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民法典》總則編為依據(jù),系統(tǒng)闡述了民法總則的基本原理,包括民法概述、民法的基本原則、民事法律關系的一般原理、民事主體制度、民事權利的法定類型、民事法律行為、代理制度、民事責任和訴訟時效。本書以民法學界現(xiàn)有的研究成果為基礎,跟蹤學術前沿,力圖闡釋立法本意,結合對相關司法解釋的闡述使得法律條文內容更加清晰明了。通過對一些具體案例的分析,努力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得抽象的民法總則的基本原理和具體制度貼近現(xiàn)實生活。
崔文星,河北徐水人,法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民法總則、物權法、合同法、侵權責任法。出版獨立專著《物權法原理》《債法專論》等6部,合著及參編著作《中國物權法》《民法典評注》等8部,在《政治與法律》《法學雜志》《民商法論叢》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
第一章 民法概述 第一節(jié) 民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 第二節(jié) 民法的產生和發(fā)展 第三節(jié) 民法的性質 第四節(jié) 民法的淵源 第五節(jié) 民法的適用范圍與適用規(guī)則 第六節(jié) 《民法典》體現(xiàn)了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要求 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jié) 民法的基本原則概述 第二節(jié) 合法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原則 第三節(jié) 平等原則 第四節(jié) 意思自治原則 第五節(jié) 公平原則 第六節(jié) 誠實信用原則 第七節(jié) 符合法律和公序良俗原則 第八節(jié) 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第三章 民事法律關系的一般原理 第一節(jié) 民事法律關系概述 第二節(jié) 民事權利 第三節(jié) 民事義務 第四節(jié) 民事責任的一般問題 第五節(jié) 泛化民事義務和民事責任的傾向應予矯正 第四章 自然人 第一節(jié) 自然人概述 第二節(jié) 監(jiān)護制度 第三節(jié) 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 第四節(jié) 個體工商戶和農村承包經營戶 第五章 法人 第一節(jié) 法人概述 第二節(jié) 營利法人 第三節(jié) 非營利法人 第四節(jié) 特別法人 第六章 非法人組織 第一節(jié) 非法人組織概述 第二節(jié) 非法人組織的設立 第三節(jié) 非法人組織的解散 第七章 民事權利的法定類型 第一節(jié) 民事權利的法定類型概述 第二節(jié) 人身權 第四節(jié) 物權 第五節(jié) 債權 第六節(jié) 知識產權 第七節(jié) 繼承權、股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 第八節(jié) 數(shù)據(jù)和網絡虛擬財產權 第九節(jié) 其他合法權益 第八章 民事法律行為 第一節(jié) 民事法律行為概述 第二節(jié) 意思表示 第三節(jié) 民事法律行為的分類 第四節(jié) 民事法律行為的形式 第五節(jié) 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和生效 第六節(jié) 附條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七節(jié)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八節(jié) 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九節(jié) 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十節(jié) 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確定不發(fā)生效力及不成立的法律后果 第九章 代理 第一節(jié) 代理概述 第二節(jié) 代理權 第三節(jié) 委托代理 第四節(jié) 無權代理 第五節(jié) 表見代理 第六節(jié) 代理終止 第十章 民事責任 第一節(jié) 民事責任的一般原理 第二節(jié) 民事責任的分類 第三節(jié) 損害賠償 第四節(jié) 民事責任的減免事由 第五節(jié) 侵害英雄烈士等人格利益的民事責任 第六節(jié) 民事責任競合 第七節(jié) 責任聚合和民事責任優(yōu)位規(guī)則 第十一章 訴訟時效 第一節(jié) 訴訟時效概述 第二節(jié) 訴訟時效的客體 第三節(jié) 訴訟時效期間 第四節(jié) 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和延長 第五節(jié) 訴訟時效與除斥期間的關系 后記 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