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序
第一版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普通植物病理學的性質、任務和內容
第二節(jié) 植物病理學的誕生與發(fā)展
第三節(jié) 植物病害的重要性
第四節(jié) 植物病理學與現代科學技術的關系
第五節(jié) 植物病理學展望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二章 植物病害與植物病害系統
第一節(jié) 植物病害
第二節(jié) 植物病害系統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三章 植物病原菌物
第一節(jié) 菌物概述
第二節(jié) 菌物的分類
第三節(jié) 植物病原菌物的主要類群
第四節(jié) 菌物所致病害的特點及其鑒定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四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第一節(jié) 原核生物概述
第二節(jié) 植物病原細菌的寄生性、致病性和侵染性
第三節(jié) 植物病原細菌的分類、命名和主要類群
第四節(ji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害的診斷和病原鑒定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五章 植物病原病毒
第一節(jié) 病毒概述
第二節(jié) 病毒的分類與命名
第三節(jié) 重要的植物病原病毒
第四節(jié) 植物病毒的鑒定
第五節(jié) 亞病毒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六章 植物病原線蟲
第一節(jié) 植物病原線蟲概述
第二節(jié) 植物病原線蟲的分類及主要類群
第三節(jié) 植物線蟲病害診斷與鑒定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七章 寄生性植物
第一節(jié) 寄生性植物概述
第二節(jié) 寄生性植物的主要類群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八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發(fā)生發(fā)展
第一節(jié) 植物病原物的基本特性
第二節(jié)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程
第三節(jié) 病害循環(huán)
第四節(jié) 病害循環(huán)、病程與病原物生活史及病害流行的關系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九章 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
第一節(jié) 化學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
第二節(jié) 物理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
第三節(jié) 非侵染性病害與侵染性病害的關系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十章 植物病害的診斷
第一節(jié) 植物病害診斷基礎
第二節(jié) 植物病害經驗診斷法
第三節(jié) 植物病原物的檢測方法
第四節(jié) 植物病害診斷專家系統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十一章 寄主植物與病原生物的互作
第一節(jié) 基本概念
第二節(jié) 病原生物致病的物質基礎
第三節(jié) 染病植物的主要生理學反應
第四節(jié) 植物抗病性的生化基礎
第五節(jié) 植物抗病性的分子機制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十二章 植物病害的流行
第一節(jié) 植物病害流行概述
第二節(jié) 植物病害流行動態(tài)
第三節(jié) 植物病害流行的遺傳基礎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十三章 植物病害預測預報
第一節(jié) 植物病害預測預報概述
第二節(jié) 植物病害預測方法
第三節(jié) 植物病害調查和損失估計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十四章 植物病害防控原理
第一節(jié) 植物病害防控的依據
第二節(jié) 植物病害防控的生態(tài)觀
第三節(jié) 植物病害防控的經濟觀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十五章 植物病害防控對策
第一節(jié) 植物病害防控簡史
第二節(jié) 植物病害防控策略
第三節(jié) 植物病害防控對策
小結
復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名詞術語
常見植物病原物學名
彩版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植物病理學的基本原理,以及有關植物病害的普遍性、規(guī)律性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全書共15 章,包括:植物病理學的性質、任務及其與現代科學技術的關系;植物病害的病原物及其所致病害;植物病害的診斷鑒定、發(fā)生發(fā)展、流行預警及其防控原理與防控對策。在內容處理上,本書既重視傳統植物病理學的經典理論,又重視現代分子植物病理學和相關學科——— 經濟學、生態(tài)學的交叉融合;既重視植物病理學某一理論的不同觀點,又重視同一觀點的不同解讀,以便有利提升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本書為國家精品課程的配套教材,是高等農林院校植保專業(yè)的基礎課程;同時,也可作為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安全和其他農林學科相關課程的教學參考書,或供廣大農林科技工作者及管理人員參考。
目錄
第二版序
第一版序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jié) 普通植物病理學的性質、任務和內容 1
第二節(jié) 植物病理學的誕生與發(fā)展 2
第三節(jié) 植物病害的重要性 10
第四節(jié) 植物病理學與現代科學技術的關系 11
第五節(jié) 植物病理學展望 12
小結 13
復習思考題 13
第二章 植物病害與植物病害系統 14
第一節(jié) 植物病害 14
第二節(jié) 植物病害系統 20
小結 23
復習思考題 24
第三章 植物病原菌物 25
第一節(jié) 菌物概述 25
第二節(jié) 菌物的分類 39
第三節(jié) 植物病原菌物的主要類群 44
第四節(jié) 菌物所致病害的特點及其鑒定 98
小結 101
復習思考題 103
第四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104
第一節(jié) 原核生物概述 104
第二節(jié) 植物病原細菌的寄生性、致病性和侵染性 109
第三節(jié) 植物病原細菌的分類、命名和主要類群 112
第四節(ji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害的診斷和病原鑒定 121
小結 123
復習思考題 124
第五章 植物病原病毒 125
第一節(jié) 病毒概述 125
第二節(jié) 病毒的分類與命名 138
第三節(jié) 重要的植物病原病毒 145
第四節(jié) 植物病毒的鑒定 149
第五節(jié) 亞病毒 152
小結 156
復習思考題 157
第六章 植物病原線蟲 158
第一節(jié) 植物病原線蟲概述 158
第二節(jié) 植物病原線蟲的分類及主要類群 168
第三節(jié) 植物線蟲病害診斷與鑒定 177
小結 181
復習思考題 181
第七章 寄生性植物 182
第一節(jié) 寄生性植物概述 182
第二節(jié) 寄生性植物的主要類群 184
小結 192
復習思考題 192
第八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發(fā)生發(fā)展 193
第一節(jié) 植物病原物的基本特性 193
第二節(jié)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程 196
第三節(jié) 病害循環(huán) 205
第四節(jié) 病害循環(huán)、病程與病原物生活史及病害流行的關系 211
小結 212
復習思考題 214
第九章 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 215
第一節(jié) 化學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 215
第二節(jié) 物理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 223
第三節(jié) 非侵染性病害與侵染性病害的關系 226
小結 227
復習思考題 227
第十章 植物病害的診斷 228
第一節(jié) 植物病害診斷基礎 228
第二節(jié) 植物病害經驗診斷法 231
第三節(jié) 植物病原物的檢測方法 237
第四節(jié) 植物病害診斷專家系統 245
小結 250
復習思考題 250
第十一章 寄主植物與病原生物的互作 251
第一節(jié) 基本概念 251
第二節(jié) 病原生物致病的物質基礎 254
第三節(jié) 染病植物的主要生理學反應 261
第四節(jié) 植物抗病性的生化基礎 264
第五節(jié) 植物抗病性的分子機制 266
小結 270
復習思考題 271
第十二章 植物病害的流行 272
第一節(jié) 植物病害流行概述 272
第二節(jié) 植物病害流行動態(tài) 274
第三節(jié) 植物病害流行的遺傳基礎 281
小結 285
復習思考題 286
第十三章 植物病害預測預報 287
第一節(jié) 植物病害預測預報概述 287
第二節(jié) 植物病害預測方法 290
第三節(jié) 植物病害調查和損失估計 294
小結 298
復習思考題 298
第十四章 植物病害防控原理 299
第一節(jié) 植物病害防控的依據 299
第二節(jié) 植物病害防控的生態(tài)觀 300
第三節(jié) 植物病害防控的經濟觀 302
小結 304
復習思考題 304
第十五章 植物病害防控對策 305
第一節(jié) 植物病害防控簡史 305
第二節(jié) 植物病害防控策略 307
第三節(jié) 植物病害防控對策 308
小結 313
復習思考題 314
主要參考文獻 315
名詞術語 322
常見植物病原物學名 331
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