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實驗與Multisim 12仿真》依據(jù)高等院校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的“電工基礎”、“模擬電子技術”和“數(shù)字電子技術”課程最新教學大綱要求,精選仿真實驗項目,將理論知識與實際訓練緊密結合,便于學生參照練習,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教學效果。本書共分5章,第1章簡要介紹Multisim12仿真軟件,了解菜單功能,元器件庫和儀器儀表的使用等。第2章和第3章為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實驗和數(shù)字電子基礎實驗,以單個實驗為主體進行編寫,針對每個實驗既配備了計算機仿真實驗內(nèi)容,又配備了實驗室操作實驗內(nèi)容,較好地把理論、仿真與實際操作有機地結合起來。計算機仿真實驗內(nèi)容既可以作為實驗的教學內(nèi)容,也可以作為實驗室操作之前的預習內(nèi)容,很好地彌補了實驗設備不足的缺點,虛實結合,使學習更加能夠理論聯(lián)系實際。第4章和第5章講解了運用Multisim仿真技術設計電子秒表及交通信號控制系統(tǒng)的兩項綜合實驗,從單元電路仿真分析到總體電路設計,逐步掌握電子技術綜合實驗的設計要領。本書可作為相關學校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專業(yè)教科書,亦可供從事電工電子技術設計和應用的科技人員及大中專學生參考。
《電子技術實驗與Multisim 12仿真》將電子電路實驗課程內(nèi)容分為模電、數(shù)電、綜合實例三部分詳細介紹,全書框架明晰,學習目的性強。本書通過一系列實驗設計系統(tǒng)的帶領學生一步步地學習MULTISIM軟件在電子電路設計中的應用,并把電子技術的知識融會其中。以項目化的學習方法逐步引入軟件的知識點進行學習。在MULTISIM軟件的學習中,選取了一些典型的電子技術綜合性實驗項目,更偏重于電子技術綜合項目的設計、電路圖的理解,逐漸引入軟件學習的知識點,并在最后列出了學生需要獨立設計的實驗要求,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了教材的基礎上運用這些知識點,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
隨著電子技術的的迅猛發(fā)展,高新技術日新月異,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技術給電子設計帶來了巨大變革,其廣闊的應用前景得到了電子領域科研人員及教學隊伍的的一致認可,它在電類專業(yè)中的地位也逐漸被人們所認識。許多高等學校開設了相應的課程,并為學生提供了課程設計、綜合實踐、電子設計競賽、畢業(yè)設計等EDA技術的綜合應用實踐環(huán)節(jié)。Multisim就是EDA技術中一款杰出的仿真軟件。
本書在電子技術實驗的基礎上加入了Multisim 12仿真軟件的學習。
本書共5章。第一章簡要介紹Multisim 12仿真軟件,了解菜單功能、元器件庫和儀器儀表的使用等;第二章和第三章為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實驗和數(shù)字電子基礎實驗,以單個實驗為主體進行編寫,針對每個實驗既配備了計算機仿真實驗內(nèi)容,又配備了實驗室操作實驗內(nèi)容,較好地把理論、仿真與實際操作有機地結合起來。計算機仿真實驗內(nèi)容既可以作為實驗的教學內(nèi)容,又可以作為實驗室操作之前的預習內(nèi)容,也可以作為理論教學的一個補充,很好地彌補了實驗設備不足的缺點,虛實結合,使學習更加能夠理論聯(lián)系實際。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別運用Multisim 12仿真軟件設計一個綜合實驗,從單元電路仿真分析到總體電路設計,逐步掌握電子技術綜合實驗的設計要領。
本書第一章由全曉莉編寫,第二章由王玉菡編寫,第三章由古良玲編寫,第四章由陳古波編寫,第五章及附錄由李雙和程瑤共同編寫,古良玲負責統(tǒng)稿。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重慶市2014年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項目編號142004)和重慶理工大學2013年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3YB16)資助,并得到了重慶理工大學電工電子技術實驗中心領導及全體老師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提供所有的計算機仿真實驗電路圖。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時間倉促,書中難免有疏漏與不足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第1章 Multisim 12仿真軟件介紹
1.1 Multisim 12簡述
1.2 Multisim 12的基本功能介紹
1.2.1 Multisim 12的操作界面
1.2.2 Multisim 12的主要菜單
1.2.3 multisim 12的工具欄
1.2.4 multisim 12的元器件庫
1.3 multisim12的基本使用方法
1.3.1 元器件的操作
1.3.2 導線的操作
1.3.3 儀器儀表的使用
1.4 Multisim 12的仿真分析
1.5 思考題
第2章 基于Multisim 12的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實驗
實驗2.1 常用電子儀器的使用
2.1.1 實驗目的
2.1.2 實驗設備及材料
2.1.3 實驗原理
2.1.4 計算機仿真實驗內(nèi)容
2.1.5 實驗室操作實驗內(nèi)容
2.1.6 思考題
實驗2.2 單管放大電路
2.2.1 實驗目的
2.2.2 實驗設備及材料
2.2.3 實驗原理
2.2.4 計算機仿真實驗內(nèi)容
2.2.6 思考題
2.2.5 實驗室操作實驗內(nèi)容
實驗2.3 射極跟隨器
2.3.1 實驗目的
2.3.2 實驗設備及材料
2.3.3 實驗原理
2.3.4 計算機仿真實驗內(nèi)容
2.3.6 思考題
2.3.5 實驗室操作實驗內(nèi)容
實驗2.4 負反饋放大器
2.4.1 實驗目的
2.4.2 實驗設備及材料
2.4.3 實驗原理
2.4.4 計算機仿真實驗內(nèi)容
2.4.5 思考題
2.4.6 實驗室操作實驗內(nèi)容
實驗2.5 差動放大器
2.5.1 實驗目的
2.5.2 實驗設備及材料
2.5.3 實驗原理
2.5.4 計算機仿真實驗內(nèi)容
2.5.4 思考題
2.5.5 實驗室操作實驗內(nèi)容
實驗2.6 集成運放應用(Ⅰ)──模擬運算電路
2.6.1 實驗目的
2.6.2 實驗設備及材料
2.6.3 實驗原理
2.6.4 計算機仿真實驗內(nèi)容
2.6.5 思考題
2.6.6 實驗室操作實驗內(nèi)容
實驗2.7 集成運放應用(Ⅱ)──電壓比較器
2.7.1 實驗目的
2.7.2 實驗設備及材料
2.7.3 實驗原理
2.7.4 計算機仿真實驗內(nèi)容
2.7.5 思考題
2.7.6 實驗室操作實驗內(nèi)容
實驗2.8 集成運放應用(Ⅲ)──波形發(fā)生電路
2.8.1 實驗目的
2.8.2 實驗設備及材料
2.8.3 實驗原理
2.8.4 計算機仿真實驗內(nèi)容
2.8.5 思考題
2.8.6 實驗室操作實驗內(nèi)容
實驗2.9 集成運放應用(Ⅳ)──有源濾波器
2.9.1 實驗目的
2.9.2 實驗設備及材料
2.9.3 實驗原理
2.9.4 計算機仿真實驗內(nèi)容
2.9.5 思考題
2.9.6 實驗室操作實驗內(nèi)容
實驗2.10 OTL功率放大器
2.10.1 實驗目的
2.10.2 實驗設備及材料
2.10.3 實驗原理
2.10.4 計算機仿真實驗內(nèi)容
2.10.5 思考題
2.10.6 實驗室操作實驗內(nèi)容
實驗2.11 直流穩(wěn)壓電源
2.11.1 實驗目的
2.11.2 實驗設備及材料
2.11.3 實驗原理
2.11.4 計算機仿真實驗內(nèi)容
2.11.5 思考題
2.11.6 實驗室操作實驗內(nèi)容
第3章 基于Multisim 12的數(shù)字電子技術基礎實驗
實驗3.1 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與測試
3.1.1 實驗目的
3.1.2 實驗設備及材料
3.1.3 實驗原理
3.1.4 計算機仿真實驗內(nèi)容
3.1.5 實驗室操作實驗內(nèi)容
3.1.6 思考題
實驗3.2 編碼器及其應用
3.2.1 實驗目的
3.2.2 實驗設備及材料
3.2.3 實驗原理
3.2.4 計算機仿真實驗內(nèi)容
3.2.5 實驗室操作實驗內(nèi)容
3.2.6 思考題
實驗3.3 譯碼器及其應用
3.3.1 實驗目的
3.3.2 實驗設備及材料
3.3.3 實驗原理
3.3.4 計算機仿真實驗內(nèi)容
3.3.5 實驗室操作實驗內(nèi)容
3.3.6 思考題
實驗3.4 數(shù)據(jù)選擇器及其應用
3.4.1 實驗目的
3.4.2 實驗設備及材料
3.4.3 實驗原理
3.4.4 計算機仿真實驗內(nèi)容
3.4.5 實驗室操作實驗內(nèi)容
3.4.6 思考題
實驗3.5 觸發(fā)器及其應用
3.5.1 實驗目的
3.5.2 實驗設備及材料
3.5.3 實驗原理
3.5.4 計算機仿真實驗內(nèi)容(審到此處)
3.5.5 實驗室操作實驗內(nèi)容
3.5.6 思考題
實驗3.6 計數(shù)器及其應用
3.6.1 實驗目的
3.6.2 實驗設備及材料
3.6.3 實驗原理
3.6.4 計算機仿真實驗內(nèi)容
3.6.5 實驗室操作實驗內(nèi)容
3.6.6 思考題
實驗3.7 移位寄存器及其應用
3.7.1 實驗目的
3.7.2 實驗設備及材料
3.7.3 實驗原理
3.7.4 計算機仿真實驗內(nèi)容
3.7.5 實驗室操作實驗內(nèi)容
3.7.6 思考題
實驗3.8 555電路應用
3.8.1 實驗目的
3.8.2 實驗設備及材料
3.8.3 實驗原理
3.8.4 計算機仿真實驗內(nèi)容
3.8.5 實驗室操作實驗內(nèi)容
3.8.6 思考題
實驗3.9 D/A轉(zhuǎn)換器
3.9.1 實驗目的
3.9.2 實驗設備及材料
3.9.3 實驗原理
3.9.4 計算機仿真實驗內(nèi)容
3.9.5 實驗室操作實驗內(nèi)容
3.9.6 思考題
實驗3.10 A/D轉(zhuǎn)換器
3.10.1 實驗目的
3.10.2 實驗設備及材料
3.10.3 實驗原理
3.10.4 計算機仿真實驗內(nèi)容
3.10.5 實驗室操作實驗內(nèi)容
3.10.6 思考題
第4章 基于Multisim 12的電子秒表的設計與開發(fā)
4.1 電子秒表的設計要求
4.2 電子秒表的工作原理
4.3 Multisim 12在電子秒表設計中的應用
4.3.1 單元電路的設計
4.3.2 電子秒表總電路的設計及仿真
4.4 實驗要求
4.5 思考題
第5章 基于Multisim 12的交通信號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
5.1 交通燈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要求
5.2 交通燈管理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
5.3 Multisim 12在交通信號控制系統(tǒng)設計中的應用
5.3.1 單元模塊電路的設計
5.3.2 總體電路的設計和仿真
5.3.3 復雜電路系統(tǒng)仿真應注意的事項
5. 4 實驗要求
5.5 元件介紹
5. 6 思考題
附錄A 74LS系列芯片功能速查表
附錄B 4000系列芯片功能速查表
附錄C 常用邏輯符號新舊對照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