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蟲記》中,法布爾將專業(yè)知識與人生感悟熔于一爐,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本書被認為是一部既有學術價值又有文學價值的巨著。
出版說明 人民文學出版社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建社之初即致力于外國文學名著出版,延請國內(nèi)一流學者研究論證選題,翻譯更是優(yōu)選專長譯者擔綱,先后出版了“外國文學名著叢書”“世界文學名著文庫”“二十世紀外國文學叢書”“名著名譯插圖本”等大型叢書和外國著名作家的文集、選集等,這些作品得到了幾代讀者的喜愛。為滿足讀者的閱讀與收藏需求,我們優(yōu)中選精,推出精裝本“名著名譯叢書”,收入膾炙人口的外國文學杰作。豐子愷、朱生豪、冰心、楊絳等翻譯家優(yōu)美傳神的譯文,更為這些不朽之作增添了色彩。多數(shù)作品配有精美原版插圖。希望這套書能成為中國家庭的必備藏書。為方便廣大讀者,出版社還為本叢書精心錄制了朗讀版。本叢書將分輯陸續(xù)出版,先期推出六十種。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1月
譯后記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在法國,一位昆蟲學家的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書出版了。全書共十卷,長達二三百萬字。該書隨即成為一本暢銷書,其書名按照法文直譯為《昆蟲
譯后記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在法國,一位昆蟲學家的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書出版了。全書共十卷,長達二三百萬字。該書隨即成為一本暢銷書,其書名按照法文直譯為《昆蟲學回憶錄》,但簡單、通俗地稱為《昆蟲記》。該書出版后,好評如潮。法國著名戲劇家埃德蒙·羅斯丹稱贊該書作者時稱,“這個大學者像哲學家一般地去思考,像藝術家一般地去觀察,像詩人一般地去感受和表達。”羅曼·羅蘭稱贊道,“他觀察之熱情耐心,細致入微,令我欽佩,他的書堪稱藝術杰作。我?guī)啄昵熬妥x過他的書,非常地喜歡!庇飳W家達爾文夸獎說,他是“無與倫比的觀察家”。中國的周作人也說,“見到這位‘科學詩人’的著作,不禁引起舊事,羨慕有這樣好的書看的別國少年,也希望中國有人來做這翻譯編纂的事業(yè)!濒斞赶壬缭凇拔逅摹币郧熬鸵呀(jīng)提到過《昆蟲記》這本書,想必他看的是日文版。當時法國和國際學術界稱贊該書作者為“動物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傊,這是一本根據(jù)對昆蟲的生活習性詳盡、真實的觀察而寫成的不可多得的書。書中所記述的昆蟲的習性、生活等各方面的情況真實可信,而且作者描述時文筆精練清晰。因而,該書被稱為“昆蟲的史詩”,作者也被贊譽為“昆蟲的維吉爾”。
該書作者就是讓-亨利·法布爾(1823—1915)。他出身寒門,一生勤奮刻苦,銳意進取,自學成才,用十二年的時間先后獲得業(yè)士、雙學士和博士學位。但這種奮發(fā)上進并未得到法國教育界、科學界的權威們的認可,以致雖一直夢想著能執(zhí)大學的教鞭而終不能遂愿,只好屈就中學的教職,以微薄的薪金維持一家七口的生活。但法布爾并未氣餒,除兢兢業(yè)業(yè)地教好書而外,他利用業(yè)余時間對昆蟲進行細心的觀察研究。他的那股鉆勁兒、韌勁兒簡直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他對昆蟲的那份好奇、那份愛,非常人所能理解。他筆下的那些小蟲子,一個個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充滿著靈性,讓人看了之后覺得十分可愛,就連一般人討厭的食糞蟲都讓人看了覺得妙趣橫生。
該書堪稱鴻篇巨制,既可視為一部昆蟲學的科普書籍,又可稱之為描寫昆蟲的文學巨著,因而法布爾既被人稱為大博物學家,又被稱為大文學家。為此,在他晚年,也就是一九一○年,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該書于一八七九年到一九○七年間陸續(xù)發(fā)表,最后一版發(fā)表于一九一九年到一九二五年間。后來,便一再地以《選本》的形式出版發(fā)行,取名為《昆蟲的習性》、《昆蟲的生活》、《昆蟲的漫步》,受讀者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我的這個譯本譯自前兩種《選本》!哆x本》雖無《全集》十卷本那么廣泛全面,但卻萃取了其中的精華。我勸大家不妨撥冗一讀這本老少咸宜的書,你定會從中感覺出美妙、樸實、有趣來的。它既可以讓你增加許多有關昆蟲方面的知識,又可以讓你從中了解到作者的那種似散文詩般的語言的美好。與此同時,你也會從字里行間看到作者的那份韌勁兒,那份孜孜不倦,那份求實精神,那份不把事情弄個水落石出、明明白白絕不罷休的博物學家的感人至深的精神。
二○一○年四月于北京
作者:亨利·法布爾(1823—1915)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生于農(nóng)家,從小生活極其窮困,做過中學教師,業(yè)余自學,花十二年的時間取得博士學位。他超脫世事,將一生光陰花在對昆蟲世界的觀察、研究中,并專為這些“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昆蟲記》。因為這套奇書,法布爾被稱為“科學界的詩人”“昆蟲世界的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
譯者:陳筱卿(1939— ),江蘇南京人。1963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西語系法語專業(yè)。國際關系學院教授。譯著有《巨人傳》《懺悔錄》《新愛洛伊絲》《巴黎圣母院》《基度山伯爵》《一個世紀兒的懺悔》《梵蒂岡地窖》《名人傳》《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昆蟲記》《蠢事》《往事如煙》等。
目錄
昆蟲的習性
蟬和螞蟻的寓言00
蟬出地洞0
螳螂捕食0
灰蝗蟲0
綠蚱蜢0
大孔雀蝶0
小闊條紋蝶0
象態(tài)橡栗象0
豌豆象0
菜豆象
金步甲的婚俗
目錄
昆蟲的習性
蟬和螞蟻的寓言00
蟬出地洞0
螳螂捕食0
灰蝗蟲0
綠蚱蜢0
大孔雀蝶0
小闊條紋蝶0
象態(tài)橡栗象0
豌豆象0
菜豆象
金步甲的婚俗
松樹鰓角金龜
意大利蟋蟀
田野地頭的蟋蟀
昆蟲的生活
圣甲蟲
圣甲蟲的梨形糞球
圣甲蟲的造型術
西班牙蜣螂
米諾多蒂菲
南美潘帕斯草原的食糞蟲
糞金龜和公共衛(wèi)生
隧蜂
隧蜂門衛(wèi)
老象蟲
朗格多克蝎的家庭
朗格多克蝎
譯后記
昆蟲的習性蟬和螞蟻的寓言
無論是有關人類的還是有關動物的,聲譽尤其是由故事傳說促成的,而童話則更勝故事一籌。特別是昆蟲,如果說它無論以哪種方式都會吸引我們,那是因為有著許許多多有關它的傳說,而這種傳說的真實與否則是無關緊要的。
譬如,有誰不知道蟬的?起碼也聞聽其名吧。在昆蟲學領域中,還能找到如它那樣名聲很大的昆蟲嗎?它那鐘情于歌唱而不顧未來如何的聲名,早在我們記憶訓練之初便已被當做素材了。人們用易學好懂的短小詩句告訴我們,當寒風四起,嚴冬來臨時,一無所有的蟬便跑到其鄰里螞蟻那兒去喊餓求食去了。乞食者不受歡迎,遭到不堪忍受的諷刺挖苦,這反而讓它名聲大震。螞蟻說了如下的兩句雖簡短卻粗俗無情的話語:您先前唱了又唱!我聽著舒服,
好呀,您現(xiàn)在就跳吧。這兩句話給蟬帶來的聲譽遠勝于它精湛的演唱威名。這深深地印入孩子們的心靈深處,永不會磨滅。
蟬生活在油橄欖生長的地區(qū),大多數(shù)人并不知道其歌唱本領,但它在螞蟻面前的落泊沮喪樣兒,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全都知曉。名聲即源于此!一個是如同自然史一樣的其道德受到踐踏的極具爭議的故事,一個其全部好處就在于又短又小的奶媽說的故事,它是一種聲譽的基礎,而這種聲譽將會像《小拇指》中的靴子和《小紅帽》中的烙餅一樣牢牢地支配著歲月留下的殘存記憶《小拇指》和《小紅帽》系法國童話作家佩羅的作品,在法國家喻戶曉。。
兒童是極為優(yōu)秀的記憶器。習慣、傳統(tǒng)一旦存入其記憶庫,就無法抹去。蟬的大名應歸功于兒童,是他們在最初學著背誦時,磕磕巴巴地說出了蟬的不幸遭遇。構成寓言基本內(nèi)容的那些荒謬淺薄的東西因他們而將保存下去:嚴寒來臨時,蟬將永遠挨凍受餓,盡管冬天已不再有蟬了;蟬將永遠乞討幾顆麥粒,盡管它那嬌嫩的吸管根本就吸不進這種食物;蟬還將討要蒼蠅和蚯蚓,盡管它從來不吃它們。
這些荒唐的錯誤,責任究竟在誰呢?在拉·封丹拉·封丹(1621—1695),法國十七世紀著名寓言作家,其寓言聞名于世,如《烏鴉與狐貍》等,中國讀者也很喜愛。,他的大部分寓言因觀察之細微,頗讓我們著迷,但有關蟬的描述卻是考慮欠佳的。他的寓言里最早的那些主角,如狐貍、狼、貓、山羊、烏鴉、老鼠、黃鼠狼以及其他許許多多動物,他非常熟悉,所以他在跟我們講述它們的事情和動作時,惟妙惟肖,入木三分。它們是一些高地的動物,是他的鄰居,是他的?汀K鼈児_的和私下的生活都是他天天所見的,但是,在兔子雅諾歡蹦亂跳的地方,是見不到蟬的。拉·封丹從來沒有聽見過它歌唱,從來沒有看見過它。他以為,這個著名的歌唱家肯定是一種蚱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