共包括五章內(nèi)容:第一章,Q萌人物的構成,講解Q版漫畫人物的繪制基礎
本書囊括莫奈的整個創(chuàng)作生涯,按照七個“步驟”講述了其藝術歷程:早期經(jīng)歷、來到巴黎、隨后進入畫室(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本書從文化史的角度,力圖還原1789年至1848年法國復雜而紛繁的社會與文化生活情境,以大衛(wèi)、吉羅代、安格爾、德拉克洛瓦等藝術家的作品為例,剖析新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繪畫中的文學題材與視覺敘事,并揭示文學與繪畫、語詞與圖像、形式符號與時代精神之間的雙向互動
自清代中期開始的碑學與帖學之爭是中國書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學與帖學又漸成為書法界的熱門話題。碑派書風追求壯美,帖派書風呈現(xiàn)優(yōu)美的風格。本叢帖擇取晚近碑學與帖學書家墨跡,為研究與臨習提供重要材料。伊秉綬(17541815)清書畫家。字組似,號墨卿、默庵,福建寧化人。乾隆進士,官至揚州知府。工書,尤擅隸書,結體方正夸張
自清代中期開始的碑學與帖學之爭是中國書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學與帖學又漸成為書法界的熱門話題。碑派書風追求壯美,帖派書風呈現(xiàn)優(yōu)美的風格。本叢帖擇取晚近碑學與帖學書家墨跡,為研究與臨習提供重要材料。曾熙(1861-1930),中國書畫家、教育家。字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緝,號俟園,晚年自號農(nóng)髯,湖南衡陽人。清光緒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