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呼應新時代對日語學科建設的要求,將課程思政、學術話語權建構、新文科建設、區(qū)域國別研究等時代要素融入課程,詳細闡釋日本學研究的研究領域、問題意識、研究方法、學術規(guī)范、實踐環(huán)節(jié)。本書致力于在精磨學術訓練的同時講好中國學術故事,為中國學術培養(yǎng)青年人才。
孫敏,女,1979年出生。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語言文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國際關系學院日語系副教授。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等,參與北京市重點教改項目,獲省部級科研、教學成果獎多項。先后在東京大學大學院文化人類學研究室、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北京大學中文系訪學,具有跨學科學術背景。
國際關系學院日語學科為國家級一流學科。2020年至今,作者在國際關系學院講授日語系本科必修課程《學術寫作與研究方法》,課程建設獲得如下成果。
2022年獲北京市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學名師、教學團隊稱號(北京市教委主辦)。
2022年獲第二屆北京高校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大賽優(yōu)秀獎(北京市教委主辦)。
2位學生獲北京市普通高校優(yōu)秀本科畢業(yè)論文獎,教師被評為北京市普通高校優(yōu)秀本科畢業(yè)論文指導教師。
2022年獲評國際關系學院優(yōu)質(zhì)本科課程。
教師于2022年獲評國際關系學院青年教學名師。
課程微課在“新華思政”上線,為“新華思政”首批上線課程,網(wǎng)址為:https://xhsz.news.cn/curriculum/detail/1224
本課程由國際關系學院推薦參評2023年第三批國家一流本科課程。
目 錄
模塊一 研究領域 /?001
第1節(jié) 選題一:日語語言學?/?003
第2節(jié) 選題二:日本文學?/?013
第3節(jié) 選題三:區(qū)域國別研究?/?023
第4節(jié) 選題四:中日翻譯?/?034
模塊二 問題意識 /?041
第5節(jié) 文獻綜述和常用數(shù)據(jù)庫?/?043
第6節(jié) 選題?/?060
第7節(jié) 創(chuàng)新點和題目?/?066
第8節(jié) 核心概念和研究設計?/?078
模塊三 研究方法 /?101
第9節(jié) 文本分析法?/?103
第10節(jié) 文獻法?/?116
第11節(jié) 觀察法?/?121
第12節(jié) 訪談法?/?126
第13節(jié) 問卷法?/?129
第14節(jié) 圖像分析法?/?133
第15節(jié) 口述史法?/?136
第16節(jié) 四重證據(jù)法?/?140
模塊四 學術規(guī)范 /?145
第17節(jié) 前言?/?147
第18節(jié) 正文?/?156
第19節(jié) 結(jié)論?/?167
第20節(jié) 摘要與關鍵詞?/?169
第21節(jié) 參考文獻?/?180
第22節(jié) 附錄?/?184
第23節(jié) 致謝?/?188
第24節(jié) 學術道德?/?193
模塊五 實踐環(huán)節(jié) /?195
第25節(jié) 開題報告點評會:語言方向和文學方向?/?196
第26節(jié) 開題報告點評會:區(qū)域國別方向和翻譯方向?/?208
第27節(jié) 畢業(yè)論文點評會:語言方向和文學方向?/?216
第28節(jié) 畢業(yè)論文點評會:區(qū)域國別方向和翻譯方向?/?218
第29節(jié) 模擬開題報告會:語言方向?/?220
第30節(jié) 模擬開題報告會:文學方向?/?222
第31節(jié) 模擬開題報告會:區(qū)域國別方向?/?223
第32節(jié) 模擬開題報告會:翻譯方向?/?224
參考文獻 /?225
附 錄?/?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