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哲學分析,論述孔子的仁學、禮學、自然世界和人性論等;第二部分主要是文本解讀,通過對《學而》《子張》《季氏》等的解讀,進一步解釋孔子的上述思想;第三部分主要論述孔子思想對于孔子弟子、孔子二傳弟子以及后世儒學發(fā)展的影響。本書通過對孔子思想中的仁、禮、天、性等作系統(tǒng)的研究,較為全面地揭示了孔子的思想體系,同時,指出了孔子思想對儒學發(fā)展發(fā)生影響的具體路徑。
陸建華,安徽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哲學博士,中國哲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先秦諸子哲學,兼及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近年主要致力于當代新道家哲學的建構(gòu)。出版《荀子禮學研究》《先秦諸子禮學研究》《建立新道家之嘗試從老子出發(fā)》《新道家的自然世界從莊子的角度看》等學術(shù)著作十部,另著有長篇小說《如果云知道》。
目 錄
第一輯
孔子的自然世界 / 三
孔子的天空 / 一六
孔子之禮學 / 二〇
孔子之仁學 / 四三
孔子的人性世界 / 五六
生知與濟眾:孔子視界中圣人與君子之別 / 七四
仁且智:孔子視界中君子與小人之別 / 七九
何為孔子之道
從孔子弟子的視角看 / 八六
第二輯
君子之三畏 / 九七
《論語》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章新解 / 一〇一
《論語》生而知之者,上也章釋解 / 一〇九
孔子率其弟子的第一次出場
從《論語學而》篇看 / 一二一
孔子去世后弟子們的心思
從《論語子張》看 / 一四一
孔子思想對二傳弟子的影響
以《論語季氏》為核心的考察 / 一七二
第三輯
孔子視界中的顏回:另一個自己 / 一九三
從禮學、仁學到天道學說:孔子思想的邏輯發(fā)展 / 二〇五
莊、孔關(guān)系略論 / 二二五
孔孟與朱熹仁學闡釋 / 二三九
先秦仁學與宋代理學 / 二五七
先秦道家和儒家的道德發(fā)生學說 / 二七七
先秦諸子法律發(fā)生論 / 二九〇
附 錄
附錄一:馮友蘭視界中的子學、經(jīng)學與新子學 / 三〇七
附錄二:張岱年早期對于孔子思想的研究 / 三三九
后 記 / 三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