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常見的講解攝影構圖方法的工具書,《攝影構圖藝術》將攝影的構圖上升為一種對美學原理的探討。在這個過程中,作者以通俗易懂的分析和恰當合適的示例,建立起一套關于攝影構圖可以遵循的規(guī)則和方法。
《攝影構圖藝術》內(nèi)容并不是單純地講解攝影構圖,作者在書中提出了構成優(yōu)秀攝影作品的4個要素,其中能夠喚起觀眾的情感反應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要素。論是剛?cè)腴T的攝影初學者,還是已經(jīng)有一定水平的攝影發(fā)燒友,通過本書,都能深入學習和深刻理解構圖是如何在傳達攝影師創(chuàng)作意圖中發(fā)揮作用的。
RichardGarvey-Williams的童年時光在非洲東部度過,在這片大陸上生活著不同尋常的野生動物,而這對作者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現(xiàn)在,作為一名專業(yè)的野外和風光攝影師,只要一有機會他就會回到那里,充當陸路攝影旅行的引導和指揮。
他還在希臘生活了8年時間,在這段時間里,他的攝影技術得到進一步提高和發(fā)展,他堅信自己這種四處旅行的愛好會繼續(xù)引領他在新的地方探索和發(fā)現(xiàn)新的機遇。
現(xiàn)在他與妻子Lisa生活在英國西南部,在不外出旅行的間隙,他會全身心投入到圖書和文章的寫作中。此外,他還會為個人和小團體提供有償授課,并定期展覽自己的作品。
第1章 視覺感知
相關法則
格式塔理論
相關現(xiàn)象
在實踐中感知
第2章 原理、規(guī)則與指導
視覺重量
圖像格式和比例
照片框架
動態(tài)張力
第3章 設計要素
線的力量
形狀的影響
大小、形態(tài)、圖案模式和紋理
透視與景深
第4章 色調(diào)與色彩的作用
第5章 理論應用
創(chuàng)作意圖與思維傾向
運用原理與指導方法
更多技巧與工具
增強突出性的技巧
背景
使用濾鏡
最后的檢查清單
圖像處理
第6章 攝影之藝術
結(jié)語
術語表
另一種處理方法是“由下而上”,即憑借由較低層級組成部分的識別推動其上更高層級的結(jié)合。這種方法所涉及的處理過程類似于將我們記憶中存儲的模板進行形狀匹配。視覺處理
關于視覺處理過程,我們還有其他因素需要考慮,其中包括對一種形狀外表的熟悉程度、自身復雜度和期望值,這些都會影響辨認出這種形狀的速度。但其中還有一些爭論,也就是這些處理模式中哪一種更占優(yōu),更有效。電生理學通過分析“接受域”似乎是推薦由下而上的模式,而最近的研究則認為視覺處理順序的最佳描述是由上而下的處理過程。甚至還有一些研究支持另外一種可能,也就是視覺處理過程的發(fā)生既不是自上而下,也不是由下而上,而是一種“從中間開始”的方式。
在此,我認為在結(jié)構中處于某些中間層的形狀——例如,在視覺范圍內(nèi)具有最理想的大小——會被首先處理,進而簡化更高級和較低級形狀的處理。盡管爭論還在繼續(xù),但現(xiàn)在看起來視覺處理模式是多種多樣的,并且可能取決于很多因素。例如,其中就可能包括我們的視覺經(jīng)驗和物體與我們之間的距離:顯然距離對我們可能接收到的較低等級的信息數(shù)量影響很大。
視覺注意,(在真實世界或者一幅圖像中,借某種東西吸引我們眼球的過程),通常主要作為一種由下而上的處理方式被討論。當我們經(jīng)過一片草地,我們的注意力被紅色的花朵所吸引,并不是我們事先知道那里有鮮花,而是因為花朵本身的紅色引起視覺刺激,我們對這種刺激產(chǎn)生了本能的反應。所以,對于我們考慮畫面構圖來說,某些感知過程必定是相對無意識的,且立即發(fā)生的。當然,創(chuàng)作圖像和“讀懂”照片的過程中還有一些要素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發(fā)生的,主要包括更多經(jīng)過考慮和計算的方面,更多需要解釋和判斷的方面。理解與意義
在所有視覺感知過程的背后都涉及對場景或者圖像的仔細觀察,其目的在于建立起某種意義和理解。所以,當一件藝術品利用這些過程,最終達到優(yōu)秀的構圖,給予我們視覺享受時,我們對于欣賞這件藝術品所獲得愉悅也就不會感到驚訝了。
上面所述內(nèi)容,20世紀初期奧地利和德國的心理學家曾經(jīng)深入研究過,那么接下來我們來仔細探尋一下,從他們那里我們能獲得什么。他們探究的基礎是我們的觀察習慣有一種傾向,也就是將真實空間的樣子從心理上組織成二維的模式和結(jié)構,并賦予全部相同的合義。舉例來說,最低限度的負空間(留白或者圖像中“無對象”的部分,通常是背景)意味著可以帶給觀眾一種幽閉和擁擠的感覺。對比之下,充足的負空間可以讓拍攝主題呼吸通暢,擴展到觀眾的感受也是如此。但是,過度的負空間會生成奢華的感覺,或者“空間多余”的感覺。從比較中立的觀點來說,你應該盡量讓圖像中的正空間(由拍攝對象所占據(jù)的空間)和負空間的規(guī)模大小保持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