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集收錄了黃會林、紹武自1978年至2008年30年間的學術研究論著和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計分十二卷。第一卷至第六卷包括話劇、電影、電視、文學、藝術等領域學術研究性文字;第七卷至第十二卷則為電影、電視劇、電視專題片、話劇、長短篇小說、報告文學等作品。本卷為現(xiàn)代話劇史卷。收錄由安徽教育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發(fā)行、現(xiàn)已絕版的《
本文集收輯了黃會林、紹武自1978年至2008年30年間的學術研究論著和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共分十二卷。第一卷至第六卷包括話劇、電影、電視、文學、藝術等領域的學術研究性文字;第七卷至第十二卷則為電影、話劇、長短篇小說、報告文學、電視劇、電視專題片等作品。本卷為影視文化研究卷。選錄自1981年至2008年撰寫的關于影視、文化領
《黃會林、紹武文集(電視研究卷)》收錄的是關于“電視藝術”研究的文字。大體上自改革開放的1978年起始發(fā)表影評文字;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對中國影壇一代宗師夏衍先生的研究;到80年代后期會林所在的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組建戲劇影視教研室并擔任室主任;到1992年調到藝術系擔任系主任并創(chuàng)建影視專業(yè);到1995年獲批建立
本文集收錄了黃會林、紹武自1978年至2008年30年間的學術研究論著和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共分十二卷。第一卷至第六卷包括話劇、電影、電視、文學、藝術等領域的學術研究性文字;第七卷至第十二卷則為電影、話劇、長短篇小說、報告文學、電視劇及電視專題片等作品。本卷為電影研究卷。選錄1978年至2008年撰寫的關于電影藝術的文章,分
本書所謂“百年”,原則上是指自1900年以來亦即20世紀已經過去的歲月。全書分作5卷,每卷約涵蓋20年, 是皆取其大體時限,而非以精確之年月日為斷。收文范圍以在中國大陸公開發(fā)表(出版)者為主,對最近50 年的取材尤其如此。所謂“社會人文”,主要是指帶有時代“思潮”性和現(xiàn)實“熱點”性的內容,即便這類內容,也只能擇其要
本書是鎮(zhèn)江的特色文化活動,以弘揚傳統(tǒng)文化,普及科學知識,倡導人文精神為宗旨,邀請國內一流的名家大師向市民宣講民族文化、中國禮儀、道德修養(yǎng)、藝術鑒賞、心理健康等內容。本書為第一輯,共分10講,包括人文、歷史、心理、經濟等主題。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我們正在從事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yè),是宏偉事業(yè)。有繼承,才有創(chuàng)新。了解歷史,才能更好地創(chuàng)造歷史。領導干部應不斷深入了解中國和世界的文化,拓寬人文視野,提高文化素養(yǎng),認識和把握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提高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水平,更好地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恫考夘I導干部歷史文化講座2008》是由中央工
2009年4月,《馮承柏文集(套裝上下冊)》問世。該文集由范曾先生題寫書名,劉緒貽、蘇東海、李劍鳴先生撰寫序言,楊生茂先生題詞!恶T承柏文集(套裝上下冊)》收錄了馮承柏教授關于美國史、美國學、中美關系、理論與方法、城市史、校史、家史、高等教育、博物館學、圖書館學、信息化理論與應用、西方文化史等領域的論文和文章80余篇,
講座是北大最別致的一道校園風景。講座如果在大量皇消失,校園文化便會成為戈壁上的,涓涓細流,雖澄澈,但孱弱且短暫。并且,講堂上智慧的閃光,不應只局限于校園,而應該走出去,給所有愛智慧的人,以聆聽大師教誨的機會。去親身體會細流是,如何變成洶涌的波濤,奔騰至海的。
本期以歷史文化語義學為主要欄目,探討日本文化(日本譯介西方文史科技再轉譯漢語)在中西方文化中的橋梁使用,還有人文探尋,明清社會經濟(長江中游地區(qū)),明清文學,西方哲學,出土簡帛,文史考據欄目,后附武漢大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2007年大事記,作者均為活躍在學術研究領域的中堅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