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倫理》是由武漢大學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武漢大學哲學學院主辦的專業(yè)學術集刊,2023年創(chuàng)刊,由萬俊人教授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李建華教授擔任主編,以構建中國應用倫理學及其教育的自主知識體系為己任,集應用倫理學學術研究、應用倫理教育、應用倫理人才培養(yǎng)于一體,著力打造應用倫理學研究領域的高端學術平臺。本期為總第2期,收錄了13篇文章。本期“基礎理論”專欄聚焦應用倫理理論與實踐的基礎研究,通過多篇高質(zhì)量原創(chuàng)性學術論文和國內(nèi)外最新研究成果,旨在深入探討應用倫理學的核心議題、社會責任、方法論創(chuàng)新。本期也通過對前沿專題和具體案例的分析充分探討了應用倫理基礎理論在科技、法律、教育等多個領域的具體應用,為讀者呈現(xiàn)出一幅應用倫理學發(fā)展的全景圖。最后,通過研究綜述和對我國生命倫理學的開拓者邱仁宗教授的學術專訪,為讀者呈現(xiàn)出一幅應用倫理學發(fā)展和進步的全景圖。
李建華,1959年生,湖南桃江人,哲學博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應用倫理學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政治倫理研究所所長,F(xiàn)任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規(guī)劃評審專家、國家出版基金學術評委、中國倫理學會青年工作者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工程”專家、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yè)教學指委委員、湖南省倫理學會會長等職,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哲學)成員、中國倫理學會常務副會長、湖南省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兼職副主席等職,主要從事倫理學基礎理論、應用倫理學、道德心理學、政治倫理學、中國傳統(tǒng)倫理等研究。主持并完成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5項,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等報刊發(fā)表學術論文600多篇,其中140多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和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中心等轉載、轉摘,出版著作《道德原理--道德學引論》 《道德情感論》 《現(xiàn)代德治論》 等20多部,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教學獎勵40多項,獲羅國杰倫理學基金優(yōu)秀著作獎、唐凱麟倫理學基金優(yōu)秀著作獎等專項獎。
·基礎理論· 應用倫理專業(yè)與現(xiàn)代職業(yè)道德建設 張霄 應用倫理專業(yè)的社會責任及其實現(xiàn)路徑 原理 作為應用倫理的方法論參照點:概念的實用性 [瑞典]賈斯珀·阿林·馬爾塞特(Jesper Ahlin Marceta)/文 云兵兵/譯 劉暢/校 ·專題研討· 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涵養(yǎng)現(xiàn)代科技倫理原則 周山東 可穿戴設備:分享美德與增強倫理 楊慶峰 徐志堅 ChatGPT類大語言模型的價值觀約束機制 胡曉萌 李倫 國外反情侶機器人運動及其倫理反思 胡溪 杜嚴勇 “!钡膫鞑C制及其道德屬性 林建武 ·學術前沿· 我們能通過意志彌補人工智能造成的責任空缺嗎? [德]馬克西米利安·基納(Maximilian Kiener)文 劉可馨 陳俊昆譯 人類增強與個人同一性問題的哲學探討 楊瓊 ·研究綜述· 科技倫理治理視域下的動物利用研究:現(xiàn)狀、問題與挑戰(zhàn) 張燕 學校教育中的倫理觀念史研究——一個學術史的考察 姜子豪 ·學術專訪· 生命倫理學的新發(fā)展和新使命——訪邱仁宗教授 邱仁宗 馬永慧 Abstract 《應用倫理》征稿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