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在本文集中的前三篇作品,一是余先生于20世紀30年代編寫的社會學教材《社會學大綱》,二是先生差不多同一時期編寫的經濟學教材《經濟學原理》,三是余先生晚年在美國時撰寫的重要著作《世界聯邦政府》。它們分別涵蓋了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三個領域,雖然不一定完整地反映了余先生在這三個領域的學術思想,但至少對于我們了解先生在這些領域的思想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尤其是其中的《世界聯邦政府》一書,是先生從世界主義或人類大同的理想出發(fā),對人類歷史及現狀(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歷史和現狀)進行深刻反思的一個結果,書中提出的許多認識和對策性建議(如建立世界聯邦政府等),至今讀來仍讓人覺得不僅有極高的學術價值,而且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并與當代西方某些理論家們的類似主張遙相呼應,值得我們認真地去閱讀和體會。
《民族復興與世界聯邦:余天休社會科學論集》收錄的四份文獻中,有兩份未曾公開出版過。一是汪公亮、朱照箕、陳文震三人主編的《余天休先生之學術思想與政治理論》一書,該書只是作為非賣品內部印行過;另一是《世界聯邦政府》一書,該書系由胡余錦明女士保存的英文手稿翻譯而成。
《民族復興與世界聯邦》收錄的四份文獻中,有兩份未曾公開出版過。一是汪公亮、朱照箕、陳文震三人主編的《余天休先生之學術思想與政治理論》一書,該書只是作為非賣品內部印行過;另一是《世界聯邦政府》一書,該書系由胡余錦明女士保存的英文手稿翻譯而成。
余天休(1896-1969),美籍著名華人學者,中國社會學初創(chuàng)時期的重要人物之一。曾于20世紀20-40年代在北京大學等校任社會學教授;組織創(chuàng)立了中國第一個社會學學術團體“中國社會學會”,并擔任第一任會長。《民族復興與世界聯邦》收錄的余先生于20世紀30年代編寫的《社會學大綱》、《經濟學原理》和晚年撰寫的《世界聯邦政府》,及汪公亮、朱照箕、陳文震主編的《余天休先生之學術思想與政治理論》一書,對于了解余先生深厚學養(yǎng)及思想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尤其是《世界聯邦政府》一書,是先生從世界主義理想出發(fā),對人類歷史及現狀進行深刻反思的結果,書中提出的認識和對策性建議(如建立世界聯邦政府等),讓人仍覺得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社會學乃近數十年來泰西新興科學之一,其中原理含集各社會科學之精華,實可稱為諸社會科學之基礎。社會學之目的以確定人類團結生活之起源、演化、發(fā)達、組織及機能,與夫社會之治亂為標準。故學者常謂各國立國方針,將以該學研究之所得為標準,可無疑也。余性好學,曾治社會學十有余年?紘酥芯看藢W者人數尚少,而相當之教材及課本亦甚缺乏,故早已計擬收集該學之材料,編成詳細課本,以供青年之參考。
今經編成文者已愈十余萬字,全書告成將不下二三十萬言,一二年后或可供之以問世。今春余出長西安中大,于公余之暇,將社會學之要旨先編成大綱,以便一般學子之參考,但暇時不多,隨時即寫,全部各章次序亦未完全規(guī)定。茲將已成之部,先行油印二百余份,分送各知交,請為指正。俟全部大綱告成之后,再將內部各章次序重新規(guī)定,以便再版。海內賢達有以教之,則幸甚也。
社會學大綱
自序
續(xù)序
凡例
第一章 歐洲近代文明之演化
第二章 科學導言
第三章 社會之意義
第四章 社會學之定義
第五章 社會學與諸科學之關系
第六章 社會學之派別
第七章 社會之起源
第八章 社會之演化
第九章 左右社會之勢力
第十章 人口論
第十一章 社會活動
第十二章 社會之階級
第十三章 社會之威力
第十四章 社會之求治
第十五章 社會進步
第十六章 宗教
第十七章 家庭
第十八章 犯罪
附錄一 普通漢文社會學參考書籍
附錄二 普通英文社會學參考書籍
附錄三 中國社會情形的普通參考書籍
附錄四 中外各種社會學定期刊物
經濟學原理
序
卷一 導言
第一章 經濟學的意義和現代的經濟制度
第二章 經濟學與諸社會科學的關系
第三章 經濟學和經濟行為的分類
卷二 經濟史略
第四章 人類的環(huán)境和他們的經濟發(fā)展
第五章 人口的增加和經濟史的發(fā)達
卷三 消費
第六章 效用和財富
第七章 需要和消費
第八章 欲望和生產
卷四 生產
第九章 生產的要素
第十章 生產的組織
第十一章 生產的代價
卷五 交易
第十二章 價值
第十三章 貨幣和信用制度
第十四章 國際貿易和關稅制度
卷六 分配
第十五章 分配與租金
第十六章 工金
第十七章 利息
第十八章 贏利
第十九章 租稅
卷七 經濟問題
第二十章 人口問題
第二十一章勞工結合和勞工問題
第二十二章投機和壟斷
第二十三章獨占事業(yè)
第二十四章社會主義
卷八 結論
第二十五章我們的將來
附錄一 經濟學研究題目
附錄二 漢經濟學參考書
附錄三 英文參考書
附錄四 中英文經濟學名詞對照表
世界聯邦政府
——從國際困惑到世界聯合
前言
卷一 作為戰(zhàn)爭之產物和機器的國家
第一章 國家的歷史進程
第二章 國家的主權和法權
第三章 國家的顯著特質
卷二 戰(zhàn)爭與和平中的國際關系
第四章 羅馬帝國與中國治理下的和平
第五章 國際法
第六章 外交
第七章 國際條約
第八章 國際爭端及其和平解決
第九章 作為解決國際爭端合法手段的戰(zhàn)爭
第十章 平時中立和戰(zhàn)時中立
第十一章 戰(zhàn)爭封鎖和禁運
卷三 國際合作與國際組織
第十二章 國際合作的早期形式
第十三章 國際聯盟
第十四章 聯合國
第十五章 聯合國的結構與活動
卷四 世界政治的必然趨勢:世界政府
第十六章 世界性統一政權的創(chuàng)造和擴展
第十七章 世界公民身份和普遍權利法案
第十八章 世界政府的功能
第十九章 阻礙世界政府建立的障礙
附錄:余天休先生之學術思想與政治理論
編者序
王序
余序
卷一 先生之小傳
第一章 家境與幼年時代
第二章 留學時代
第三章 回國任事時代
卷二 先生之學術與思想
第四章 先生之思想概要
第五章 先生思想之中心
第六章 先生對知識與科學之思想
第七章 先生之宗教思想
第八章 先生之道德思想
第九章 先生之文化觀念
第十章 先生之國學觀念
第十一章 先生之史學觀念
第十二章 先生之社會思想
第十三章 先生之治學方法
第十四章 先生對于社會學之貢獻
卷三 先生之社會政治理論
第十五章 先生對改造中國社會政治經濟體制之理論
第十六章 先生之政治演變理論
第十七章 先生之法治與人治理論
第十八章 先生之法律理論
第十九章 先生對調整政治問題之理論
第二十章 先生對中國政治之理論
卷四 先生對新中國建設之理想綱要
第二十一章心理建設
第二十二章社會建設
第二十三章軍事建設
第二十四章政治建設
第二十五章經濟建設
第二十六章國際建設
第二十七章結論
劉跋
張跋
附 先生著述目錄一覽
經濟學原理
卷一 導言
第一章 經濟學的意義和現代的經濟制度
我們研究經濟學,要先明白它的定義,才可以有相當的進步。大概經濟學就是研究人類謀生的方法的科學;它包含人類一切財富,交易,富源,理財,生產,消費,分配,工金,利息,租金,價值,價格和計算財富等事件。以字義來說,經就是經營,濟就是補助,就是救濟,所以經濟就是營生之謂。初學經濟學的人們,往往有些誤解,以為經濟學就是專講勞工問題,唯物史觀,金融問題,或關稅問題等項的,而忽略上述那些事件。這是不對的。
照以上所述,經濟學的范圍是很廣,一般學者常把各部分著成專書,但我們這本書是一種概論,所以只把這一切材料都擱在里頭,簡單的討論一下。我們先從經濟史著手,而后再討論經濟的理論。
在未討論經濟學的內容以前,我們還要知道,我們現在的經濟社會是一種資產社會,承認物的所有權。所謂資產就是對于物產有一種特有的專權,為他人不得侵占的。我們現在的法律就是保障這種特權的。資產又可分為公產和私產。現在我們且把它來討論一下。
當人類未成人類以前,世界上無所謂資產;就那原始社會里頭也只有公共資產,即社會的一切物件和土地均歸社會全體公共所有,而個人不得獨占的;后來因為人口增加,物產不足用,所以一般有野心的人們就把一切物體逐漸占為己有,而成立一種私有資產了。久而久之,這種私有觀念,就成為一種習慣,而演成一種特權,為他人所不得侵犯的,F在的資本制度,就是基于此了。
現在的公產觀念和古代的公共資產觀念不同;原始社會對于資產的觀念很薄弱,所謂專權特權等觀念均未萌芽;但是現在的公產觀念系由私產觀念而生的,因為社會上一切資產幾由私人占有,那么,所遺留的并不多了,所以就算是屬于公共團體或地方和國家所有了。這公產亦抱著有一種特權的觀念,凡一切私人均不得侵犯,違者將受相當的處分。在這種狀態(tài)之下,公共資產也抱著有幾分私有的觀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