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紀念《中國語文》創(chuàng)刊70周年,《中國語文》的作者、編者等寫了很多紀念文章,《中國語文》編輯部從中遴選了部分文章。全書共收錄40多篇文章,既包括張伯江、林連通等《中國語文》的現(xiàn)任或者曾任編委的文章,也包括了曹建芬、江藍生等學術大家的文章,也有眾多的普通作者、讀者的文章。這些文章都表達了對《中國語文》激勵后進、推動中國語文研究的發(fā)展、扎實謙虛樸實無華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等的深深的敬意,表達了對老一輩和現(xiàn)任編委的崇敬之情。雖然是回憶性的、紀念性的文章,但書中內(nèi)容還涉及了大量的中國語文研究發(fā)展的歷史和當前的情況,包括了《中國語文》的發(fā)展歷程,還論及了中國語文研究的現(xiàn)狀和具體的研究內(nèi)容。這些都對中國語文的研究者帶來鼓勵和鞭策,對其研究也有一定的指導和啟迪作用,所以本書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較高的資料文獻價值。
張伯江,語言研究所研究員,F(xiàn)任語言研究所所長、所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文學院院長、語言學系主任。方 梅,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二級研究員,《中國語文》雜志副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語言學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主要研究領域,專業(yè)研究領域為語法學與篇章語言學,側重以功能主義語言學理論為取向的基于用法的語法和話語研究和互動語言學研究。
序 方梅/001 同道筆談 我學術研究起步的地方和學術生涯不斷延伸的重要園地 ——我與《中國語文》 曹劍芬/005 卌載同行初心不渝 曹志耘/011 我和《中國語文》 戴慶廈/016 《中國語文》與我 丁邦新/019 《中國語文》的大格局 董秀芳/022 我與《中國語文》的點滴回憶 馮春田/026 一份對我最重要的學術刊物 江藍生/029 好雜志就是一所大學校 ——為《中國語文》創(chuàng)刊七十年而作 李宇明/033 我與《中國語文》 李佐豐/038 青年朋友的良師益友 林華勇/041 《中國語文》——我探索旅途的良師益友 陸丙甫/049 愿《中國語文》保持對年輕學子幫助、扶持的好傳統(tǒng) 陸儉明/053 我和《中國語文》 馬慶株/057 我與《中國語文》 梅祖麟/065 《中國語文》伴我追逐漢語夢 邵敬敏/079 我和《中國語文》的不解之緣 石定栩/086 再談語音研究中的三個關系——我與《中國語文》 石鋒/091 老來自省思故人——由《中國語文》創(chuàng)刊七十年想起 史有為/110 《中國語文》陪伴我們成長 汪維輝/115 我與《中國語文》 王士元/119 我的第一篇投稿論文 王云路/121 研究之路從《中國語文》開始 徐丹/128 中學時認定的一位“老師” 徐盛桓/130 《中國語文》助我成長伴我行 游汝杰/133 我與《中國語文》 張誼生/137 經(jīng)典般的學術雜志,導師樣的編輯群體 周薦/140 我和《中國語文》 周韌/143 我在《中國語文》的第一次亮相 朱冠明/151 訪談錄 語言所老先生訪談——陳章太 陳章太/157 語言所老先生訪談——陳治文 陳治文/167 語言所老先生訪談——陳平 陳平/192 編者的話 《中國語文》編輯部的故事 陳麗/203 《中國語文》的風格 陳章太/212 呂叔湘先生與《中國語文》 侯精一 徐樞/217 崢嶸的歲月——《中國語文》編輯部往事回憶 林連通/226 作得嫁衣,消得憔悴 劉祥柏/237 我與《中國語文》結緣 沈家煊/244 《中國語文》往事雜憶 蘇培實/249 《中國語文簡報》和《中國語文通訊》 于根元/254 不忘前輩引路人——在《中國語文》工作留下的記憶 張伯江/258 回憶《中國語文》 周定一/262 朝花夕拾 一 《中國語文》封面/269 二 《中國語文》編輯部歷史資料/271 三 《中國語文》編輯部工作照片/278 附錄:《中國語文》編輯部/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