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基于中國本土文化的領導力理論,汲取了國學精髓、哲學精華、科學精粹,提出了獨樹一幟的“三維十二度”領導力模型,即將領導力分為三維硬實力和十二度軟實力。三維硬實力,即品、思、行三個維度,分別對應領導者的品德、智慧和才能,它們共同構(gòu)成了領導者的綜合素養(yǎng)。十二度軟實力,則包括自制力、親和力、學習力、創(chuàng)造力、洞察力、謀劃力、決策力、號召力、組織力、協(xié)調(diào)力、導向力和激發(fā)力,通過這些軟實力引領追隨者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堅決地完成組織使命。
作者在軍隊和金融兩個系統(tǒng)有多年領導工作經(jīng)驗并切身實踐,獨創(chuàng)了更符合中國本土文化的理論模型,具有實用性、專業(yè)性強的特點。對眾多國有企業(yè)、民營企業(yè)的領導者和管理者提升和修煉領導力有很好的指導作用,是一本集文化底蘊、實踐指導意義和創(chuàng)新思維于一體的領導力經(jīng)典之作。
一個“中式領導力”的有益探索
不久前,陳偉鋼老師打電話給我,希望我為他的新書寫一個序,我既倍感榮幸,又惶惶不安!陳老師有30多年的領導工作經(jīng)歷,對領導力有獨到的研究和理解,我每每在與他的交流當中都受益匪淺。推辭再三,只得恭敬從命,簡要談談我在與陳老師交往過程當中,對他和他撰寫的《奇正領導力》的一些粗淺理解,供讀者參考。
2008年的一天,我應邀為中國銀保監(jiān)會的一個培訓班授課。到了培訓現(xiàn)場,一位老師迅速走到我身邊,非常熱情地與我溝通培訓相關(guān)事宜,并在課程開始前認真地向?qū)W員介紹我。當時,我以為他是一位普通的帶班老師,課后才知道,他是時任中國銀保監(jiān)會培訓中心副主任的陳偉鋼老師。他的謙和、熱情、思想和行動力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從那以后,我們有了更多的交流和溝通,把我們聯(lián)系在一起的,就是今天讀者看到的這本《奇正領導力》。
陳偉鋼老師30多年的領導經(jīng)歷是本書的重要背景。他曾經(jīng)在空軍部隊工作30年,從普通士兵到連隊指導員,到空軍機關(guān)處長,從技術(shù)干部到管理干部,曾擔任駐香港部隊空軍副政委、空軍飛行學院政治部主任等職,后來轉(zhuǎn)業(yè)到中國銀保監(jiān)會工作,負責銀保監(jiān)會系統(tǒng)內(nèi)干部和銀行高管的培訓。
軍隊和金融兩個重要的組織錘煉了陳老師不同一般的領導視角與領導經(jīng)歷,這對于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了解和理解領導力有重要的幫助。這一點,在我兩次訪問西點軍校的經(jīng)歷當中有著切身的體會。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軍隊是領導力的主要來源之一。從西點軍校畢業(yè)的學生,后來無論是在政府,還是在商業(yè)領域,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中國,任正非等很多企業(yè)家都有在軍校學習或從軍的經(jīng)歷,他們鮮明的使命感、戰(zhàn)略思維、開創(chuàng)精神和團隊建設意識等,成為中國企業(yè)家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在與陳老師多次討論本書的過程當中,我有以下幾點深刻的體會。
第一,本書提出的領導力“三維十二度模型”富有獨創(chuàng)性,具有中國特色,很接地氣。陳老師把領導力分為“把控事”和“把控人”兩個方面,與彼得·德魯克提出的“領導者做正確的事,管理者正確地做事”有相通之處。本書提出了富有中國特色的領導力的三維結(jié)構(gòu):“品、思、行”。這與哈佛商學院的“品格”“知識”“技能”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更重要的是,陳老師對于品”“思”“行”三維的十二度分解,非常有創(chuàng)新性、本土性、實用性,讓三個概念變成了十二種易于操作的領導能力。
第二,領導力有效運用的關(guān)鍵在于情境。陳老師在領導力三個維度基礎上,進一步把“品、思、行”延展到實際領導工作中,體現(xiàn)為“情、理、法”,并探討了其理論淵源“儒、道、法”思想體系,以及“器、術(shù)、道”的運用。這個探討對于理解現(xiàn)代組織領導力與中國歷史、文化背景下的實際領導行為有著重要的價值,這也能部分回答很多讀者經(jīng)常困惑的問題:國外的先進研究與理論好是好,就是水土不服!要把國際先進的理論與實踐經(jīng)驗運用到中國情境下,就必須結(jié)合中國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否則,簡單的復制必然失敗。
第三,領導力的本質(zhì)是引領人心、應對變化、追求卓越。領導變革是領導者的核心工作!秾O子兵法》曰:“凡戰(zhàn)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因此,陳老師基于領導力的三維十二度架構(gòu),提出了引領變革、應對變化、靈活應用的“奇正之道”,并與保羅·赫塞的“情境領導”進行對比,提出了一系列應對各種外部、內(nèi)部情境的策略與方法。這就像學習一套武術(shù),基本動作容易掌握,但其精妙之處在于出神入化、因地制宜、恰到好處。這也是為什么很多領導者和學者說:領導力更多的是一門藝術(shù),需要悟性和活性。這一點在中國情境下尤其重要。
第四,本書的案例和故事也是一大亮點。由于陳老師的特殊經(jīng)歷,對于政府、軍隊、金融,以及企業(yè)的領導力實踐有著眾多的親身經(jīng)歷和體會,特別是其近些年負責銀行業(yè)的高管培訓,并親自講授領導力課程,使得本書讀起來親切、易懂、實用。
此外,陳老師還在長期的領導力實踐中勤于思考、善于研究,發(fā)表了《“黃金分割”與領導力》等研究成果,獲得了眾多專家的好評,也豐富了領導力的視角,為中國的領導力研究做出了獨特的貢獻。
領導力學者們的一個共識是,現(xiàn)代組織的領導力研究在中國還處在初級階段,與我們GDP全球第二的經(jīng)濟地位不相稱,還不能很好地支持中國在全球化、移動互聯(lián)時代承擔的引領全球的重任。展望未來30年的中國與世界,領導力將成為中國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因此,越來越多的中國學者和領導者參與到領導力的研究和傳播之中,將是中國領導力研究發(fā)展壯大的關(guān)鍵所在。
就在撰寫本文時,我看到一條關(guān)于時任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教授講話的微信: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成為領導者,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將會是扁平的。社會的結(jié)構(gòu)和商業(yè)組織形式在發(fā)生變化,只要有一個想法,就可以集中全球的資源來為你服務,所以,將來決定一個國家是否有創(chuàng)意,還取決于教育,取決于教育能否讓學生不斷地產(chǎn)生新的想法、不斷孕育新的創(chuàng)意。
共勉。
徐中 博士
北京智學明德國際領導力中心主任
領越?領導力高級認證導師
《領導力》《領導梯隊》等暢銷書譯者
陳偉鋼,浙江麗水人。中國銀保監(jiān)會培訓中心原主任、黨校原副校長、國有重點金融機構(gòu)監(jiān)事會正局級監(jiān)事,中國人民大學區(qū)塊鏈研究院研究員。
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空軍副政委、空軍飛行學院政治部主任等職。
主要研究方向:銀行監(jiān)管與培訓、銀行戰(zhàn)略與風險管理、銀行經(jīng)營與領導力建設、人力資源管理、金融科技等領域。
第一章 領導力正論
第一節(jié) 把握使命,率眾復命
第二節(jié) 科學、藝術(shù)、博弈
第三節(jié) 人人可以擁有領導力
第四節(jié) 領導者的角色定位
本章小結(jié)
第二章 領導力奇解
第一節(jié) 三大基石“硬實力”
第二節(jié) 十二支柱“軟實力”
第三節(jié) 奇正之變“巧實力”
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領導力三維正合
第一節(jié) “品、思、行”之合
第二節(jié) “情、理、法”之合
第三節(jié) “儒、道、法”之合
第四節(jié) “器、術(shù)、道”之合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領導力十二度奇勝
第一節(jié) 自制力——心力的強度,心勝
第二節(jié) 親和力——胸懷的廣度,德勝
第三節(jié) 學習力——眼界的寬度,學勝
第四節(jié) 創(chuàng)造力——求新的睿度,智勝
第五節(jié) 洞察力——見事的敏度,知勝
第六節(jié) 謀劃力——謀事的深度,謀勝
第七節(jié) 決策力——決策的氣度,氣勝
第八節(jié) 號召力——感召的力度,勢勝
第九節(jié) 組織力——統(tǒng)合的縝度,剛勝
第十節(jié) 協(xié)調(diào)力——應變的靈度,柔勝
第十一節(jié) 導向力——領航的精度,信勝
第十二節(jié) 激發(fā)力——激勵的效度,志勝
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奇正相生
第一節(jié) 以正為本
第二節(jié) 以奇取勝
第三節(jié) 守正出奇
本章小結(jié)
第六章 “黃金分割”與領導力
第一節(jié) “黃金分割”的哲學價值
第二節(jié) “黃金分割”的領導力價值
第三節(jié) “黃金分割”與灰度理論
本章小結(jié)
第七章 領導力效能評估與提升
第一節(jié) 領導力商數(shù)
第二節(jié) “黃金分割”在領導力評測中的運用
第三節(jié) 領導力提升
本章小結(jié)
附錄“黃金分割”啟示錄
第三章 領導力三維正合
第四節(jié) “器、術(shù)、道”之合
《神雕俠侶》中劍魔獨孤求敗在石壁上刻下以下幾句話。
“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悔恨無已,乃棄之深谷。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四十歲后,不滯于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于無劍勝有劍之境。
獨孤求敗從“利劍”到“鈍劍”再到“無劍”三個階段,正是領導者從“權(quán)力”到“領導藝術(shù)”再到“威望”的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是“器”,靠的是“權(quán)力”這把“利劍”,讓追隨者敬畏;第二境界是“術(shù)”,靠的是“領導藝術(shù)”這把“鈍劍”,讓追隨者服從;第三境界是“道”,靠的是“威望”這把“無形的劍”,讓追隨者敬仰。
領導者的修養(yǎng)要到達至高的境界,才能“漸進于無劍勝有劍 之境”。
一、悟道
器、術(shù)、道在領導力中是有明確標志的。有人根據(jù)領導者與下屬的配合關(guān)系,形象地把領導者分為四種類型:一流領導——自己不干,下屬拼命干;二流領導——自己干,帶領下屬一起干;三流領導——自己干,下屬沒事干;四流領導——自己干,下屬跟你對著干。
這里三、四流領導雖然自己干,但可能干了下屬能干的活,或者干了違背下屬愿意的活,因而挫傷了下屬的積極性。這里領導者的“能干”就像“紫薇軟劍”,雖然鋒利,會傷人,但也可能傷及自己。領導者自己所向披靡,下屬卻不買賬,這樣的領導是不稱職的。
二流領導自己干,也可能干了下屬能干的活,卻忘了干領導者該干的活,這是一把“鈍劍”,雖然能把下屬的積極性勉強調(diào)動起來,但自己卻非常吃力。這樣的領導是不能充分發(fā)揮領導效能的。
一流領導不干下屬能干的活,卻干好了自己該干的活,干了下屬想干而干不了的活,因而下屬欽佩、擁護、服氣,這是一把“無形的劍”。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边@樣的領導擁有了“領導者王道”,能夠真正做到無為而治,從無為到無所不為。
那么,什么是領導者該干的事呢?一是戰(zhàn)略層面的,即本單位、本行業(yè)、本企業(yè)的發(fā)展方向、發(fā)展策略、發(fā)展道路等,讓自己領導的企業(yè)或單位在行業(yè)里有地位,在社會上有威望,令外部人羨慕,讓內(nèi)部人有希望,前景好,有奔頭;二是用人層面的,什么人應該用在什么崗位,什么崗位應該尋找什么樣的人負責,如何選拔、考核、培養(yǎng)、使用、愛護、保護人才,如何制定人才發(fā)展戰(zhàn)略等,讓自己的部下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心情舒暢,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三是精神層面的,倡導什么理念,建立什么文化,形成什么風氣等,讓自己領導的單位風清氣正,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四是解憂層面的,干下屬干不了的事,如對上請示、對外協(xié)調(diào)、對內(nèi)溝通等,需要利用領導者的職位、頭銜、威望、關(guān)系、人脈、經(jīng)驗等解決實際問題,包括對下屬的關(guān)心、排憂解難等。領導者做好以上四件事,基本上達到自己不干下屬拼命干的層次了,但還不一定就是一流領導,因為領導者在人們心目中的威望不僅僅看能力,還看自我約束、自我修為、自我管理、自我成長等內(nèi)在品性。
二、聞道
領導者習練領導力的過程就是“聞道”的過程。韓愈說:“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睂W習領導力就是聞領導科學之道。而聞道的方式又可分為三種不同的境界。
第一境界,“下士聞道,索之以技”。索之以技就是學一些知識、技巧,讓人變得機靈一些,這是技術(shù)層面的聞道,在品、思、行三維度中,重點解決“行”的問題。
第二境界,“中士聞道,求之以理”。求之以理就是學理論,求道理,讓人變得聰明一些,是思想層面的聞道,在品、思、行三維度中,重點解決“思”的問題。
第三境界,即最高境界,“上士聞道,合之以身”。合之以身就是通過自身的感悟產(chǎn)生道理和技巧,放射出人生智慧的光芒,是智慧層面的聞道,在品、思、行三維度中,重點解決“品”的問題。一個人有了大智慧,就會超越“技”和“理”的限制,做出超乎想象的壯舉。
領導干部聞領導科學之道,既要聞技術(shù)層面的道,也要聞思想層面的道,更要聞智慧層面的道,親身感悟領導力的精髓。
就聞道的途徑看,技巧可以通過勤學苦練獲得,熟能生巧;理論可以通過艱苦的思索獲取,慎思明辨;智慧卻需要用品德來支撐,品是智慧的源泉,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有可能獲得大智慧,一個品德不好的人可以很聰明,但不可能有大智慧。
“囚徒困境”的啟示
“囚徒困境”是一個法學界的著名案例,說的是兩名共同作案的犯罪嫌疑人被警察抓獲,警察向兩個嫌犯同時宣布政策:如果兩個人當中,一個坦白,一個不坦白,坦白的一方當場釋放,不坦白的一方坐10年牢;如果兩人同時坦白,分別坐8年牢;如果兩人都不坦白,分別坐2年牢。宣布完政策后,警察將兩個嫌犯分別關(guān)押。按照最優(yōu)決策理論,兩人應該選擇都不坦白,這樣關(guān)押的年數(shù)最少,合計4年。但遺憾的是,他們都選擇坦白,合計坐16年牢,選的是一個最差的方案。那么,犯罪嫌疑人為什么會選最差的方案呢?是他們不夠聰明嗎?不是,他們足夠聰明,但品德不夠,他們考慮的首先是自己的利益,只要自己能當場釋放,管別人關(guān)多少年呢。而且他們從不信任別人,也不愿意為他人做出犧牲,所以,同時坦白、都關(guān)8年是他們唯一的選擇?梢,“品”上不去,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思”和“行”。一個領導者如果沒有高尚的品德,做決策時往往會多從個人利益考慮,大多是得不到大家擁護的,有時甚至會做出極其錯誤或愚蠢的決策。
百行德為首,古人追求理想講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修身是第一位的。身之不修,德之不立;德之不立,威之不樹。以德服眾,是做人為官的基本條件。古人說:“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睘楣俦匾缘路。服眾是最好的領導力、最強的號召力、最深刻的影響力。
終極挑戰(zhàn)辯題,你支持哪一種觀點?
21.正方:領導者貴有魄力,剛比柔重要。
反方:領導者貴有定力,柔比剛重要。
22.正方:領導者應倡導變革,勇于創(chuàng)新比維持穩(wěn)定更重要。
反方:領導者須重視穩(wěn)定,行穩(wěn)才能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