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動是造成工程結構地震破壞的原因,定量評估地震動對結構的破壞作用對于合理選取設計地震動進行抗震輸入非常重要。全世界地震工程科學家和工程師面臨的一個始終未解決的難題是:怎樣科學地評價地震動對工程的破壞作用,以及怎樣對迄今為止實際記錄到的大量強震動記錄按其對工程破壞強弱進行比較和排序。本書從地震動記錄本身特征出發(fā),逐步介紹了地震動參數計算、不同結構的類別劃分、地震破壞機制分析、地震動破壞強度定量排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以及基于超越概率的地震動破壞強度確定等方面的內容。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1960年畢業(yè)于天津大學土木工程系1960年-至今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在國內外發(fā)表論文,論著,研究報告400余篇(部),主編了我國第一部推薦性的抗震設計國家標準:《建筑工程基于性態(tài)抗震設計通則》。2008年-至今,國際地震工程協會的名譽理事
2002年-2010年,國際地震工程協會副主席
1992年-至今,中國地震工程聯合會會長
1983年-2001年,國際地震學與地球內部物理學學會執(zhí)行理事
1987年-2001年,國際強地震學學會主席
1987年-1996年,聯合國國際特設專家組專家和聯合國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
1.1 背景和意義 1
1.2 設計地震動選取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3
1.3 地震動破壞強度參數的研究現狀 6
1.4 目前結構抗震設計面臨的問題 8
1.5 本研究的目標和關鍵科學問題 9
1.6 本研究的思路 11
1.7 本書各章內容 12
第2章 強震動記錄和地震動參數的選取 14
2.1 引言 14
2.2 數據庫概述及地震動記錄選取 16
2.3 地震動參數初選 21
2.4 地震動參數相關性分析及代表性地震動參數選取 26
2.5 地震動記錄的場地分類 31
2.6 基于代表性地震動參數的地震動記錄排序 32
2.7 小結 45
第3章 結構周期段劃分 46
3.1 引言 46
3.2 基于模糊C均值聚類算法的結構周期段劃分 47
3.3 基于改進Newmark設計譜的結構周期段劃分 49
3.4 本章小結 53
第4章 結構非線性對響應排名的影響 54
4.1 引言 54
4.2 結構響應參數的計算 55
4.3 不同屈服強度系數條件下損傷指數分析 61
4.4 考慮結構非線性的地震動破壞強度排序 68
4.5 小結 69
第5章 地震動破壞參數和損傷指數排名離散性分析 71
5.1 引言 71
5.2 基于SDOF體系損傷指數和地震動破壞強度排名離散性分析 72
5.3 基于多自由度結構的地震動破壞參數合理性論證 82
5.4 小結 94
第6章 基于超越概率的設計地震動選取 95
6.1 引言 95
6.2 基于超越概率的地震動破壞強度確定 96
6.3 推薦設計地震動數據庫 97
6.4 工程算例論證 122
6.5 小結 126
參考文獻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