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tái)西鐵營(yíng)明清墓地考古發(fā)掘報(bào)告
定 價(jià):258 元
叢書名:北京文物與考古系列叢書
- 作者:北京市考古研究院
- 出版時(shí)間:2025/3/1
- ISBN:9787030815903
- 出 版 社:科學(xué)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K878.85
- 頁(yè)碼:165
- 紙張:
- 版次:1
- 開本:大16
本書是“北京文物與考古系列叢書”之一。2013年5~8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現(xiàn)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對(duì)豐臺(tái)區(qū)亞林西居住商業(yè)項(xiàng)目開發(fā)建設(shè)用地進(jìn)行了考古發(fā)掘,在其第十六期地塊共發(fā)掘明代墓葬2座、清代墓葬83座,發(fā)掘總面積620平方米,出土了陶、瓷、銀、銅等不同質(zhì)地文物108件(不計(jì)銅錢)。這些發(fā)現(xiàn)豐富了豐臺(tái)區(qū)的明清考古學(xué)研究資料,增添了北京西南部地區(qū)的物質(zhì)文化史信息,為了解和研究豐臺(tái)地區(qū)的歷史文化與社會(huì)發(fā)展提供了新的資料。
更多科學(xué)出版社服務(wù),請(qǐng)掃碼獲取。
目錄
第一章 緒言(1)
一、地理環(huán)境與建置沿革(1)
二、遺址概況與發(fā)掘經(jīng)過(3)
三、資料整理與報(bào)告編寫(3)
第二章 地層堆積(6)
第三章 遺跡及遺物(7)
一、明代墓葬(7)
二、清代墓葬(15)
第四章 初步研究(128)
一、墓葬年代(128)
二、墓葬形制、葬俗與隨葬器物(129)
三、周邊地區(qū)考古發(fā)現(xiàn)及認(rèn)識(shí)(141)
附表(151)
后記(165)
插圖目錄
圖一 發(fā)掘區(qū)位置示意圖(4)
圖二 發(fā)掘總平面圖(5)
圖三 地層堆積圖(6)
圖四 M7平、剖面圖(8)
圖五 M7出土瓷器(8)
圖六 M7出土銅錢(11)
圖七 M84平、剖面圖(13)
圖八 M84出土器物(14)
圖九 M84出土銅錢(14)
圖一〇 M1平、剖面圖(16)
圖一一 M1出土器物(16)
圖一二 M2平、剖面圖(17)
圖一三 M2出土釉陶罐(M2∶1)(18)
圖一四 M3平、剖面圖(18)
圖一五 M3出土器物(19)
圖一六 M4平、剖面圖(20)
圖一七 M4出土器物(21)
圖一八 M5平、剖面圖(21)
圖一九 M5出土康熙通寶(M5∶1-1)(22)
圖二〇 M6平、剖面圖(22)
圖二一 M6出土銅錢(23)
圖二二 M8平、剖面圖(24)
圖二三 M8出土康熙通寶(24)
圖二四 M14平、剖面圖(25)
圖二五 M14出土銀簪(26)
圖二六 M15平、剖面圖(27)
圖二七 M17平、剖面圖(27)
圖二八 M17出土銀器(28)
圖二九 M20平、剖面圖(29)
圖三〇 M21平、剖面圖(30)
圖三一 M21出土器物(31)
圖三二 M23平、剖面圖(32)
圖三三 M25平、剖面圖(33)
圖三四 M25出土器物(33)
圖三五 M26平、剖面圖(34)
圖三六 M26出土康熙通寶(35)
圖三七 M27平、剖面圖(35)
圖三八 M27出土器物(36)
圖三九 M28平、剖面圖(37)
圖四〇 M28出土康熙通寶(M28∶1-1)(37)
圖四一 M29平、剖面圖(38)
圖四二 M29出土康熙通寶(38)
圖四三 M30平、剖面圖(39)
圖四四 M31平、剖面圖(40)
圖四五 M31出土釉陶罐(M31∶1)(40)
圖四六 M32平、剖面圖(41)
圖四七 M33平、剖面圖(42)
圖四八 M33出土器物(42)
圖四九 M34平、剖面圖(43)
圖五〇 M34出土青花瓷瓶(M34∶1)(44)
圖五一 M36平、剖面圖(45)
圖五二 M37平、剖面圖(45)
圖五三 M38平、剖面圖(46)
圖五四 M38出土器物(47)
圖五五 M39平、剖面圖(48)
圖五六 M40平、剖面圖(49)
圖五七 M40出土器物(49)
圖五八 M41平、剖面圖(50)
圖五九 M41出土器物(51)
圖六〇 M43平、剖面圖(52)
圖六一 M43出土料扣(52)
圖六二 M45平、剖面圖(53)
圖六三 M45出土乾隆通寶(54)
圖六四 M46平、剖面圖(54)
圖六五 M47平、剖面圖(55)
圖六六 M48平、剖面圖(56)
圖六七 M48出土康熙通寶(M48∶1-1)(56)
圖六八 M51平、剖面圖(57)
圖六九 M51出土釉陶罐(M51∶1)(57)
圖七〇 M52平、剖面圖(58)
圖七一 M52出土康熙通寶(M52∶1-1)(58)
圖七二 M53平、剖面圖(59)
圖七三 M53出土康熙通寶(M53∶1)(59)
圖七四 M54平、剖面圖(60)
圖七五 M56平、剖面圖(61)
圖七六 M57平、剖面圖(62)
圖七七 M57出土銀簪(M57∶1)(62)
圖七八 M58平、剖面圖(63)
圖七九 M58出土器物(64)
圖八〇 M59平、剖面圖(65)
圖八一 M63平、剖面圖(66)
圖八二 M63出土器物(66)
圖八三 M67平、剖面圖(67)
圖八四 M67出土器物(68)
圖八五 M74平、剖面圖(68)
圖八六 M74出土康熙通寶(M74∶1-1)(69)
圖八七 M75平、剖面圖(69)
圖八八 M75出土器物(70)
圖八九 M76平、剖面圖(71)
圖九〇 M77平、剖面圖(72)
圖九一 M77出土器物(72)
圖九二 M79平、剖面圖(73)
圖九三 M79出土大定通寶(M79∶1-1)(73)
圖九四 M80平、剖面圖(74)
圖九五 M80出土瓷罐(M80∶1)(75)
圖九六 M81平、剖面圖(75)
圖九七 M81出土器物(76)
圖九八 M82平、剖面圖(78)
圖九九 M82出土銅錢(78)
圖一〇〇 M83平、剖面圖(79)
圖一〇一 M83出土器物(80)
圖一〇二 M85平、剖面圖(81)
圖一〇三 M85出土器物(81)
圖一〇四 M9平、剖面圖(82)
圖一〇五 M10平、剖面圖(83)
圖一〇六 M10出土器物(84)
圖一〇七 M11平、剖面圖(85)
圖一〇八 M11出土釉陶罐(M11∶1)(85)
圖一〇九 M12平、剖面圖(86)
圖一一〇 M12出土器物(87)
圖一一一 M16平、剖面圖(88)
圖一一二 M16出土器物(89)
圖一一三 M18平、剖面圖(90)
圖一一四 M18出土器物(91)
圖一一五 M19平、剖面圖(92)
圖一一六 M19出土乾隆通寶(M19∶1)(92)
圖一一七 M22平、剖面圖(93)
圖一一八 M22出土釉陶罐(M22∶1)(93)
圖一一九 M24平、剖面圖(94)
圖一二〇 M24出土康熙通寶(M24∶1)(94)
圖一二一 M35平、剖面圖(95)
圖一二二 M35出土青花瓷罐(M35∶1)(96)
圖一二三 M44平、剖面圖(97)
圖一二四 M49平、剖面圖(98)
圖一二五 M50平、剖面圖(99)
圖一二六 M50出土瓷罐(100)
圖一二七 M55平、剖面圖(101)
圖一二八 M55出土器物(101)
圖一二九 M60平、剖面圖(102)
圖一三〇 M60出土器物(103)
圖一三一 M61平、剖面圖(104)
圖一三二 M62平、剖面圖(105)
圖一三三 M62出土器物(106)
圖一三四 M64平、剖面圖(108)
圖一三五 M64出土器物(109)
圖一三六 M66平、剖面圖(110)
圖一三七 M66出土瓷罐(M66∶1)(110)
圖一三八 M68平、剖面圖(111)
圖一三九 M68出土器物(112)
圖一四〇 M69平、剖面圖(113)
圖一四一 M69出土器物(114)
圖一四二 M70平、剖面圖(115)
圖一四三 M70出土器物(116)
圖一四四 M71平、剖面圖(118)
圖一四五 M71出土釉陶罐(M71∶1)(118)
圖一四六 M72平、剖面圖(119)
圖一四七 M72出土器物(120)
圖一四八 M73平、剖面圖(121)
圖一四九 M73出土器物(121)
圖一五〇 M78平、剖面圖(122)
圖一五一 M13平、剖面圖(123)
圖一五二 M42平、剖面圖(124)
圖一五三 M42出土康熙通寶(125)
圖一五四 M65平、剖面圖(126)
圖一五五 M65出土器物(127)
圖一五六 清代各形制墓葬百分比圖(129)
圖一五七 中頂廟建筑遺址航拍圖(上為北)(146)
圖一五八 中頂廟建筑遺址平面圖(147)
圖一五九 北頂娘娘廟遺址總平面圖(150)
圖版目錄
圖版一 勘探工作現(xiàn)場(chǎng)
圖版二 發(fā)掘工作現(xiàn)場(chǎng)
圖版三 明代墓葬M7、M84
圖版四 清代單棺墓葬M1、M2
圖版五 清代單棺墓葬M3、M4
圖版六 清代單棺墓葬M5、M6、M8、M14
圖版七 清代單棺墓葬M15、M17、M20、M21
圖版八 清代單棺墓葬M23、M25~M27
圖版九 清代單棺墓葬M28~M31
圖版一〇 清代單棺墓葬M32~M34、M36
圖版一一 清代單棺墓葬M37~M40
圖版一二 清代單棺墓葬M41、M43、M45、M47
圖版一三 清代單棺墓葬M48、M51~M53
圖版一四 清代單棺墓葬M54、M56~M58
圖版一五 清代單棺墓葬M59、M63、M67、M74
圖版一六 清代單棺墓葬M75~M77、M79
圖版一七 清代單棺墓葬M80~M82
圖版一八 清代單棺墓葬M83、M85
圖版一九 清代雙棺墓葬M9、M10
圖版二〇 清代雙棺墓葬M11、M12
圖版二一 清代雙棺墓葬M16、M18
圖版二二 清代雙棺墓葬M19、M22
圖版二三 清代雙棺墓葬M24、M35、M44
圖版二四 清代雙棺墓葬M49、M50
圖版二五 清代雙棺墓葬M55、M60
圖版二六 清代雙棺墓葬M61、M62
圖版二七 清代雙棺墓葬M64、M66、M68
圖版二八 清代雙棺墓葬M69、M70
圖版二九 清代雙棺墓葬M71、M72
圖版三〇 清代雙棺墓葬M73、M78
圖版三一 清代三棺墓葬M13、M42
圖版三二 清代三棺墓葬M65
圖版三三 明代墓葬隨葬器物
圖版三四 清代單棺墓葬隨葬器物
圖版三五 清代單棺墓葬隨葬器物
圖版三六 清代單棺墓葬隨葬銀器
圖版三七 清代單棺墓葬隨葬器物
圖版三八 清代單棺墓葬隨葬器物
圖版三九 清代單棺墓葬隨葬器物
圖版四〇 清代單棺墓葬隨葬青花瓷瓶(M34∶1)
圖版四一 清代單棺墓葬隨葬器物
圖版四二 清代單棺墓葬隨葬銀器
圖版四三 清代單棺墓葬隨葬器物
圖版四四 清代單棺墓葬隨葬器物
圖版四五 清代單棺墓葬隨葬器物
圖版四六 清代單棺墓葬隨葬器物
圖版四七 清代單棺墓葬隨葬銀器
圖版四八 清代單棺墓葬隨葬銀簪
圖版四九 清代單棺墓葬隨葬器物
圖版五〇 清代雙棺墓葬隨葬陶器
圖版五一 清代雙棺墓葬隨葬銀器
圖版五二 清代雙棺墓葬隨葬銀押發(fā)(M12∶5)
圖版五三 清代雙棺墓葬隨葬器物
圖版五四 清代雙棺墓葬隨葬青花瓷罐(M35∶1)
圖版五五 清代雙棺墓葬隨葬器物
圖版五六 清代雙棺墓葬隨葬銀器
圖版五七 清代雙棺墓葬隨葬器物
圖版五八 清代雙棺墓葬隨葬器物
圖版五九 清代雙棺墓葬隨葬器物
圖版六〇 清代雙棺、三棺墓葬隨葬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