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語用學概論》是繼2001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用學概論》(修訂本)之后的又一次改版本。這應當算是本書的第三個版本了。在此版本中作者對全書作了較大的調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新編本與前兩個版本的體例沒有變化,全書共11章,比2001年修訂本增加了章節(jié),并對有關章節(jié)的標題和內容作了適當?shù)恼{整。例如除關
聯(lián)論之外,還增加了順應論、模因論等與理解語言、使用語言和詮釋語言有關的內容。
隨著思維、文化因素在言語交際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視,語用學在近一二十年發(fā)展很快,在宏觀的語用學、跨學科的語用學、哲學的語用學和語言學的語用學等學科領域里都出現(xiàn)了很多新的課題,本書也相應做了一些內容上的更新。
世界著名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家韓禮德說過,把語言學分為英語語言學、漢語語言學等是不利于語言學作為一門統(tǒng)一學科發(fā)展的。根據(jù)這個道理,我們再次強調這個新編本的讀者對象:本書為大專院校語言學專業(yè)(包括中文系及外語院系語言學專業(yè))和其他文、史、哲等專業(yè)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而編寫,也適用于中學漢語和外語教師、翻譯界人士以及一般語言工作者和愛好者閱讀。
第一章 什么是語用學
1.1 引 言
1.2 語用學的起源
1.3 語用學的定義
1.4 語用學和語義學
1.5 語用學的發(fā)展
1.5.1 英美學派和歐洲大陸學派
1.5.2 描寫語用學
1.5.3 形式語用學
1.5.4 發(fā)展緣由
1.6 語用學的研究范圍
1.6.1 跨文化語用學
1.6.2 認知語用學
1.6.3 計算語用學與網(wǎng)絡語用學
1.6.4 語用學與語際語用學、語言教學 第一章 什么是語用學
1.1 引 言
1.2 語用學的起源
1.3 語用學的定義
1.4 語用學和語義學
1.5 語用學的發(fā)展
1.5.1 英美學派和歐洲大陸學派
1.5.2 描寫語用學
1.5.3 形式語用學
1.5.4 發(fā)展緣由
1.6 語用學的研究范圍
1.6.1 跨文化語用學
1.6.2 認知語用學
1.6.3 計算語用學與網(wǎng)絡語用學
1.6.4 語用學與語際語用學、語言教學
1.6.5 語用學與翻譯
第二章 指示語及其指示信息
2.1 引言
2.2 什么是指示語
2.3 人稱指示
2.3.1 第一人稱指示
2.3.2 第二人稱指示
2.3.3 第三人稱指示
2.4 時間指示
2.4.1 時間單位
2.4.2 時間修飾語
2.4.3 時間指示副詞
2.4.4 語用時間指示
2.5 地點指示
2.5.1 象征用法與手勢用法
2.5.2 視角標準
2.5.3 “來”與“去”的指示意義
2.6 話語/語篇指示
2.7 社交指示
2.7.1 敬語、謙語與稱謂語
2.7.2 語法形式和社交指示
2.8 小結
第三章 會話含意
3.1 引言
3.2 什么是含意
3.3 合作原則
3.3.1 合作原則及準則
3.3.2 格林對合作原則的重釋
3.3.3 合作原則的違反
3.4 會話含意
3.4.1 會話含意的推導
3.4.2 會話含意的種類
3.4.3 會話含意的特征
3.5 格賴斯的貢獻與合作原則的不足
第四章 禮貌現(xiàn)象的語用研究
4.1 引 言
4.2 禮貌的界定
……
第五章 前提關系
第六章 言語行為
第七章 模糊限制與語用含糊
第八章 會話結構及其語用研究
第九章 跨語言與跨文化的語用研究
第十章 語言順應論與關聯(lián)理論
第十一章 語言使用與模因現(xiàn)象
參考書目
人句對照表
常用術語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