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
桂林古本是東漢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的一個重要版本。清代桂林左盛德得書于張仲景第四十六世孫張紹祖,后傳于其徒羅哲初。1935年陜西名醫(yī)黃竹齋得以將羅哲初所藏抄本謄抄,并于1939年受資助將抄本刻印出版,世稱“白云閣本”。羅哲初所藏抄本傳于其子羅繼壽,羅繼壽又于1956年將抄本捐獻給廣西衛(wèi)生廳,1960年由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內(nèi)容包括六經(jīng)辨證、雜病辨證、平脈法,特別是載有六氣主客、傷暑病脈證并治、熱病脈證并治、濕病脈證并治、傷燥病脈證并治、傷風(fēng)脈證并治、寒病脈證并治等篇,對六淫病邪風(fēng)、寒、暑、濕、燥、熱等論述較為詳盡,這些是與其他版本相比最大的不同與特點。同時,書中列舉了許多病例,并保存了大量有效方劑,內(nèi)容豐富,理、法、方、藥連貫緊湊,理論聯(lián)系實際,至今桂林古本的《傷寒雜病論》還是學(xué)習(xí)中醫(yī)的重要參考!豆鹆止疟緜s病論》書稿原件為原西北軍政委員會文化部藏周潛川先生手抄本,具有較高的文化屬性及收藏價值。采取影印方式,按照原稿件尺寸進行1:1的印制,原稿原印,充分保持稿件原貌及歷史韻味。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