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國文化常識1000問 讀者對象:大眾 ![]()
《中國文化常識1000問》是一本全面介紹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通俗讀本。本書涵蓋傳統(tǒng)文化、故事傳說、歷史知識、文學(xué)藝術(shù)、詩詞鑒賞、語言文字、寫作技巧、閱讀方法、古文解讀及哲學(xué)思想等多個維度的1000個問題,全面展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廣博與深厚。每個問題都經(jīng)過精心挑選,既包含趣味性的知識普及,又不失實用性的指導(dǎo)價值,旨在以輕松愉快的方式,帶領(lǐng)讀者走進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殿堂!吨袊幕WR1000問》不僅是學(xué)習(xí)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入門指南,也是深入了解和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寶庫。
晨曦,自由撰稿人,現(xiàn)居北京。一直以來都十分熱愛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尤其對古典文學(xué)、歷史、哲學(xué)有著深厚的研究與熱忱。多年來,致力于將晦澀難懂的經(jīng)典知識轉(zhuǎn)化為通俗易懂的內(nèi)容,以現(xiàn)代視角重新審視并傳承中國文化的精髓,熱衷于以趣味性和實用性并重的方式,向更多人傳播博大精深的中華智慧。
第一章 文學(xué)經(jīng)典
什么是先秦散文? 1 “上古三大奇書”之一的《山海經(jīng)》奇在何處? 1 “上古三大奇書”之一的《易經(jīng)》奇在何處? 2 我國最早的散文總集是哪部著作? 2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哪部著作? 2 我國古代的哪部著作被譽為“萬經(jīng)之王”? 3 《史記》是一本什么書? 3 什么是《論語》? 4 什么是“四書五經(jīng)”? 4 什么是“三禮”? 4 什么是“三玄”? 5 什么是“五經(jīng)定本”? 5 什么是《五經(jīng)正義》? 5 什么是《三經(jīng)新義》? 6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有什么 不同? 6 哪部作品是我國第一部文言志怪神話小 說集? 6 什么是《水經(jīng)注》? 7 什么是《永樂大典》? 7 什么是《鹽鐵論》與“鹽鐵會議”? 7 哪部作品是借佛寺盛衰反映國家興亡 的散文名著? 8 什么作品被歷代學(xué)者視為垂訓(xùn)子孫及家庭教育的典范? 8 《捕蛇者說》是怎樣一篇作品? 8 “三言二拍”中的“三言”指什么? 9 “三言二拍”中的“二拍”指什么? 9 哪部作品被譽為“中國 17 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9 哪本書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散文所取得的最高成就? 10 哪部作品是中國小說史上最早出現(xiàn)的俠義言情社會小說? 10 《過秦論》為什么被魯迅評價為“西漢鴻文”之一? 10 哪兩篇文章標志著漢大賦的完全成熟? 11 “處世三大奇書”是哪三部作品? 11 中國古典文學(xué)史上第一篇富于抒情性的長篇書信是什么? 11 《答蘇武書》主要講了什么? 12 最著名的絕交書是什么? 12 一封辭官表文何以感人肺腑、名滿天下? 12 哪篇文章因其書寫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13 《桃花源記》主要講了什么?衍生出了哪些成語? 13 《滕王閣序》主要講了什么?衍生出了哪些成語? 13 什么文章被唐太宗置于案頭,奉為座右銘? 14 “三吏三別”指的是什么? 14 《師說》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 14 哪篇文章被譽為“祭文中千年絕調(diào)”? 15 柳宗元的“永州八記”寫的是什么?15 “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哪里? 15 蘇軾的“兩賦一詞”指的是什么? 16 《傷仲永》有什么教育意義? 16 為什么說《游褒禪山記》是一篇與眾不同、獨具特色的游記? 16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出自哪篇文章? 17 《送東陽馬生序》是如何巧妙自然地勸人向?qū)W的? 17 《項脊軒志》的感人之處在哪里? 17 為什么說《病梅館記》是一篇托梅議政的小品文? 18 “春秋三傳”指的是什么? 18 中國古代第一部文言紀實小說的總集是什么? 18 我國宋代著名的百科全書式類書是什么? 19 哪部作品是宋代志怪小說發(fā)展到頂峰的產(chǎn)物? 19 哪部文學(xué)作品被譽為“中國科學(xué)史上的坐標”? 19 宋代三大最有學(xué)術(shù)價值的筆記是什么? 20 “樂府雙璧”指的是什么? 20 什么是“詩三百”? 20 《詩經(jīng)》中的“風(fēng)”“雅”“頌”分別指什么? 21 哪首詞被譽為“一詞壓兩宋”? 21 哪首詞被譽為“秋思之祖”? 21 哪首詩被譽為“孤篇蓋全唐”? 22 哪首詞被譽為“元詞之冠”? 22 誰的詞作被稱為“亡國之音哀以思”? 22 元雜劇的四大悲劇指的是什么? 23 元雜劇的四大愛情劇指的是什么? 23 “臨川四夢”指的是哪四部傳奇作品? 24 元代“南戲四大傳奇”指的是哪四部作品? 24 《儒林外史》是一部怎樣的著作? 24 《聊齋志異》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25 晚清四大譴責(zé)小說是哪四部作品? 25 《吶喊》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26 哪部作品是魯迅創(chuàng)作的唯一一部散文詩集? 26 哪部作品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 26 哪部作品是魯迅先生為了揭露“國民的劣根性”而創(chuàng)作的? 27 哪部著作是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的小說史專著? 27 哪部作品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第一部新詩集? 27 哪部作品是中國新詩的真正奠基之作? 28 哪部作品真正體現(xiàn)了聞一多先生的新詩格律化主張? 28 中國第一篇報告文學(xué)作品是什么? 28 話劇《雷雨》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29 話劇《茶館》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29 “激流三部曲”是怎樣的作品? 29 《子夜》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30 《邊城》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30 《生死場》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30 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的哪部作品被譽為 “現(xiàn)代的《儒林外史》”? 31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31 第二章 傳說故事 盤古開天辟地的故事最早記載于哪里? 32 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是指哪些人? 32 鯤鵬展翅中的“鯤鵬”是什么? 33 《精衛(wèi)填!分械摹熬l(wèi)”是什么? 33 女媧造人的傳說是怎樣的? 33 后羿為何要射下九個太陽? 33 嫦娥為什么奔月,傳說中的廣寒宮有什么故事? 34 哪位神話人物為了解救人類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34 伏羲和女媧的兄妹婚配傳說是怎么回事? 34 哪位神話人物在不周山撞斷天柱? 34 黃帝和炎帝為何被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 35 黃帝戰(zhàn)蚩尤的傳說有何象征意義? 35 大禹治水的傳說中,大禹是如何三過家門而不入的? 35 夸父逐日的傳說反映了古人什么追求? 36 在《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愚公為何如此堅持? 36 哪個神話人物發(fā)明了陶器制作? 36 九天玄女在神話中扮演了什么角色?36 射日英雄后羿的結(jié)局如何? 37 炎黃大戰(zhàn)的神話背后有什么歷史背景? 37 哪位神話人物教會了人類種植五谷?37 為何鯀治水失敗,而大禹成功? 37 哪個神話故事解釋了中國新年的由來? 37 神話中的女媧為何要補天? 38 羿和嫦娥的愛情悲劇反映了什么樣的神話主題? 38 為什么蠶神嫘祖被認為是養(yǎng)蠶的起源? 38 在牛郎織女的傳說中,鵲橋象征了什么? 39 妲己為何被認為是狐貍精? 39 傳說中哪位人物教會了人類打井取水? 39 神話中的黃帝與風(fēng)后如何發(fā)明指南車? 39 哪個神話故事解釋了中國的彩虹起源? 39 倉頡造字的傳說如何解釋中國文字的起源? 40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說的是哪八位神仙? 40 第三章 成語典故 什么是巾幗英雄? 41 什么是拾人牙慧? 41 什么是墨守成規(guī)? 42 什么是程門立雪? 42 什么是錙銖必較? 42 什么是懷瑾握瑜? 42 什么是蠅營狗茍? 43 什么是韋編三絕? 43 什么是未雨綢繆? 43 什么是開門揖盜? 44 什么是見微知著? 44 什么是安步當(dāng)車? 44 什么是瓊樓玉宇? 45 什么是餓殍遍野? 45 什么是敝帚自珍? 45 什么是請君入甕? 46 什么是不經(jīng)之談? 46 什么是當(dāng)仁不讓? 46 什么是一曝十寒? 47 什么是汗牛充棟? 47 什么是瓜田李下? 47 什么是朋比為奸? 48 什么是曲突徙薪? 48 什么是一衣帶水? 48 什么是以鄰為壑? 49 什么是得隴望蜀? 49 什么是投鞭斷流? 49 什么是先見之明? 50 什么是李代桃僵? 50 什么是尾生抱柱? 50 什么是大放厥詞? 51 什么是大腹便便? 51 什么是東施效顰? 51 什么是對牛彈琴? 52 什么是塞翁失馬? 52 什么是積毀銷骨? 52 什么是一言九鼎? 53 什么是四面楚歌? 53 什么是強弩之末? 53 什么是日薄西山? 54 什么是黔驢技窮? 54 什么是鉤心斗角? 54 什么是滄海一粟? 55 什么是涇渭分明? 55 什么是本末倒置? 55 什么是陳詞濫調(diào)? 56 什么是七月流火? 56 什么是萬人空巷? 56 什么是專橫跋扈? 57 什么是咄咄逼人? 57 什么是不肖子孫? 57 什么是破釜沉舟? 57 什么是恬不知恥? 58 什么是首當(dāng)其沖? 58 什么是瑕不掩瑜? 58 什么是飲鴆止渴? 59 什么是天經(jīng)地義? 59 什么是竭澤而漁? 59 什么是刎頸之交? 60 什么是怒發(fā)沖冠? 60 什么是虛左以待? 60 什么是罄竹難書? 61 什么是數(shù)典忘祖? 61 什么是貽笑大方? 61 什么是鬼蜮伎倆? 62 什么是偃旗息鼓? 62 什么是吹毛求疵? 62 什么是針砭時弊? 63 什么是鵲巢鳩占? 63 什么是嘆為觀止? 63 什么是病入膏肓? 63 什么是大相徑庭? 64 什么是老驥伏櫪? 64 什么是望帝啼鵑? 65 什么是十八般武藝? 65 什么是門當(dāng)戶對? 65 什么是不食周粟? 66 什么是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66 什么是萇弘化碧? 67 什么是囫圇吞棗? 67 什么是畫龍點睛? 67 什么是孟母三遷? 68 什么是狗尾續(xù)貂? 68 什么是二桃殺三士? 69 什么是熟能生巧? 69 什么是鄭人買履? 69 什么是胡服騎射? 70 什么是商鞅徙木? 70 什么是緹縈救父? 70 什么是李廣射虎? 71 什么是蘇武牧羊? 71 什么是昭君出塞? 71 什么是大樹將軍? 72 什么是火燒赤壁? 72 什么是白衣渡江? 72 什么是大意失荊州? 73 什么是盲人摸象? 73 什么是對癥下藥? 73 什么是自毀長城? 74 什么是詠絮之才? 74 什么是結(jié)草銜環(huán)? 74 什么是黃粱一夢? 75 什么是千里送鵝毛? 75 什么是一飯千金? 76 什么是強項令? 76 什么是四知金? 76 什么是高山流水? 77 什么是管鮑之交? 77 什么是指鹿為馬? 77 什么是吳下阿蒙和刮目相看? 78 什么是明察秋毫? 78 什么是揮汗成雨、比肩繼踵、張袂成陰? 78 什么是鴻鵠之志? 79 什么是披堅執(zhí)銳? 79 什么是陽春白雪? 79 什么是司馬昭之心? 79 什么是江郎才盡? 80 什么是不求甚解? 80 什么是犬牙交錯? 80 什么是風(fēng)馬牛不相及? 80 什么是終南捷徑? 81 什么是抱殘守缺? 81 什么是舍生取義? 81 什么是白駒過隙? 82 什么是多事之秋? 82 什么是粉墨登場? 82 什么是過眼云煙? 82 什么是禍起蕭墻? 83 什么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83 什么是秉燭夜游? 83 什么是人面桃花? 84 什么是草長鶯飛? 84 什么是春意闌珊? 84 什么是柳暗花明? 84 什么是心有靈犀? 85 什么是洛陽紙貴? 85 什么是春風(fēng)得意? 85 什么是青梅竹馬? 86 什么是晨鐘暮鼓? 86 什么是冰心玉壺? 86 什么是物是人非? 86 什么是無窮無盡? 87 第四章 俗語、諺語 “拍馬屁”的說法是怎么來的? 88 “露馬腳”的說法是怎么來的? 88 “狗肉朋友”的說法是怎么來的? 89 “天高皇帝遠”的說法是怎么來的?. 89 “莫須有”的說法是怎么來的? 90 “吃不了兜著走”的說法是怎么 來的? 90 “有錢能使鬼推磨”的說法是怎么 來的? 91 “名落孫山”的說法是怎么來的? 91 “拿著雞毛當(dāng)令箭”的說法是怎么 來的? 92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說法是怎么 來的? 92 “走后門”的說法是怎么來的? 92 “五十步笑百步”是怎么來的? 93 “盧溝橋的獅子數(shù)不清”是怎么 來的? 93 “無事不登三寶殿”的說法是怎么 來的? 94 人們?yōu)槭裁从谩皝G了烏紗帽”來表示 丟了官? 94 為什么人們會用“懸壺”來指行 醫(yī)呢? 94 生意人常說的“不二價”是怎么 來的? 95 “車到山前必有路”的深層含義是 什么? 95 “不打不相識”背后有什么故事? 95 “馬不知臉長,狗不知尾短”表達了什 么道理? 96 “東風(fēng)吹,戰(zhàn)鼓擂”形容什么樣的 場景? 96 “八字沒一撇”中的“八字”指的是 什么? 96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強調(diào)了 什么? 96 “一箭雙雕”的由來是什么? 96 “杯弓蛇影”比喻的是什么情境? 96 “姜還是老的辣”體現(xiàn)了怎樣的 智慧? 97 “偷雞不成蝕把米”傳遞了什么 教訓(xùn)? 97 “打草驚蛇”這個俗語是怎么形成的? 97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批評了什么 行為? 97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有什么 啟示? 97 “九牛一毛”形容的是什么狀況? 97 “井底之蛙”反映了什么心理? 98 “水滴石穿”說明了什么? 98 “三人成虎”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98 “畫蛇添足”的由來是什么? 98 “百聞不如一見”表達了什么? 98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來源是 什么? 98 “打破砂鍋問到底”中的“砂鍋”有什 么象征意義? 99 “關(guān)公面前耍大刀”諷刺的是什么 行為? 99 “唇亡齒寒”比喻什么局勢? 99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背后有什么 故事? 99 “騎驢找馬”是什么意思? 99 “亡羊補牢”的故事是什么? 99 “朝三暮四”指的是什么現(xiàn)象? 100 “鶴立雞群”形容的是什么場景? 100 “順手牽羊”比喻什么行為? 100 “按圖索驥”原意指的是什么? 100 “九死一生”形容怎樣的危險? 100 “狡兔三窟”講述了什么道理? 100 “門庭若市”形容了什么場景? 101 “瞞天過海”是指什么? 101 第五章 歷史常識 中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系統(tǒng)性文字是什么? 102 中國和歐洲的“公侯伯子男”爵位有什么不同? 102 什么是“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 103 戰(zhàn)國七雄指什么? 103 商鞅變法為什么能夠成功? 104 什么是“約法三章”? 104 “蕭規(guī)曹隨”是怎么回事? 104 古代的官和吏有什么區(qū)別? 105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出自哪里? 105 漢朝是如何選拔人才的? 105 什么是綠林好漢? 106 什么是九命之錫? 106 什么是門閥? 106 什么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107 西晉之后的“五禮”和周禮的“五禮”有什么區(qū)別? 107 什么是八王之亂? 108 什么是五胡亂華? 108 南朝有“庶族”政權(quán)嗎? 109 什么是南北朝時期的“關(guān)隴集團”?109 文景之治的主要政策有哪些? 109 貞觀之治為什么被后世贊譽? 110 什么是開元盛世? 110 帝王的廟號、謚號和年號分別指什么? 111 什么是安史之亂? 111 柳宗元與“永貞革新”有什么關(guān)系? 111 元和中興有什么歷史影響? 112 為什么甘露之變被看作開啟晚唐的標 志性事件? 112 什么是五代十國? 112 什么是黃袍加身? 113 什么是“杯酒釋兵權(quán)”? 113 北宋主要施行了哪些變法? 114 北宋四大書院指哪四大書院? 114 明朝為什么要實行海禁政策? 114 明朝的“倭寇”與海禁有關(guān)系嗎?. 115 明朝有哪些特務(wù)機構(gòu)? 115 什么是俺答封貢? 116 朝日“壬辰衛(wèi)國戰(zhàn)爭”與明朝有什么關(guān)系? 116 東林黨到底是明朝的“棟梁”,還是亡國的“禍首”? 117 明末,清軍為什么能順利入關(guān)? 117 “怛羅斯之戰(zhàn)”有什么影響? 117 “天津教案”是怎么回事? 118 “戊戌變法”沒有慈禧就能成功嗎?118 什么是保路運動? 119 為什么說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端? 119 什么是“文學(xué)社”和“共進會”? 119 什么是二次革命? 120 第六章 文學(xué)常識 什么是諸子百家? 121 什么是春秋筆法? 121 古文中常見的“簡”“冊(策)”“牘”分別指什么? 122 古代書籍的“編”“卷”“篇”分別指什么? 122 龍生九子分別叫什么?它們中有哪些在古代建筑中“司職”? 120 作品中的“序”“引”“跋”分別指什么? 122 什么是古文中的傳記文? 123 什么是古文中的奏議文? 123 什么是古文中的雜記文? 123 什么是古文中的詩話? 124 什么是古文中的駢文? 124 唐宋古文運動是怎么回事? 124 古代文論中的“以意逆志”指的是什么? 125 什么是唐宋派? 125 什么是公安派? 125 什么是竟陵派? 125 什么是復(fù)社? 126 什么是桐城派? 126 什么是陽湖派? 126 什么是湘鄉(xiāng)派? 127 什么是古詩和古體詩? 127 什么是粘對? 128 什么是楚辭體? 128 什么是辭賦? 128 什么是樂府詩? 129 什么是詞牌? 129 什么是曲牌? 129 什么是“詩余”? 130 什么叫作詩中用典? 130 “推敲”的由來是什么? 131 詩歌中的“盛唐氣象”指的是什么? 131 詩歌的意象指的是什么? 131 文人常說的“風(fēng)騷”指的是什么? 132 古文中的“九州”“八荒”指的是什么? 132 古文中的“五湖”“四!敝傅氖鞘裁? 132 古文中的“四瀆”“五岳”指的是什么? 133 什么是“新樂府運動”? 133 什么是“江西詩派”? 133 宋詞的花間派是指什么? 134 “烏臺詩案”是怎么回事? 134 “奉旨填詞”是怎么回事? 134 北宋詞人張先為什么被稱為“張三影”? 135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的三種境界是什么? 135 “千古文章四大家”指的是哪四位文學(xué)家? 136 “寧都三魏”指的是哪三位文學(xué)家? 136 被黃遵憲譽為“驚心動魄,一字千金”的是誰? 136 才高八斗說的是哪位詩人? 137 “初唐四杰”指的是誰? 137 “小李杜”指的是誰? 137 “七絕圣手”指的是誰? 138 “漢賦四大家”指的是哪四位名人?138 “大歷十才子”指的是誰? 139 “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哪四人? 139 “蘇門四學(xué)士”指的是哪四人? 139 南宋的“中興四大詩人”指的是哪四位詩人? 140 “北方文雄”指的是誰? 140 “高岑”指的是哪兩位詩人? 141 “元白”指的是哪兩位詩人? 141 “韋蘇州體”指的是誰的詩歌風(fēng)格? 142 “唐詩三百首”中哪位詩人的詩作入選最多? 142 被譽為“詩仙”的是誰? 142 誰被稱為“江南第一才子”? 142 “三曹”指的是哪三位文學(xué)家? 142 被稱為“梅妻鶴子”的文人是誰? 143 “三蘇”指的是誰? 143 明代小品文的代表作家是誰? 143 為什么常用“陽關(guān)大道”來比喻前途 光明的道路? 143 為什么說《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風(fēng)俗長卷? 143 第七章 天文歷法 什么是干支歷法? 147 什么是陰歷和陽歷? 147 什么是四時? 148 什么是二十四節(jié)氣? 148 望、既望、朔、晦分別指什么? 148 為什么“朔望月”被用來確定節(jié)日? 149 什么是《崇禎歷書》? 149 古人如何通過觀測太陽的運動確定時間? 149 古人將金星稱為什么? 149 為什么木星被古人稱為“歲星”? 150 古人如何通過日食預(yù)測政治變動?. 150 北斗七星的變化和季節(jié)有什么關(guān)系? 150 什么是大千世界? 144 “四大金剛”分別指誰? 144 “十八羅漢”到底是哪些人? 144 什么是“因果報應(yīng)”? 145 什么是“六道輪回”? 145 “一塵不染”中的“塵”是指灰塵嗎? 145 什么是“桎梏”? 146 為什么把反復(fù)考慮叫“斟酌”? 146 古人為什么將太陽的軌跡稱為“黃道”? 150 在古人眼中,“五星連珠”有什么特殊意義? 151 為什么古人將北極星視為天帝的象征? 151 古人是如何計算“回歸年”的? 151 冬至為何被稱為“陽氣始生”的日子? 151 中國古代天文臺是如何進行天象觀測的? 151 中國傳統(tǒng)歷法中,如何確定閏年? 152 古人如何通過觀察月相來指導(dǎo)日常生活? 152 “四象”中的朱雀代表什么? 152 古人為什么要“夏至祭地”? 152 古人如何通過天象預(yù)測未來? 152 中國傳統(tǒng)的歲時歷法是如何制 定的? 153 “七曜”是指哪些天體? 153 古人如何預(yù)測彗星的出現(xiàn)? 154 中國古代占星術(shù)中的“分野”是 什么? 154 月食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有何象征 意義? 154 為什么中國傳統(tǒng)歷法要與農(nóng)業(yè)周期緊 密結(jié)合? 153 二十八宿在中國古代的實際意義是 什么? 153 為什么火星逆行在古代被視為不祥 之兆? 154 什么是“渾儀”? 154 古人為什么用“參商”比喻人分離后 不得見面? 155 為什么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155 中國古代對太陽黑子的記錄可追溯至 什么時候? 155 為什么立春是中國傳統(tǒng)歷法中極為重 要的節(jié)氣? 155 第八章 禮儀、稱謂 “祖”和“宗”有什么區(qū)別? 156 “家”和“族”有什么區(qū)別? 156 “姓”和“氏”有什么區(qū)別? 157 “名”和“字”有什么區(qū)別? 157 “考”和“妣”分別指什么? 157 “六親不認”中的“六親”指的是哪些人? 157 “株連九族”中的“九族”指的是哪些人? 158 古代的“三姑六婆”指的是哪些人? 158 我國古代的喪服制度是怎樣的? 158 “五禮”分別指的是什么? 159 什么是冠禮? 159 什么是笄禮? 159 為什么把原配夫妻稱為“結(jié)發(fā)夫妻”呢? 160 中國古代婚嫁主要有哪些流程? 160 什么叫作“刑不上大夫”? 160 古代的“避諱”是怎么回事? 161 古人對“死”的稱呼有哪些? 161 為正義事業(yè)而獻身為什么叫作“犧牲”? 161 什么是“紈绔子弟”? 162 什么是“布衣之交”? 162 冕、冠、巾有什么區(qū)別? 162 花甲、古稀、耄耋、期頤分別指多大年紀? 162 女子的豆蔻年華、碧玉年華、桃李年 華、花信年華分別指多少歲? 163 古人是怎么給家中孩子排行的? 163 “令兄”“令妹”的“令”是什么意思? 163 古人對長幼有何特殊稱謂? 164 古代夫妻間有哪些親昵稱謂? 164 為什么古人稱妻子為“內(nèi)人”? 164 為什么古人稱丈夫為“良人”? 164 古代的官員如何稱呼皇帝? 164 古人如何稱呼皇后? 165 為什么古人稱呼老師為“夫子”? 165 古人如何稱呼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165 古人對兄長和弟弟有何不同稱謂?. 165 古代的朋友之間如何互稱? 165 為什么古人稱父親為“家嚴”? 166 古人對兒女的稱謂有哪些講究? 166 為什么古人將母親稱為“慈母”? 166 古人如何稱呼師兄弟? 166 古人對貴族與平民的稱謂有何區(qū)別? 166 古人如何稱呼官員的妻子? 167 古人如何稱呼年輕未婚男女? 167 古代帝王有哪些自稱? 167 古代官職稱謂有哪些講究? 168 為什么古人稱士人為“君子”? 168 為什么古人稱女子為“閨秀”? 168 古代的“郎君”指代誰? 168 為什么古人稱男孩為“小郎”? 169 古人如何稱呼有才華的女子? 169 為什么古人稱兄弟為“手足”? 169 古人如何稱呼有功之臣? 169 為什么古人稱夫婦為“伉儷”? 169 古代的宦官有何特殊稱謂? 169 古人如何稱呼同學(xué)? 170 古人如何稱呼鄰居? 170 古代的俠士有何專門稱謂? 170 古人對皇子的稱謂有哪些? 170 第九章 傳統(tǒng)節(jié)日 為什么春節(jié)有貼窗花的習(xí)俗? 171 除夕夜的守歲傳統(tǒng)是怎么起源的?. 171 元宵節(jié)猜燈謎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171 為什么正月初五被稱為“破五”? 171 為什么二月二要“剃龍頭”? 172 清明節(jié)為什么要“踏青”? 172 端午節(jié)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xí)俗? 172 立夏的傳統(tǒng)習(xí)俗有什么? 172 為什么六月初六要“曬伏”? 172 七夕節(jié)的“拜織女”儀式是如何進行的? 173 為什么中秋節(jié)有“團圓”的象征意義? 173 十月初一的寒衣節(jié)是為了紀念誰?. 173 為什么臘月要進行“掃塵”? 173 為什么正月初七被稱為“人日”? 173 社日節(jié)有哪些傳統(tǒng)習(xí)俗? 173 上巳節(jié)有哪些傳統(tǒng)習(xí)俗? 174 寒食節(jié)有哪些傳統(tǒng)習(xí)俗? 174 中元節(jié)有哪些傳統(tǒng)習(xí)俗? 174 重陽節(jié)有哪些傳統(tǒng)習(xí)俗? 174 冬至有哪些傳統(tǒng)習(xí)俗? 175 第十章 飲食文化 面條是怎么來的? 176 什么是茶文化? 176 茶在歷史上有哪些別稱? 177 宋代的點茶和斗茶指的是什么? 177 茶文化中的茶具指什么? 177 “五谷不分”中的“五谷”指什么?178 “五味俱全”中的“五味”指什么?178 古代中國的主食有哪些? 178 古人如何保存食物? 179 “八珍”指的是什么? 179 古代宮廷的飲食有何特別之處? 179 為什么在古代粥被稱為“糜”? 179 茶葉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普及的? 180 “滿漢全席”包含哪些菜? 180 豆腐的起源與哪些歷史人物有關(guān)?. 180 古人如何制作醬油和醋? 180 糖醋魚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什么時候? 180 為什么叫“松鼠鱖魚”這個名字?. 181 中國八大菜系的代表菜有哪些? 181 古代有哪些特別的節(jié)日食品? 181 古人制作菜肴時如何調(diào)味? 182 “桂花糕”是怎么來的? 182 “四喜丸子”的由來是什么? 182 為什么中國傳統(tǒng)菜肴多以炒為主?. 182 古人如何烹制海鮮? 183 “三鮮”指的是什么? 183 端午節(jié)粽子有哪些不同的做法? 183 古人如何制作豆腐腦? 183 火鍋的起源是什么? 184 “糖葫蘆”是怎么發(fā)明的? 184 為什么古人認為食補可以延年益壽? 184 古代百姓如何獲取鹽? 184 古代飲食文化中有哪些禁忌? 185 第十一章 車馬服飾 中國古代的盔甲都有哪些種類? 186 秦漢時期的車馬和隋唐時期的有什么不同? 186 在古代,士人常穿的“長袍”有哪些講究? 186 明代的“蟒袍”是什么人穿的?它象征什么? 187 清代皇帝的“龍袍”和“吉服”有什么區(qū)別? 187 中國古代女性佩戴的首飾有哪些講究? 187 為什么胡服可以在唐代流行? 187 古代馬車的主要構(gòu)成部分有哪些?. 188 古代車輪是如何制作的? 188 車馬的使用在古代社會有哪些等級區(qū)分? 188 古代的馬如何分類? 188 古代皇帝的御用馬車有什么特殊設(shè)計? 189 戰(zhàn)國時期的戰(zhàn)車在戰(zhàn)爭中的作用是什么? 189 古代交通工具如何影響貿(mào)易的發(fā)展? 189 古代車馬如何在沙漠中行進? 189 古代的賽馬是如何進行的? 190 古代貴族如何選擇馬匹? 190 古代女子乘坐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190 古代對于抬轎子的人數(shù)有什么規(guī)定? 190 古代人如何保養(yǎng)和照顧馬匹? 191 古代馬鞍的設(shè)計有什么特點? 191 古代的車軸是如何制作的? 191 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191 古代戰(zhàn)車的輪胎由什么材料制成?. 192 古代人如何防止馬車在雨天行走時打滑? 192 古代商旅如何穿越山區(qū)? 192 古代馬匹的運輸路線如何規(guī)劃? 192 古代貴族如何裝扮他們的馬匹? 193 古代服飾上的圖案象征著什么? 193 漢代與唐代的服飾有何不同? 193 古代織錦的技藝是如何發(fā)展的? 193 唐代的服飾如何反映社會地位? 194 宋代服飾的審美標準是什么? 194 古代刺繡在服飾中的重要性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194 古代男子的禮服有哪些? 194 清代官員佩戴的朝珠是什么? 195 古代的禮帽是如何設(shè)計的? 195 古代有哪些特殊的婚禮服飾? 195 “漢服”指的是什么? 195 為什么說中國古代是“衣冠上國,禮儀之邦”? 196 古代的衣和裳有什么不同? 196 古代的步搖和發(fā)簪有什么區(qū)別? 197 第十二章 藝術(shù)常識 漢字是如何起源與演變的? 198 古代書法家如何評判字形是否美觀? 198 古代書法中的“飛白”是什么? 198 秦始皇的“書同文”對漢字有何影響? 199 甲骨文如何反映古代的占卜文化?. 199 漢字中的部首是如何形成的? 199 書法作品中的印章有何作用? 199 古人如何在竹簡上書寫? 199 書法作品中的“落款”是什么? 199 古代書法作品的收藏有哪些講究?. 200 古代的雕版印刷是如何進行的? 200 金文和甲骨文有何不同? 200 楷書為什么被稱為“正楷”? 200 書法作品中的章法是指什么? 200 古人如何將書法與繪畫結(jié)合? 200 漢字在海外傳播過程中有哪些變化? 201 古人如何用書法表達情感? 201 篆刻藝術(shù)起源于何時? 201 筆墨紙硯對書法風(fēng)格的形成有何影響? 201 書法中的“提按”是什么意思? 201 古代的碑刻藝術(shù)對書法有何影響?. 202 書法作品如何體現(xiàn)作者的個性和風(fēng)格? 202 什么是“君子六藝”? 202 什么是“文房四寶”? 202 我國的四大名筆指的是什么? 203 什么是徽墨? 203 什么是宣紙? 204 我國四大名硯指的是什么? 204 古漢語中的“信”和“書”有什么區(qū)別? 204 中國古代“文人四藝”指的是什么? 205 中國象棋棋盤上的“楚河漢界”是怎么來的? 205 “書法”與“法書”有什么不同? 206 什么是篆書? 206 什么是隸書? 206 什么是楷書? 207 什么是行書? 207 什么是草書? 207 碑和帖有什么區(qū)別? 208 “書圣”指的是哪位書法家? 208 什么是“顏筋柳骨”? 208 “顛張醉素”分別指誰? 209 書法“宋四家”指的是誰? 209 “瘦金體”是誰創(chuàng)立的? 210 “六分半書”是誰的書法字體? 210 為什么繪畫又叫“丹青”? 210 中國畫的“畫分三科”指的是什么? 211 什么是工筆畫? 211 什么是寫意畫? 211 什么是青綠山水畫? 212 “青藤白陽”指的是哪兩位畫家? 212 “吳帶當(dāng)風(fēng)”是形容我國古代哪位畫家的畫風(fēng)? 212 “揚州八怪”指的是哪些人? 213 古文中常見的“絹帛”是什么? 213 綺、綾、錦有什么區(qū)別? 213 中國“四大名繡”分別指什么? 214 第十三章 戲曲歌舞 中國戲劇的雛形是什么? 215 為什么把戲曲界稱為“梨園行”? 215 “粉墨登場”中的“粉”和“墨”指的是什么? 216 為什么把曲藝中的笑料叫作“包袱”? 216 傳統(tǒng)評書是如何分類的? 216 京韻大鼓有哪些流派? 217 中國古代的“儺戲”源自何時,具有什么特點? 217 戲曲中的“五聲”和“五腔”分別指什么? 217 京劇中的“老生”和“小生”有何區(qū)別? 217 哪個劇種被譽為南戲之母? 218 昆曲的水磨調(diào)指的是什么? 218 京劇中旦角的不同類型有哪些? 218 京劇中的髯口道具有什么象征意義? 218 在戲曲表演中,演員如何通過“臺步”表達情感? 218 傳統(tǒng)戲曲中的“文場”和“武場”分別指什么? 219 昆曲最早起源于何時? 219 戲曲的“唱念做打”是指什么? 219 戲曲中末行代表的是什么角色? 219 京劇的“四大須生”分別是誰? 219 哪個劇種中以高腔為主要唱腔? 220 戲曲表演中使用的水袖有什么講究? 220 “連臺本戲”在傳統(tǒng)戲曲中是什么意思? 220 戲曲臉譜中的紅色代表什么人物特質(zhì)? 220 昆曲中的“北曲”和“南曲”有何不同? 220 京劇中的武生通常使用哪些武器?. 221 場面調(diào)度在戲曲演出中的作用? 221 京劇中的念白如何區(qū)分角色身份?. 221 戲曲演員的基本功吐字有何特殊要求? 221 傳統(tǒng)戲曲中的“鑼鼓經(jīng)”是什么?. 221 在戲曲表演中,花旦和青衣分別有什么特點? 222 京劇的“跌撲”技巧指什么? 222 戲曲中的念白如何表達不同人物的性格? 222 中國傳統(tǒng)舞蹈扇舞的歷史淵源是什么? 222 戲曲中的空翻有什么作用? 222 戲曲表演中的龍?zhí)字甘裁矗? 223 第十四章 科技發(fā)明 魯班鎖是一種什么樣的發(fā)明?它的原理是什么? 224 古代中醫(yī)的“懸絲診脈”是怎么回事? 224 明代鄭和的船隊為何能夠遠航至非洲? 224 古代煉丹術(shù)對化學(xué)發(fā)展的貢獻有哪些? 225 中國古代的兵器制造技術(shù)達到了何種水平? 225 中國古人如何煉鐵,發(fā)展出“生鐵”與“熟鐵”? 225 中國古代是如何進行河道治理的?. 225 中國古代的“空調(diào)”是如何工作的? 226 世界上最早的印刷術(shù)是哪個國家發(fā)明的? 226 鐘表是由誰發(fā)明的? 226 中國古代的望遠鏡叫什么? 226 涼席是誰發(fā)明的? 226 中國古代的“計算器”叫什么名字? 227 造紙術(shù)是誰改進的? 227 古代航海指南針是誰發(fā)明的? 227 石磨是如何發(fā)明的? 227 竹簡書寫工具是由誰改進的? 227 最早的火藥是在哪個朝代發(fā)明的?. 227 中國古代戰(zhàn)車的發(fā)明者是誰? 228 我國古代如何制造玻璃? 228 指南車是何時發(fā)明的? 228 我國最早的飛行器是什么? 228 高腳杯是誰發(fā)明的? 228 古代的磨坊技術(shù)是誰設(shè)計的? 229 古代測量土地的工具叫什么? 229 中國古代的雨水測量工具是什么?. 229 中國古代水利工程有什么杰出代表? 229 太陽能技術(shù)的雛形來自哪個發(fā)明?. 229 中國古代的戰(zhàn)爭用火器是誰發(fā)明的? 229 紡車是在哪個朝代普及的? 230 木船制造技術(shù)早期是如何演變的?. 230 輪椅是何時發(fā)明的? 230 古代的天文觀測儀器有哪些? 230 瓷器是什么時候發(fā)明的? 230 第十五章 工藝建筑 陶器與瓷器有什么區(qū)別? 231 中國瓷器的五大名窯通常指什么?. 231 什么是景泰藍工藝? 232 為什么說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xué)工藝 及工藝美術(shù)方面的重要發(fā)明? 232 什么是中國的“玉文化”? 233 我國傳統(tǒng)的祭祀建筑有哪幾類? 233 墓、墳、塋有什么區(qū)別? 233 古代的床與榻有什么區(qū)別? 234 古代的幾、案、桌分別指什么? 234 古代建筑中的亭、臺、榭、廊分別指什么? 235 “登堂入室”中的“堂”和“室”分別指什么? 235 “雕梁畫棟”中的“梁”和“棟”分別指什么? 235 門、戶、扇、扉、闔有什么區(qū)別?. 236 “街坊四鄰”中的“街”和“坊”分別指什么? 236 什么是匾額? 236 什么是楹聯(lián)? 237 第十六章 思想學(xué)說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是怎么回事? 238 儒家的思想是怎樣的? 238 法家的思想是怎樣的? 239 道家的思想是怎樣的? 239 農(nóng)家的思想是怎樣的? 239 “兼愛、非攻”是誰的思想? 240 什么是“合縱連橫”? 240 什么是“天命史觀”? 240 什么是陰陽五行說? 241 “玄學(xué)”指的是什么? 241 什么是“孔孟之道”? 241 什么是“三綱五!保 242 什么是宋學(xué)? 242 什么是宋明理學(xué)? 242 什么是“程朱理學(xué)”? 243 什么是“理學(xué)四派”? 243 “北宋五子”指的是誰? 243 什么是“荊公新學(xué)”? 244 什么是泰州學(xué)派? 244 “明末清初四大啟蒙思想家”指的是哪四位? 245 第十七章 政治制度 什么是井田制? 246 什么是禪讓制? 246 什么是宗法制? 247 什么是分封制? 247 商朝的分封制和周朝的分封制有什么不同? 247 什么是“禮樂制度”? 248 什么叫作“溥天之下,莫非王土”?248 為什么有“百代皆行秦政法”的說法? 248 揭竿而起是怎么回事? 249 什么是“什伍制”? 249 什么是“世兵制”? 249 征兵制、府兵制和募兵制有何區(qū)別? 250 “與民休息”指的是西漢時期推行的什么政策? 250 什么是“推恩令”? 250 什么是“租庸調(diào)制”? 251 什么是軍戶? 251 什么是世官制? 251 什么是察舉制? 252 什么是“九品中正制”? 252 科舉制是什么時候創(chuàng)立的? 252 什么是士族? 253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何歷史意義? 253 什么是“三公九卿”和“三省六部”? 253 御史臺是什么機構(gòu)? 254 什么是“中書門下”? 254 翰林院是什么機構(gòu)? 255 什么是“二府三司制”? 255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誰的思想? 255 誰提出的“民為貴,君為輕”? 256 為什么我們要“以史為鑒,以人為鏡”? 256 “藩鎮(zhèn)割據(jù)”里的“藩鎮(zhèn)”是什么?256 什么是“臺諫合一 ”? 257 什么是兩稅法? 257 什么是榷鹽法? 257 什么是常平法? 258 什么是“五等版籍”? 258 什么是“初稅畝”? 258 什么是“六學(xué)二館”? 258 中國古代刑法制度中的“五刑”是什么? 259 什么是“八議”? 259 什么是“十惡”? 260 唐代的“南衙北司之爭”是怎么回事? 260 什么是“遣唐使”? 260 北宋時的新舊黨爭是怎么回事? 261 什么是“南北面官”? 261 宋代的“歲幣”是什么? 261 什么是“千戶制”? 262 什么是行省制? 262 什么是驛傳? 262 什么是“坊市制”? 263 市舶司是什么機構(gòu)? 263 什么是榷場? 263 明代的“兩京制”是怎么回事? 264 明清時的“內(nèi)閣”是什么機構(gòu)? 264 什么是“票擬”? 265 什么是“批紅”? 265 什么是“二十四衙門”? 265 明代的司禮監(jiān)是什么機構(gòu)? 266 明代統(tǒng)領(lǐng)軍隊的最高軍事管理機構(gòu)是什么? 266 什么是“衛(wèi)所制”? 266 都察院是什么機構(gòu)? 267 什么是三法司? 267 大理寺是什么機構(gòu)? 267 明代的廠衛(wèi)是什么機構(gòu)? 268 巡按制度是怎么回事? 268 國子監(jiān)是什么機構(gòu)? 268 古代科舉的院試、鄉(xiāng)試、會試、殿試 分別指什么? 269 什么是八股文? 269 里甲制度和保甲制度有什么區(qū)別?. 270 魚鱗圖冊和黃冊分別是什么? 270 什么是“茶馬互市”? 270 什么是“一條鞭法”? 271 清朝的“剃發(fā)令”是怎么回事? 271 什么是更名田? 271 什么是逃人法? 272 清朝時期的“包衣”指的是什么?. 272 什么是清初的內(nèi)三院? 272 什么是議政王大臣會議? 273 軍機處是什么機構(gòu)? 273 內(nèi)務(wù)府是什么機構(gòu)? 274 理藩院是什么機構(gòu)? 274 欽天監(jiān)是什么機構(gòu)? 274 什么是“京察”? 275 什么是八旗制度? 275 什么是綠(lù) 營兵? 275 什么是駐藏大臣? 276 什么是土司制度? 276 明清時期的“改土歸流”是怎么回事? 276 什么是朝貢體系? 277 清代的閉關(guān)政策是怎么回事? 277 什么是“攤丁入畝”? 277 第十八章 閱讀寫作 什么是記敘文? 279 如何概括記敘文的文章內(nèi)容? 279 如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79 如何厘清文章思路? 280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 280 順敘和倒敘各有什么作用? 281 插敘和補敘如何區(qū)別,各有什么 作用? 281 如何理解句子的含義? 281 如何分析段落的作用? 282 如何賞析詞語? 282 如何分析記敘文標題的作用? 283 對比和襯托有什么區(qū)別? 283 渲染和烘托有什么區(qū)別? 283 伏筆和鋪墊有什么區(qū)別? 284 首尾呼應(yīng)和前后呼應(yīng)有什么區(qū)別?. 284 什么是欲揚先抑? 284 什么是托物言志? 284 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有什么區(qū)別?. 285 什么是卒章顯志? 285 什么是以小見大? 285 如何分析文章的寫作特色? 285 文章的線索有哪些類型? 286 什么是小說? 286 小說中的“我”有什么作用? 286 如何分析人物在小說中的作用? 286 小說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 287 如何概括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 287 如何分析小說中某個故事情節(jié)的作用? 287 小說中的環(huán)境描寫有什么作用? 287 小說的標題有哪些作用? 288 如何概括小說的主題? 288 敘述視角的作用有哪些? 288 什么是說明文? 289 如何辨別說明對象? 289 如何概括說明對象的特征? 289 如何辨別說明順序? 290 說明方法都有什么作用? 290 如何理解說明文的內(nèi)容? 290 什么是議論文? 291 如何概括議論文的中心論點? 291 如何概括議論文的分論點? 291 如何區(qū)別論點和論題? 291 論據(jù)有什么類型和作用? 292 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292 議論文有哪幾種結(jié)構(gòu)? 292 如何理解句子和段落的作用? 292 文言文中,如何劃分句子節(jié)奏? 293 文言文中,如何斷句? 293 如何進行文言文比較閱讀? 293 文言文中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有哪些? 294 常見的文言文句式有哪些? 294 如何描繪詩歌畫面? 295 如何賞析詩歌中的字詞? 295 如何分析詩歌中的人物形象? 295 如何分析詩歌中的事物形象? 295 如何領(lǐng)會詩歌意象? 296 如何進行詩歌比較鑒賞? 296 如何區(qū)別聯(lián)想和想象? 296 什么是虛實結(jié)合? 297 什么是動靜結(jié)合? 297 如何區(qū)別借喻和借代? 297 反問和設(shè)問有什么區(qū)別? 298 對偶和對仗有什么聯(lián)系?又有什么區(qū)別? 298 比喻和比擬有什么區(qū)別? 299 如何閱讀諷刺作品? 299 素材和題材有什么聯(lián)系? 299 什么是文章的體裁? 300 主題和中心思想有什么聯(lián)系? 300 什么是文章的脈絡(luò)與思路? 300 什么是文章的結(jié)構(gòu)? 301 什么是過渡? 301 什么是文眼? 301 什么是文章的線索? 301 什么是應(yīng)用文? 301 什么是戲劇? 302 詩和歌有什么區(qū)別? 302 什么是雜文? 302 小品文和小品是一回事嗎? 303 古時候的書信都有哪些名稱? 303 《出師表》中的“表”是什么意思? 303 什么是“說”? 304 什么是“記”? 304 什么是“銘”? 304 什么是“賦”? 304 什么是“詞”? 305 什么是“ 曲”? 305 什么是雜劇? 305 什么是歷史散文? 306 什么是報告文學(xué)? 306 什么是民歌? 306 什么是散文詩? 307 什么是抒情詩? 307 什么是敘事詩? 307 什么是哲理詩? 307 什么是新詩? 308 什么是回憶錄? 308 什么是新聞? 308 什么是通訊? 308 什么是通知? 309 什么是說明書? 309 如何寫申請書? 309 如何寫材料作文? 310 如何進行立意? 310 如何進行肖像描寫? 310 如何進行神態(tài)描寫? 311 如何進行動作描寫? 311 如何進行語言描寫? 311 如何進行心理描寫? 312 如何進行細節(jié)描寫? 312 如何進行自然環(huán)境描寫? 312 如何進行側(cè)面描寫? 313 如何進行場面描寫? 313 什么是點面結(jié)合? 313 不同的文學(xué)作品是如何抒情的? 313 什么是直抒胸臆? 314 什么是觸景生情? 314 什么是詠物寓情? 314 什么是融情于事? 315 什么是融情于理? 315 什么是諷刺? 315 什么是比興? 315 什么是反復(fù)? 316 什么是懸念? 316 什么是照應(yīng)? 316 什么是用典? 317 什么是夾敘夾議? 317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