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地處華夏九州核心區(qū)域,是全球最古老的湖泊之一。在9000多年前洞庭湖西北側(cè)的澧陽平原上,亞洲栽培稻已開始大規(guī)模種植,時至今日,洞庭湖仍然以博大的胸襟哺育著千萬湖湘兒女。古往今來,洞庭湖是文人心底的“牢騷”,是百姓生活中的“險(xiǎn)阻”,是南來北往的“四達(dá)交沖”,是舉世聞名的“魚米之鄉(xiāng)”!岸赐デ镌律摹,“湖平月上天地空”,人生代代,湖月年年,歷史的榮耀與苦難在古今中外的輿圖里留下了一抹抹殘影。八百里煙波浩渺,銜遠(yuǎn)山、吞長江,容納四水之闊、氣吞山河之勢,亦在地圖洞庭上徐徐展開。
湖南省檔案館是省級綜合性國家檔案館,是永久保管重要檔案的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社會各方面利用檔案信息和現(xiàn)行文件的中心。湖南省檔案館現(xiàn)有館藏檔案290個全宗、40余萬卷(冊),以及錄音、錄像、影片、照片等非紙質(zhì)載體的檔案。檔案起訖年代上至清代順治年間,下迄20世紀(jì)90年代。其中清代與民國檔案127個全宗,革命歷史檔案10個全宗,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檔案153個全宗。館藏以文書檔案為主,亦有科技及其他門類檔案。
具體著者張建坤,男,河南固始人,中共黨員,湖南省社會科學(xué)院(湖南省人民政府發(fā)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歷史學(xué)博士,哲學(xué)博士后,研究領(lǐng)域?yàn)橹袊枷胧、中國四書學(xué)史、湖湘文化史等,先后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xiàng)目1項(xiàng),主持省社科基金項(xiàng)目1項(xiàng),發(fā)表學(xué)術(shù)論文多篇。
001 第一章 天下洞庭:洞庭湖處于中國腹地的中心 001 一 古代歷史地圖集中的洞庭位置 006 二 宋元古地圖里的洞庭形貌 023 三 明清古地圖里的洞庭變遷 065 第二章 世界一隅:洞庭湖走進(jìn)世界的視野 066 一 西方世界繪就的古洞庭 088 二 日本文獻(xiàn)中的古洞庭 097 三 古朝鮮文獻(xiàn)中的古洞庭 110 第三章 四達(dá)交沖:洞庭湖的重要戰(zhàn)略地位 110 一 作戰(zhàn)地圖中的洞庭 124 二 交通及資源地圖中的洞庭 137 第四章 舊貌新顏:洞庭湖在近現(xiàn)代的變遷 138 一 近代洞庭的舊貌 146 二 現(xiàn)代洞庭的新顏 156 后 記 地圖目錄 007 圖1-1 《今古華夷區(qū)域總要圖》(局部) 007 圖1-2 《帝嚳九州圖》(局部) 008 圖1-3 《禹跡圖》拓本(局部) 011 圖1-4 《華夷圖》拓本(局部) 013 圖1-5 《九域守令圖》(局部一) 014 圖1-6 《九域守令圖》(局部二) 016 圖1-7 《九州山川實(shí)證總圖》 017 圖1-8 《九州山川實(shí)證總圖》(局部) 017 圖1-9 《地理圖》(局部) 018 圖1-10 《禹貢山川總會之圖》(局部) 020 圖1-11 《輿地圖》(局部一) 021 圖1-12 《輿地圖》(局部二) 022 圖1-13 《歷代輿圖》(局部一) 023 圖1-14 《歷代輿圖》(局部二) 025 圖1-15 《大明混一圖》(局部) 028 圖1-16 《大明輿地圖·輿地總圖》(局部) 029 圖1-17 《大明輿地圖·湖廣輿圖》(局部) 030 圖1-18 《輿地全圖》(局部) 032 圖1-19 嘉靖《廣輿圖·湖廣輿圖》 033 圖1-20 嘉靖《廣輿圖·湖廣輿圖》(局部) 034 圖1-21 《天下輿地圖》(局部) 036 圖1-22 萬歷《廣輿圖》(局部) 038 圖1-23 《分野輿圖·大明輿圖》(局部) 038 圖1-24 《分野輿圖·湖廣輿圖》(局部) 039 圖1-25 《古今形勝之圖》(局部) 042 圖1-26 《華夷古今形勝圖》 043 圖1-27 《華夷古今形勝圖》(局部) 045 圖1-28 《天下九邊萬國人跡路程全圖》(局部) 046 圖1-29 《大明九邊萬國人跡路程全圖》(局部) 048 圖1-30 《皇輿全覽圖·湖廣圖》(局部) 050 圖1-31 《康熙內(nèi)府分省分府圖·湖廣全圖》(局部) 051 圖1-32 《康熙內(nèi)府分省分府圖·岳州府圖》(局部) 053 圖1-33 《乾隆天下輿地圖》(局部) 054 圖1-34 《大清分省輿圖·湖南省圖》(局部) 056 圖1-35 《大清廣輿圖》(局部一) 057 圖1-36 《大清廣輿圖》(局部二) 058 圖1-37 《輿地全圖》(局部) 059 圖1-38 《大清萬年一統(tǒng)天下全圖》(局部) 062 圖1-39 《皇朝直省地輿全圖》(局部) 064 圖1-40 《清十八省圖》(局部) 068 圖2-1 日本宮城縣立圖書館藏《坤輿萬國全圖》刻本(局部) 069 圖2-2 美國明尼蘇達(dá)大學(xué)圖書館藏《坤輿萬國全圖》刻本(局部) 071 圖2-3 香港海事博物館藏《坤輿萬國全圖》彩色摹繪本(局部) 072 圖2-4 日本東北大學(xué)圖書館藏《坤輿萬國全圖》彩色摹繪本(局部一) 073 圖2-5 日本東北大學(xué)圖書館藏《坤輿萬國全圖》彩色摹繪本(局部二) 075 圖2-6 《皇明一統(tǒng)方輿備覽》(局部) 077 圖2-7 降婁海東重刊本《坤輿全圖》(局部) 078 圖2-8 日本神戶市立博物館藏《坤輿全圖》(局部) 080 圖2-9 《萬國通鑒·中國地圖》(局部) 082 圖2-10 《地理志略·大清國》(局部) 083 圖2-11 《地理志略·十八省》(局部) 084 圖2-12 《中國十八省地圖》(局部) 085 圖2-13 《最新中華全圖》(局部) 087 圖2-14 《象行中華民國人物輿地全圖》(局部) 092 圖2-15 《南瞻部洲萬國掌菓之圖》(局部) 093 圖2-16 《山海輿地全圖》(局部) 094 圖2-17 《大明國十三省》(局部)地圖目錄 096 圖2-18 《中外方輿全圖》(局部) 100 圖2-19 韓國首爾大學(xué)奎章閣藏《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局部) 100 圖2-20 日本龍谷大學(xué)藏《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局部) 102 圖2-21 朝鮮翻刻版《坤輿萬國全圖》(局部) 105 圖2-22 《輿地圖·中國地圖》(局部) 106 圖2-23 《輿地圖·天下都地圖》(局部) 107 圖2-24 《輿地圖·湖廣圖》(局部) 108 圖2-25 《天下輿地圖·中國圖》(局部) 109 圖2-26 《朝鮮地圖·中國圖》(局部) 113 圖3-1 《北支事變明細(xì)圖解》(局部一) 113 圖3-2 《北支事變明細(xì)圖解》(局部二) 116 圖3-3 《中華民國現(xiàn)勢圖》(局部) 117 圖3-4 《漢口南昌明細(xì)地圖》(局部) 119 圖3-5 《中支方面日支兩軍態(tài)勢要圖》(局部) 120 圖3-6 《大東亞全域地圖》(局部) 123 圖3-7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jìn)軍江南形勢圖》(局部) 125 圖3-8 《大清一統(tǒng)海道總圖》(局部) 127 圖3-9 《全漕運(yùn)道圖》(局部) 128 圖3-10 《中國政治鐵路地圖》(局部) 130 圖3-11 《中華鐵路全圖》(局部) 131 圖3-12 《北支蒙疆鐵道略圖》(局部) 132 圖3-13 《支那事變與日蘇關(guān)系繪地圖》(局部) 134 圖3-14 《新東亞資源開發(fā)解說地圖》(局部) 135 圖3-15 《大東亞共榮全景地圖》(局部) 139 圖4-1 洞庭秋月 140 圖4-2 《洞庭湖圖》 141 圖4-3 《君山圖》 142 圖4-4 《岳陽樓圖》 144 圖4-5 《湖南全省圖》(局部)地圖目錄 145 圖4-6 《洞庭圖》(局部) 148 圖4-7 《解放初期洞庭湖堤垸圖》 149 圖4-8 《二十世紀(jì)七十年代洞庭湖圖》 150 圖4-9 1981年《湖南省地圖》(局部) 151 圖4-10 1998年《湖南省地圖》(局部) 153 圖4-11 《洞庭湖堤垸現(xiàn)狀圖》 154 圖4-12 《洞庭湖區(qū)鳥瞰圖》 155 圖4-13 2020年《湖南省地圖》(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