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國家圖書館入藏三件國寶級早期雕版印刷品,其中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刻本《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一卷》(簡稱《彌勒上生經》)僅比咸通九年《金剛經》晚59年,為國內已知有紀年的*早雕版印刷品。另兩件分別為晚唐五代刻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五代北宋初刻本《彌勒下生經一卷》。這三件刻本彌補了中國作為雕
本書選取公共圖書館作為研究對象,主要介紹了現代公共圖書館的發(fā)展背景、內涵、特點、功能、以及服務對象等內容。對比分析了國內外公共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現狀,系統(tǒng)分析了現代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模式以及服務內容,深入探究了我國現代公共圖書館在管理與服務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策略,展望了公共圖書館的未來發(fā)展趨勢以及服務方向。本書的讀者對
本書分六章,內容包括:數字圖書館概論、數字圖書館的發(fā)展、數字圖書館的體系結構、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處理、數字圖書館信息檢索、數字圖書館服務。
本書共收載16篇文章,分為三組:diyi組是馬明達先生所寫的關于武術史與武術文獻學的四篇文章,它們充分彰顯了這位武學前輩視野宏闊、探索邃遠的學術功力。第二組同樣是四篇文章,其中有兩篇是對“禪弓”、少林寺二祖稠禪師進行研究,另外兩篇則是關于中國傳統(tǒng)射箭的專題之作。第三組文章雖然涉及內容較多,但也是相對集中在對近代武術史的
《怎樣玩轉信息:研究方法指南》是一本以漫畫的形式教授大學生信息辨識能力的書,它顛覆了高等院校學生做調查研究的方法。本書不同于常規(guī)教科書,書中采用了大量幽默好玩的插圖,附帶一些精心設計的小練習,目的是引導學生們成為一名智慧的信息使用者。通過這本書,學生們可以學習怎樣評估信息,怎樣把獲取的信息整合到已有的知識構架體系當中,
本規(guī)范系中國工程院相關項目和專家在對數據集、期刊、圖書、期刊論文、會議論文、學位論文、專家學者、科技機構、科研項目、科技成果、專利、標準、產業(yè)政策、新聞資訊、圖片等15類資源描述所需的管理容器、主題容器、責任者容器、國別(地區(qū))容器、會議容器和收錄類別容器六類通用容器和各類專門元素進行歸納、總結基礎上,建立的知識中心資
作為知識信息集中地的圖書館,天生具有與知識管理和服務器契合的基因。在知識管理的浪潮席卷世界的大環(huán)境下,我們不可避免地要把圖書館的管理與實施管理的相關方法、原則結合起來,希望以此來追隨和引領時代潮流。希望本書能成為這方面的一個有益探索。
本書收錄《中國圖書館學報》2018年發(fā)表的重點理論文章,包括當前圖書館學情報學研究的前沿問題、熱點問題,反映了這一階段圖書館學研究的現狀和熱點,有助于國內圖書館學的國際發(fā)展。內含7篇文章,文章作者不乏理論名家,文章內容涉及知識服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公眾科學、數字化貧困、法人治理結構等。
本書是李月琳教授回國后出版的首部專著,也是李月琳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基于用戶多維交互行為的數字圖書館可持續(xù)發(fā)展評估模型與實證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本書從數字圖書館用戶與數字圖書館系統(tǒng)之間的多維交互行為的角度,構建數字圖書館交互評估模型,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有助于用戶從人機交互這一視角,全方位地審視數字圖書館的績效
本書從揭示網絡信息共享中普遍存在的非對稱現象入手,探討了網絡信息共享的概念和模型,建立了非對稱廣域覆蓋信息共享網絡體系結構和相應的服務模式,分析了信息共享網絡的拓撲與動力學特性,在此基礎上探討了流量優(yōu)化的理論與技術,從網絡信息獲取、文本挖掘、信息聚合等方面分析了信息共享網絡中的信息處理方法,針對當前受到廣泛關注的隱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