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是目前整個中國文學史料學領域,包括古代文學史料、現代文學史料、當代文學史料、海外華文文學史料、文學理論史料、文學學科史料等方向在內,唯一的學術團體。當下學界對史料日趨重視,但暫時還沒有以文學史料為辦刊重點的刊物,本刊的出版將進一步發(fā)揮學會的影響力,添補學界在文學史料研究、考辯、鉤沉等方面的刊物空白。
本刊貫徹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的辦會宗旨,即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廣泛聯系海內外學者,弘揚中華文學史料學的優(yōu)良傳統,積極開展文學史料的搜集、考證、整理和研究,以促進中華民族文學的繁榮與發(fā)展。凡有關中華文學史料的稿件均可刊登,本刊用稿在堅持新材料、新觀點、新方法的基礎上,尤其重視對史料的研究、考辯和鉤沉,并可適當發(fā)表文獻綜述類稿件。
每期根據具體情況設置史料研究、史料考辯、史料鉤沉、新文獻介紹與整理、學人年譜、文獻綜述等欄目,變動欄目為特稿和組稿專題欄目。
史料研究欄目主要對重要文獻進行深入研究;史料考辯針對重要史料及其存在的問題進行辨析;史料鉤沉針對史料及其背后的相關史實進行爬梳考證;新文獻介紹與整理主要針對重要的新發(fā)現文獻進行介紹整理;學人年譜是刊發(fā)為重要學人編制年譜的稿件;文獻綜述主要側重對重要文獻的階段性回顧,展望新的研究路徑。
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是目前整個中國文學史料學領域,包括古代文學史料、現代文學史料、當代文學史料、海外華文文學史料、文學理論史料、文學學科史料等方向在內,唯一的學術團體。學會自成立以來,大力倡導恢復和加強史料研究,有計劃、成系統地推進史料工作,出版基礎性的史料成果,有力地推動了文學研究的發(fā)展,為文學史料學學科發(fā)展、學科規(guī)劃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為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代管單位,本刊為學會會刊,將依托《文學遺產》編輯部、河南大學文學院、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四川省杜甫研究中心的學術團隊辦刊,具有較好的編輯優(yōu)勢、學術覆蓋優(yōu)勢,辦刊團隊均為學界知名學者和具有潛力的青年學者,保證了刊物的辦刊質量。
·史料考辨· 《諷諫詩》李善注引《漢書》舊注考 ——兼論尤刻本《文選》及俄藏敦煌Φ242《文選注》 黎思文 賴良《大雅集》流傳考 顏慶余 余苓 晚清民初報人倪軼池小說創(chuàng)作考述 陶赟 現代文學史上的“禮拜五派”考辨 馮仰操 李樂 蕭遙天《食風樓詩存》?肌『无葠 ·史料鉤沉· 正定隆興寺碑刻輯錄(隋—元) 杜志勇 等 近代報載廉泉書札輯補 張琳 新見洪深集外佚文四則輯述 高強 清末在日中文報刊戲曲敘錄 魏芳慧 ·史料拓展· 高允紀年備要 劉躍進 從書儀到詩歌:敦煌寫卷《十二月詩》的文本生成 ——兼論閨情類時序組詩的演變 鄭楊楊 文脈賡續(xù):宋代紹興書院與寺院文化 李超 竹枝詞中的新潮演劇書寫 饒力鈞 滿文檔案利用研究與展望 ——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滿文檔案為對象 徐莉 ·學會動態(tài)· 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古代文學史料研究分會2024年年會綜述 李霖 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民族文學史料研究分會2024年年會暨第八屆民族文學史料研究 學術研討會綜述 李鋒 賡續(xù)·守護·展望:“文化傳承發(fā)展與新時代中華文學史料學建設”學術研討會會議綜述 祁雁蓉 楊萬里 陶赟 編后記 征稿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