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與執(zhí)法導論》共分7章,第1章是基礎,闡述網 絡安全與執(zhí)法專業(yè)的形勢與任務,以及業(yè)務工作及專業(yè)知識結構,第2章到第7章分別闡述網絡“虛擬社會 ”中公安工作的重點,從網羅天下、網安天下、網管天下、網情天下、網控天下、網偵天下幾個角度闡述 了公安機關執(zhí)法和管控所涉及的主要工作。
《網絡安全與執(zhí)法導論》既可作為公安院校網絡安全與執(zhí)法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作為公安機關網絡安全 保衛(wèi)部門及相關研究人員的參考資料。
第1章 引論
1.1 網絡安全保衛(wèi)的形勢和任務
1.1.1 網絡安全現狀
1.1.2 公安機關對網絡安全保衛(wèi)的神圣職責
1.2 網絡安全保衛(wèi)工作的光輝歷程
1.2.1 網絡安全保衛(wèi)部門的發(fā)展
1.2.2 網絡安全保衛(wèi)部門的職能定位
1.2.3 網絡安全保衛(wèi)部門的光輝業(yè)績
第2章 網羅天下
2.1 社會言息化
2.1.1 Internet網
2.1.2 電信網
2.1.3 電視網
2.1.4 三網融合
2.1.5 物聯網
第1章 引論
1.1 網絡安全保衛(wèi)的形勢和任務
1.1.1 網絡安全現狀
1.1.2 公安機關對網絡安全保衛(wèi)的神圣職責
1.2 網絡安全保衛(wèi)工作的光輝歷程
1.2.1 網絡安全保衛(wèi)部門的發(fā)展
1.2.2 網絡安全保衛(wèi)部門的職能定位
1.2.3 網絡安全保衛(wèi)部門的光輝業(yè)績
第2章 網羅天下
2.1 社會言息化
2.1.1 Internet網
2.1.2 電信網
2.1.3 電視網
2.1.4 三網融合
2.1.5 物聯網
2.1.6 其他網絡
2.2 信息社會化
2.2.1 第四媒體
2.2.2 虛擬社會
第3章 網安天下
3.1 網絡安全隱患及其威脅來源
3.1.1 硬件系統(tǒng)的脆弱性
3.1.2 軟件系統(tǒng)的脆弱性
3.1.3 網絡和通信協(xié)議的脆弱性
3.1.4 人員的囟素
3.1.5 網絡安全威脅及其來源
3.2 信息網絡安全法律法規(guī)
3.2.1 信息安全法律
3.2.2 信息安全法規(guī)
3.2.3 信息安全部門規(guī)章
3.2.4 信息安全地方法規(guī)
3.2.5 保證信息安全的部分規(guī)定
3.3 信息網絡安全技術
3.3.1 信息系統(tǒng)防御策略基本原則
3.3.2 系統(tǒng)安全的工程原則
3.3.3 身份認證技術
3.3.4 訪問控制技術
3.3.5 防病毒技術
3.3.6 防火墻技術
3.3.7 漏洞掃描技術
3.3.8 入侵檢測技術
3.3.9 安全審計技術
3.4 個人計算機系統(tǒng)的安全和管理
3.4.1 個人計算機安全注意事項
3.4.2 個人計算機保護措施
3.4.3 常用文件加密操作
3.5 信息安全標準
3.5.1 可信計算機安全評價標準TcsEc
3.5.2 信息技術安全評估標準ITsec
3.5.3 信息技術安全評價通用準則cc
3.5.4 中國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標準
3.5.5 中國的信息安全產品評測標準
3.5.6 中國的網絡信任體系標準
3.5.7 中國的網絡安全應急處理標準
3.5.8 中國的信息安全風險評估標準
第4章 網管天下
4.1 互聯網管理概述
4.1.1 互聯網管理相關概念
4.1.2 互聯網管理的指導思想
4.1.3 互聯網管理的基本原則
4.1.4 互聯網管理的主要任務
4.2 互聯網單位的備案管理
4.2.1 互聯網單位備案管理依據
4.2.2 互聯網單位備案管理管轄
4.2.3 互聯網單位備案管理內容
4.2.4 備案管理流程
4.3 互聯網上網單位日常監(jiān)督管理
4.3.1 對互聯網單位的監(jiān)督管理流程
4.3.2 對互聯網單位管理的基本內容
4.3.3 對互聯網單位的分類監(jiān)督管理
4.3.4 對互聯網聯網單位的監(jiān)督管理
4.3.5 對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yè)場所的監(jiān)督管理
4.4 互聯網信息管理
4.4.1 對互聯網信息管理的法律依據
4.4.2 互聯網信息監(jiān)督管理的主要任務
4.4.3 互聯網信息搜集
4.4.4 互聯網信息分析研判
4.4.5 互聯網信息編報
4.4.6 互聯網有害信息處置
4.5 惡意代碼的管理
4.5.1 惡意代碼管理法律依據
4.5.2 惡意代碼管理內容
4.5.3 惡意代碼管理具體要求
4.6 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安全等級保護
4.6.1 等級保護的基本思路
4.6.2 等級保護的法律保障
4.6.3 等級保護的標準體系
第5章 網情天下
5.1 概述
5.1.1 情報
5.1.2 大數據
5.1.3 搜索引擎
5.1.4 數據倉庫
5.1.5 數據挖掘
5.1.6 社會網絡
5.1.7 社會計算
5.2 網情
5.2.1 網情現狀
5.2.2 上網接人方式
5.2.3 整體互聯網應用狀況
5.2.4 互聯網安全形勢
5.3 情報
5.3.1 情報的基本屬性
5.3.2 公安情報信息
5.3.3 網絡公安情報搜集的必要性
5.3.4 網絡公安情報搜集的對象
5.3.5 網絡公安情報搜集的內容
5.3.6 網絡公安情報搜集體系建設
5.3.7 互聯網環(huán)境下公安情報搜集方法
第6章 網控天下
6.1 網絡輿情概述
6.1.1 輿情的具體含義
6.1.2 網絡輿情主要生成載體
6.1.3 網絡輿情的積極意義
6.1.4 網絡輿情的負面影響
6.1.5 網絡輿情應急處理誤區(qū)
6.1.6 網絡輿情預警措施
6.1.7 網絡輿情預警流程
6.1.8 網絡輿情預警體系
6.1.9 網絡輿情監(jiān)控
6.1.10 網絡輿情導控
6.2 特殊網絡機構和特殊網民的管控
6.2.1 網絡公關公司的管控
6.2.2 “意見領袖”的識別和管理
6.2.3 “網絡推手”的識別和管理
6.2.4 “網絡水軍”的識別和管理
6.3 網絡安全突發(fā)事件的控制
6.2.1 網絡安全突發(fā)事件概述
6.2.2 網絡安全應急響應組織
6.2.3 網絡安全應急響應處置
6.2.4 網絡安全應急響應關鍵技術
6.2.5 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舉例
6.2.6 網絡安全應急響應展望
第7章 網偵天下
7.1 概述
7.2 網絡犯罪
7.2.1 網絡犯罪的特點
7.2.2 網絡犯罪的類型
7.2.3 網絡犯罪的管轄
7.2.4 網絡犯罪的法律適用
7.3 網絡偵查
7.3.1 工作流程
7.3.2 現場勘查
7.3.3 網絡取證
7.4 檢驗鑒定
7.4.1 電子數據概述
7.4.2 電子數據的特點
7.4.3 常見電子設備中潛在的電子證據
7.4.4 電子證據的檢驗鑒定方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