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69.9 元
叢書名:中國科學院教材建設專家委員會規(guī)劃教材
- 作者:顧曉松主編
- 出版時間:2012/2/1
- ISBN:9787030334350
- 出 版 社:科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R322
- 頁碼:312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為順應教育部教學改革潮流和改進現有的教學模式,適應目前高等醫(yī)學院校的教育現狀。提高醫(yī)學教學質量,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醫(yī)學人才?茖W出版社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引進國外先進的教學模式,獨創(chuàng)案例與教學內容相結合的編寫形式,組織編寫了國內首套引領醫(yī)學教育發(fā)展趨勢的案例版教材。案例教學在醫(yī)學教育中,是培養(yǎng)高素質、創(chuàng)新型和實用型醫(yī)學人才的有效途徑。
案例版教材版權所有,其內容和引用案例的編寫模式受法律保護,一切抄襲、模仿和盜版等侵權行為及不正當競爭行為。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國際接軌、國內獨創(chuàng)真實,典型案例與理論教學相結合,適合案例教學及PBL教學的嘗試,引領當代醫(yī)學教育教材發(fā)展趨勢。 理念先進、模式創(chuàng)新體現當代教育、教學和課程改革的精神和研究成果,強調學科間的聯系,強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怀鰧嵱、引導就:業(yè)重視實踐,貼近崗位,配套教育部教學大綱,緊跟研究生入學考試和國家執(zhí)業(yè)醫(yī)師資格考試案例分析的命題方向! ∑焚|優(yōu)良、價位適中設計精美、圖文并茂、煥然一新的醫(yī)學類系列教材定位明確,服務教學供高等院校臨床,預防、基礎、口腔、麻醉,影像、藥學、檢驗、護理、法醫(yī)等專業(yè)使用。
目錄
緒論 (1)
一、人體解剖學的定義、地位和分科 (1)
二、人體解剖學發(fā)展簡史 (1)
三、人體的組成和系統的劃分 (2)
四、解剖學姿勢和常用術語 (2)
五、人體解剖學的基本學習方法 (3)
第一篇 運動系統
第1章 骨學 (4)
第一節(jié) 骨學總論 (4)
一、骨的分類 (4)
二、骨表面的形態(tài) (5)
三、骨的構造 (5)
四、骨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 (6)
五、骨的生長和發(fā)育 (6)
第二節(jié) 軀干骨 (7)
一、椎骨 (7)
二、胸骨 (9)
三、肋 (10)
第三節(jié) 上肢骨 (11)
一、上肢帶骨 (11)
二、自由上肢骨 (12)
第四節(jié) 下肢骨 (14)
一、下肢帶骨 (14)
二、自由下肢骨 (15)
第五節(jié) 顱骨 (17)
一、腦顱骨 (17)
二、面顱骨 (20)
三、顱的整體觀 (21)
四、新生兒顱的特征 (25)
第2章 骨連結 (27)
第一節(jié) 骨連結總論 (27)
一、直接連結 (27)
二、間接連結 (27)
第二節(jié) 軀干臂的連結 (29)
一、脊柱 (30)
二、胸廓 (32)
第三節(jié) 上肢骨的連結 (33)
一、上肢帶骨的連結 (33)
二、自由上肢骨的連結 (34)
第四節(jié) 下肢骨的連結 (37)
一、下肢帶骨的連結 (37)
二、自由下肢骨的連結 (39)
第五節(jié) 顱骨的連結 (43)
一、顱骨的直接連結 (43)
二、顱骨的關節(jié) (43)
第3章 肌學 (45)
第一節(jié) 肌學總論 (45)
一、肌的構造 (45)
二、肌的形態(tài)和分類 (45)
三、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45)
四、肌的命名法 (46)
五、肌的輔助裝置 (46)
第二節(jié) 頭肌 (47)
一、面肌 (47)
二、咀嚼肌 (48)
第三節(jié) 頸肌 (49)
一、頸淺肌 (49)
二、頸前肌 (50)
三、頸深肌 (50)
第四節(jié) 軀干肌 (51)
一、背肌 (51)
二、胸肌 (52)
三、膈 (53)
四、腹肌 (54)
第五節(jié) 上肢肌 (56)
一、上肢帶肌 (56)
二、臂肌 (58)
三、前臂肌 (59)
四、手肌 (61)
五、上肢的局部記載 (63)
六、運動上肢主要關節(jié)的肌肉 (63)
第六節(jié) 下肢肌 (64)
一、髖肌 (64)
二、大腿肌 (66)
三、小腿肌 (66)
四、足肌 (69)
五、下肢的局部記載 (69)
六、運動下肢主要關節(jié)的肌肉 (72)
第二篇 內臟學
第4章 內臟學總論 (73)
一、內臟的一般結構 (73)
二、胸腹部的標志線和腹部的分區(qū) (73)
第5章 消化系統 (75)
第一節(jié) 消化管 (75)
一、口腔 (75)
二、咽 (79)
三、食管 (80)
四、胃 (82)
五、小腸 (84)
六、大腸 (85)
第二節(jié) 消化腺 (88)
一、肝 (88)
二、肝外膽道 (90)
三、胰 (91)
第6章 呼吸系統 (93)
第一節(jié) 呼吸道 (93)
一、鼻 (93)
二、喉 (95)
三、氣管 (99)
四、支氣管 (99)
第二節(jié) 肺 (99)
一、肺的位置和形態(tài) (99)
二、支氣管肺段 (100)
第三節(jié) 胸膜 (101)
一、胸膜與胸膜腔 (101)
二、胸膜與肺的體表投影 (102)
第四節(jié) 縱隔 (103)
第7章 泌尿系統 (104)
第一節(jié) 腎 (104)
一、腎的外形 (104)
二、腎的構造 (104)
三、腎的位置 (105)
四、腎的被膜 (105)
五、腎的血管與腎段 (106)
第二節(jié) 輸尿管 (107)
第三節(jié) 膀胱 (107)
一、膀胱的形態(tài)和分部 (107)
二、膀胱的位置和毗鄰 (108)
三、膀胱壁的結構 (108)
第四節(jié) 尿道 (108)
第8章 生殖系統 (110)
第一節(jié) 男性生殖器 (110)
一、男性內生殖器 (110)
二、男性外生殖器 (112)
三、男性尿道 (114)
第二節(jié) 女性生殖器 (115)
一、女性內生殖器 (116)
二、女性外生殖器 (119)
第三節(jié) 會陰 (120)
一、盆膈 (121)
二、肛門三角 (121)
三、尿生殖三角 (121)
第9章 腹膜 (124)
一、腹膜與所覆被臟器的關系 (124)
二、腹膜形成的結構 (125)
第三篇 脈管學
第10章 心血管系統 (129)
第一節(jié) 心血管系統總論 (129)
一、心血管系統的組成 (129)
二、血液循環(huán)途徑 (130)
三、血管吻合和側支循環(huán) (130)
四、血管的變異和異常 (131)
第二節(jié) 心 (131)
一、心的位置和外形 (131)
二、心腔結構 (133)
三、心的構造 (136)
四、心的傳導系 (138)
五、心的血管 (139)
六、心的神經 (141)
七、心包 (141)
八、心的體表投影 (142)
第三節(jié) 動脈 (144)
一、肺循環(huán)的動脈 (145)
二、體循環(huán)的動脈 (145)
第四節(jié) 靜脈 (154)
一、肺循環(huán)的靜脈 (154)
二、體循環(huán)的靜脈 (155)
第11章 淋巴系統 (163)
第一節(jié) 淋巴系統總論 (163)
一、淋巴系統的組成和結構特點 (163)
二、淋巴回流的因素 (164)
三、淋巴側支循環(huán) (165)
第二節(jié) 人體各部的淋巴結和淋巴引流 (165)
一、頭頸部的淋巴結和淋巴引流 (165)
二、上肢的淋巴結和淋巴引流 (167)
三、胸部的淋巴結和淋巴引流 (168)
四、下肢的淋巴結和淋巴引流 (169)
五、盆部的淋巴結和淋巴引流 (170)
六、腹部的淋巴結和淋巴引流 (170)
第三節(jié) 淋巴導管 (171)
一、胸導管 (171)
二、右淋巴導管 (172)
第四節(jié) 部分器官的淋巴引流 (172)
一、食管的淋巴引流 (172)
二、肺的淋巴引流 (172)
三、乳房的淋巴引流 (172)
四、胃的淋巴引流 (173)
五、肝的淋巴引流 (173)
六、直腸的淋巴引流 (173)
七、子宮的淋巴引流 (173)
第五節(jié) 脾 (173)
第六節(jié) 胸腺 (174)
第四篇 感覺器
第12章 感覺器總論 (176)
第13章 視器 (177)
第一節(jié) 眼球 (177)
一、眼球壁 (177)
二、眼球內容物 (180)
第二節(jié) 眼副器 (181)
一、眼瞼 (181)
二、結膜 (181)
三、淚器 (181)
四、眼球外肌 (182)
五、眶脂體與眶筋膜 (183)
第三節(jié) 眼的血管和神經 (183)
一、眼的動脈 (183)
二、眼的靜脈 (183)
三、眼的神經 (184)
第14章 前庭蝸器 (185)
第一節(jié) 外耳 (185)
一、耳廓 (185)
二、外耳道 (186)
三、鼓膜 (186)
第二節(jié) 中耳 (186)
一、鼓室 (186)
二、咽鼓管 (188)
三、乳突竇和乳突小房 (188)
第三節(jié) 內耳 (188)
一、骨迷路 (188)
二、膜迷路 (189)
三、內耳道 (191)
四、內耳的血管、神經 (191)
第15章 其他感覺器 (192)
第一節(jié) 嗅器 (192)
第二節(jié) 味器 (192)
第三節(jié) 皮膚 (192)
第五篇 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
第16章 神經系統總論 (193)
一、神經系統的分部 (193)
二、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 (193)
三、神經系統的活動方式 (196)
四、神經系統的常用術語 (197)
第17章 中樞神經系統 (198)
第一節(jié) 脊髓 (198)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198)
二、脊髓節(jié)段與椎骨的對應關系 (199)
三、脊髓內部結構 (201)
四、脊髓的功能 (205)
五、脊髓的損傷及臨床表現 (206)
第二節(jié) 腦干 (206)
一、腦干的外形 (207)
二、腦干的內部結構 (209)
二、腦干的功能 (214)
第三節(jié) 小腦 (216)
一、小腦的外形和分部 (216)
二、小腦的內部結構 (216)
三、小腦的纖維聯系和功能 (219)
四、小腦損傷及其臨床表現 (220)
第四節(jié) 間腦 (220)
一、間腦的外形和分部 (220)
二、間腦的內部結構及功能 (221)
三、第三腦室 (223)
第五節(jié) 端腦 (224)
一、大腦半球的表面形態(tài)和分葉 (224)
二、端腦的內部結構 (228)
三、邊緣系統 (237)
第六節(jié) 腦和脊髓的傳導通路 (238)
一、感覺(上行)傳導通路 (238)
二、運動(下行)傳導通路 (241)
第七節(jié) 腦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和腦脊液循環(huán) (244)
一、腦和脊髓的被膜 (244)
二、腦和脊髓的血管 (247)
三、腦脊液及其循環(huán) (251)
四、腦屏障 (251)
第18章 周圍神經系統 (254)
第一節(jié) 脊神經 (254)
一、頸叢 (255)
二、臂叢 (256)
三、胸神經前支 (259)
四、腰叢 (260)
五、骶叢 (261)
第二節(jié) 腦神經 (263)
一、嗅神經 (265)
二、視神經 (265)
三、動眼神經 (266)
四、滑車神經 (267)
五、三叉神經 (267)
六、展神經 (269)
七、面神經 (269)
八、前庭蝸神經 (271)
九、舌咽神經 (272)
十、迷走神經 (273)
十一、副神經 (276)
十二、舌下神經 (276)
第三節(jié) 內臟神經系統 (277)
一、內臟運動神經 (278)
二、內臟感覺神經 (283)
三、內臟神經的中樞 (283)
四、牽涉性痛 (284)
第19章 內分泌系統 (287)
一、垂體 (287)
二、松果體 (288)
三、甲狀腺 (289)
四、甲狀旁腺 (290)
五、腎上腺 (290)
六、胸腺 (290)
七、胰島 (291)
八、生殖腺 (291)
主要參考資料 (293)
中英文名詞對照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