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學實驗》(第二版)基本保留了第一版的布局和特色,結(jié)合科技進步和儀器更新進行了修訂。全書共12章,第1~6章介紹了物理化學實驗的教學目的和基本要求、誤差分析、有效數(shù)字和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實驗室安全知識以及事故發(fā)生時的急救辦法;溫度、壓力、流量、電化學和光學測量的實驗原理與技術(shù),一些現(xiàn)在常用的新型儀器等。第7~11 章涵蓋了化學熱力學、電化學、化學動力學、表面與膠體化學和結(jié)構(gòu)化學等方向的39個實驗。第12章收集了物理化學實驗常用數(shù)據(jù)表45個。全書強化了學生實驗操作過程的量化和細節(jié),便于學生自主開展實驗和掌握科學的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
《物理化學實驗》(第二版)可作為高等院校化學、應用化學、化學工程、材料科學和工程、生物科學與技術(shù)、食品和輕化工程、環(huán)境科學和工程、資源科學和制藥工程等相關(guān)專業(yè)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研究生、從事化學實驗室工作及相關(guān)科研工作的人員參考和使用。
劉建蘭,男,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化學實驗教學中心主任。獲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高分子材料學士學位、東南大學環(huán)境工程碩士學位、南京工業(yè)大學材料學工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磁、電功能分子和雜化材料的結(jié)構(gòu)設(shè)計、制備與功能性質(zhì)。在國內(nèi)外學術(shù)期刊上,發(fā)表相關(guān)研究領(lǐng)域?qū)W術(shù)論文40余篇,申請中國專利2項,主編“物理化學”“物理化學實驗”教材兩部。2008年獲“校師德十佳”榮譽稱號。
第1章緒論1
1.1物理化學實驗的特點、目的和要求1
1.1.1物理化學實驗的特點1
1.1.2物理化學實驗的目的2
1.1.3物理化學實驗的要求2
1.2物理化學實驗中的誤差3
1.2.1誤差的分類4
1.2.2實驗誤差的表示方法5
1.2.3偏差、準確度與精密度5
1.2.4誤差傳遞——間接測量的誤差計算7
1.3有效數(shù)字及其運算規(guī)則10
1.3.1有效數(shù)字概念10
1.3.2有效數(shù)字的表示和運算規(guī)則10
1.4物理化學實驗中的數(shù)據(jù)處理12
1.4.1列表法12
1.4.2作圖法12
1.4.3數(shù)學方程式法13
1.4.4Origin軟件在物理化學實驗中的應用簡介15
1.4.5數(shù)據(jù)的物理量單位16
第2章化學實驗的安全與急救知識17
2.1化學實驗室常規(guī)安全問題17
2.1.1燃燒的基本知識17
2.1.2實驗室的一般安全規(guī)則18
2.2燒傷、灼傷的急救知識19
2.2.1一般燒傷的急救19
2.2.2化學灼傷的急救19
2.2.3眼睛受傷急救20
2.3觸電的急救知識21
2.3.1觸電知識21
2.3.2觸電的急救原則21
2.3.3用電基本常識21
2.3.4靜電危害與防護22
2.4化學中毒急救知識22
2.4.1中毒途徑和毒害品分級22
2.4.2中毒后的急救措施23
2.5化學實驗室防火、防爆和滅火知識25
2.5.1防火知識25
2.5.2防爆知識26
2.5.3滅火知識27
2.5.4滅火器的正確使用28
第3章溫度的測量與控制技術(shù)29
3.1溫度的測量——溫標29
3.1.1溫標確立的條件29
3.1.2攝氏溫標和氣體溫標29
3.1.3熱力學溫標30
3.1.4國際實用溫標31
3.2溫度計32
3.2.1水銀溫度計32
3.2.2貝克曼水銀溫度計34
3.2.3SWC-ⅡC數(shù)字貝克曼溫度計35
3.2.4電阻溫度計36
3.2.5熱電偶溫度計37
3.3溫度控制39
3.3.1常溫控制39
3.3.2高溫控制42
3.3.3低溫控制43
第4章壓力和流量測量技術(shù)與儀器46
4.1壓力的概念與表示方法46
4.1.1壓力的概念與單位46
4.1.2壓力的習慣表示方法46
4.2氣壓計47
4.2.1福廷式氣壓計47
4.2.2金屬盒氣壓計48
4.3測壓儀表48
4.3.1液柱式測壓儀表48
4.3.2DP精密數(shù)字壓力計系列49
4.4高壓系統(tǒng)——高壓鋼瓶50
4.4.1鋼瓶的安裝與使用50
4.4.2減壓閥51
4.5低壓系統(tǒng)——真空技術(shù)52
4.5.1真空的獲得53
4.5.2真空的測量與檢漏55
4.6流量的測量及儀器56
4.6.1毛細管流量計56
4.6.2轉(zhuǎn)子流量計57
4.6.3皂膜流量計58
4.6.4濕式流量計58
第5章電化學測量技術(shù)與儀器60
5.1電導的測量及儀器60
5.1.1電導與電導率60
5.1.2電導的測量與儀器61
5.1.3指針式DDS-11A型電導率儀61
5.1.4數(shù)顯式DDS-11A型電導率儀63
5.1.5DDS-307 型電導率儀65
5.2原電池電動勢的測量及儀器68
5.2.1UJ-25型電位差計69
5.2.2SDC型數(shù)字電位差計71
5.2.3液體接界電位與鹽橋72
5.2.4韋斯頓標準電池73
5.2.5常用電極74
5.3溶液pH的測量及儀器75
5.3.1酸度計的工作原理75
5.3.2pHS-25型酸度計75
5.4恒電位儀和恒電流儀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80
5.4.1恒電位儀測量和工作原理80
5.4.2恒電流儀測量和工作原理81
第6章光學測量技術(shù)與儀器83
6.1折射率的測量與阿貝折光儀83
6.1.1折射率的測量原理83
6.1.2WYA-2WAJ阿貝折光儀84
6.1.3數(shù)字WYA-2S阿貝折光儀86
6.2分光光度計88
6.2.1吸收光譜原理88
6.2.2分光光度計的構(gòu)造及原理89
6.2.3722分光光度計90
6.2.4722S分光光度計91
6.3旋光度的測量與旋光儀93
6.3.1旋光度測定基本原理94
6.3.2WXG-4圓盤旋光儀96
6.3.3WZZ-2B自動數(shù)字顯示旋光儀97
第7章化學熱力學實驗99
實驗1摩爾氣體常數(shù)的測定99
實驗2易揮發(fā)性液體摩爾質(zhì)量的測定101
實驗3純液體飽和蒸氣壓的測定104
實驗4燃燒熱的測定107
實驗5中和焓及醋酸電離焓的測定113
實驗6溶解熱的測定116
實驗7溶液偏摩爾體積的測定121
實驗8凝固點降低法測定溶質(zhì)摩爾質(zhì)量124
實驗9氨基甲酸銨分解反應平衡常數(shù)的測定128
實驗10分光光度法測定甲基紅解離平衡常數(shù)132
實驗11完全互溶雙液系統(tǒng)氣-液平衡相圖的繪制138
實驗12二組分簡單共熔系統(tǒng)相圖的繪制142
實驗13三組分系統(tǒng)等溫相圖的繪制147
實驗14差熱分析測定水合無機鹽的熱穩(wěn)定性150
實驗15CaC2O4·H2O熱分解反應的熱重分析測定154
第8章電化學實驗158
實驗16離子遷移數(shù)的測定158
實驗17電導法測定弱電解質(zhì)的解離平衡常數(shù)163
實驗18可逆原電池電動勢的測定及其應用166
實驗19電動勢法測定電解質(zhì)溶液的活度系數(shù)172
實驗20氯離子選擇性電極的測定及其應用175
實驗21電勢-pH曲線的測定及其應用180
實驗22鐵的極化曲線測定184
實驗23循環(huán)伏安法測定鐵氰化鉀的電極反應過程188
第9章化學動力學實驗192
實驗24蔗糖水解反應速率常數(shù)的測定192
實驗25電導法測定乙酸乙酯皂化反應速率常數(shù)197
實驗26丙酮碘化反應速率方程201
實驗27催化劑活性的測定——甲醇分解207
實驗28B-Z振蕩反應210
第10章表面與膠體化學實驗215
實驗29最大氣泡壓力法測定溶液表面張力215
實驗30溶液吸附法測定固體比表面220
實驗31色譜法測定固體比表面223
實驗32電導法測定表面活性劑的臨界膠束濃度228
實驗33溶膠的制備與電泳231
實驗34比重瓶法測量物質(zhì)的密度236
實驗35毛細管法測定液體的黏度238
實驗36黏度法測定高聚物平均摩爾質(zhì)量242
第11章結(jié)構(gòu)化學實驗247
實驗37溶液法測定偶極矩247
實驗38磁化率的測定252
實驗39粉末X射線衍射法測定晶胞常數(shù)257
第12章附表263
附表1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263
附表2國際單位制的輔助單位263
附表3國際單位制的部分導出單位263
附表4國際單位制詞冠264
附表5常用的單位換算264
附表6常用物理化學常數(shù)264
附表7標準儲氣瓶型號分類265
附表8常用儲氣瓶的色標265
附表9福廷式氣壓計溫度校正值265
附表10幾種有機物質(zhì)飽和蒸氣壓計算參數(shù)266
附表11不同溫度下乙醇的密度、黏度和飽和蒸氣壓266
附表12不同溫度下純水的飽和蒸氣壓267
附表13常用液體的正常沸點和該沸點下的摩爾蒸發(fā)焓267
附表14有機化合物的標準摩爾燃燒焓268
附表1525℃下不同濃度醋酸水溶液中醋酸的解離度和解離常數(shù)268
附表16無機化合物的標準摩爾溶解熱268
附表17不同溫度下KCl在水中的溶解熱268
附表18乙醇水溶液的混合體積與乙醇質(zhì)量分數(shù)wB的關(guān)系269
附表19幾種有機物質(zhì)的密度計算參數(shù)269
附表20不同溫度下水的密度269
附表21常用溶劑的凝固點降低常數(shù)269
附表2225℃時常見液體的折射率270
附表2325℃時乙醇-環(huán)己烷溶液的折射率n25D-組成x環(huán)關(guān)系270
附表2420℃時環(huán)己烷-異丙醇溶液濃度-折射率n20D關(guān)系270
附表25不同溫度下水的折射率nD、黏度η和介電常數(shù)ε270
附表26常壓下幾種共沸物的沸點和組成271
附表27幾種金屬混合物的熔點271
附表28常見無機化合物的脫水溫度271
附表2918℃時水溶液中陰離子的遷移數(shù)272
附表30不同溫度下不同濃度HCl水溶液中H+的遷移數(shù)272
附表3125℃時HCl水溶液的摩爾電導率Λm和電導率κ與濃度c的關(guān)系272
附表3225℃時無限稀釋水溶液中一些離子的極限摩爾電導率273
附表33不同溫度時不同濃度的KCl溶液電導率273
附表3425℃時標準還原電極電勢及溫度系數(shù)274
附表3525℃時常用參比電極的電勢及溫度系數(shù)274
附表36甘汞電極(SCE)的電極電勢與溫度的關(guān)系275
附表37不同溫度下一些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度積275
附表3825℃時不同質(zhì)量摩爾濃度強電解質(zhì)的離子平均活度系數(shù)275
附表39均相化學反應的速率常數(shù)275
附表40不同溫度下水的表面張力276
附表41被吸附分子的截面積276
附表42幾種膠體的ζ電勢276
附表43高聚物特性黏度與平均摩爾質(zhì)量關(guān)系式中的常數(shù)276
附表44液體分子偶極矩μ、介電常數(shù)ε與極化度P∞277
附表45幾種化合物的磁化率277
參考文獻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