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十五章, 內(nèi)容包括: 核事故應急基礎知識、核事故分級及典型核事故、核事故應急管理體系、應急計劃與應急準備、干預與防護行動等。
第1章 核事故應急基礎知識 1.1 核設施與核事故應急 1.2 輻射防護基本知識 1.3 核安全總體目標 1.4 縱深防御概念 第1章 核事故應急基礎知識 1.1 核設施與核事故應急 1.2 輻射防護基本知識 1.3 核安全總體目標 1.4 縱深防御概念 1.5 核事故應急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 參考文獻 第2章 核事故分級及典型核事故 2.1 核事件分級 2.2 威脅類型 2.3 歷史上的重大核事故 參考文獻 第3章 核事故應急管理體系 3.1 核事故應急管理法規(guī) 3.2 核事故應急管理機構 參考文獻 第4章 應急計劃與應急準備 4.1 概述 4.2 《國家核事故應急預案》簡介 4.3 《環(huán)境保護部核事故應急預案》簡介 4.4 場外應急計劃簡介 4.5 核電廠應急計劃簡介 4.6 研究堆應急計劃簡介 4.7 核燃料循環(huán)設施應急計劃簡介 4.8 國外應急計劃簡介 4.9 福島核事故對我國核應急工作的啟示 參考文獻第5章 干預與防護行動 5.1 概述 5.2 干預與干預水平 5.3 操作干預水平 5.4 防護措施 5.5 應急照射控制 5.6 干預與干預水平的國際新進展 參考文獻 第6章 應急計劃區(qū) 6.1 應急計戈0區(qū)的定義 6.2 我國確定應急計劃區(qū)大小的方法 6.3 確定應急計劃區(qū)的不同方法 6.4 研究堆的應急計劃區(qū) 6.5 多機組廠址的應急計劃區(qū) 參考文獻 第7章 應急設施和設備 7.1 概述 7.2 場內(nèi)應急設施的功能及設計特性 7.3 場外應急設施的功能及設計特性 參考文獻 第8章 應急狀態(tài)分級及響應 8.1 概述 8.2 應急狀態(tài)分級 8.3 應急行動水平 8.4 各應急狀態(tài)下的響應行動 參考文獻 第9章 核事故后果評價技術 9.1 概述 9.2 評價的步驟 9.3 評價與決策 9.4 國內(nèi)外主要后果評價軟件系統(tǒng)簡介 9.5 輻射后果評價的不確定性分析 9.6 重大核事故后果評價的實例 參考文獻第10章 輻射應急監(jiān)測 10.1 概述 10.2 應急監(jiān)測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 10.3 應急監(jiān)測的一些建議 參考文獻 第ll章 應急通信、通知與通告 11.1 概述 11.2 應急通信 11.3 應急通知 11.4 應急通告與報告 11.5 國際通報 參考文獻 第12章 公眾信息與公眾溝通 12.1 公眾信息宣傳與溝通 12.2 公眾信息宣傳與溝通的基本方法 12.3 公眾宣傳與溝通的內(nèi)容 參考文獻 第13章 核應急醫(yī)學救援 13.1 輻射的健康效應 13.2 核應急醫(yī)學救援的特點和對策 13.3 核應急醫(yī)學救援組織和分級救治 13.4 核應急醫(yī)學救援的準備與響應 13.5 醫(yī)學應急宣傳、培訓和演習 13.6 醫(yī)學處理 參考文獻 第14章 應急響應能力的保持 14.1 應急演習 14.2 應急培訓 14.3 應急計劃和執(zhí)行程序的評議和修訂 14.4 應急設施和資源的維護 參考文獻 第15章 國家核安全局對核設施應急工作的監(jiān)管 15.1 應急準備條件的審查 15.2 應急準備狀況的檢查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現(xiàn)場輻射與污染監(jiān)測程序 附錄2 現(xiàn)場采樣程序 附錄3 總a總B的測定程序 附錄4 Gamma譜儀測量程序 附錄5 基本數(shù)據(jù)評估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