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拓技藝圖典(精)》內容介紹:傳拓亦稱椎拓,是中國特有的保存文獻的傳統(tǒng)方法,就是用紙、墨和傳拓工具從金石器物上捶印其文字和圖畫的技法。對石刻文獻的復制需要刺激了傳拓技術的產生,在紙張的普及和質量提高、墨的廣泛使用等物質條件齊備的前提下.受璽印和封泥使用方法的啟發(fā),傳拓技術應運而生。傳拓始于何時,迄今尚無定論。唐代石刻文獻中有對“打本”的記載,詩歌中也有對傳拓技法的形象描寫,可知傳拓到了唐代已經非常成熟和普及。存世唐拓本均為擦拓。宋代拓本在墨色上已有“烏金”、“蟬翼”之分,并出現(xiàn)了撲拓的上墨技法。到了明代,傳拓的對象擴大,傳拓用紙也有所發(fā)展。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出現(xiàn)了青銅器的全形拓法.是傳拓技藝發(fā)展的境界。
iv>
章 傳拓技藝的產生和發(fā)展
01熹平石經殘石
02正始石經殘石
03刻碑工具
04隋書經籍志
05韋蘇州詩集
06溫泉銘
07千祿字書
08道德經
09樂善堂法帖
10三希堂法帖
第二章 傳拓技法與拓本
11蘭亭圖
12索尼孫女眾圣保墓志
13元演墓志
14陶普慈墓志蓋
15玄奘取經路線圖
16三希堂法帖
17淳化閣法帖
18淳化閣法帖
19曹望僖造像
20石門頌
21君車畫像
22慧影造像記
23慧成造像記
24曹全碑
25曹全碑
26曹全碑
27犬伯囂
28披云臺頌
29維衛(wèi)尊佛像
30沮渠安周造寺碑
31姚茫父縮摹金石拓本
32爨寶子碑
33婁壽碑
34五百羅漢圖
第三章 傳拓技藝的廣泛使用
35古玉圖譜
36尊古齋藏造像集拓
37小飛鴻堂印譜
38銅器泉幣磚瓦集拓
39羅振玉等舊藏甲骨拓本
40墨寶
41周希丁拓青銅器
42陳簋齋藏古器物拓本
43陳簋齋藏瓦當
44陳簋齋藏古陶
45陳簋齋藏磚
46筐齋手拓鏡銘
第四章 傳拓的材料、工具和程序
47綿連宣
48凈皮綿連
49扎花宣
50苦竹紙
51毛竹紙
52墨塊
53傳拓工具
第五章 傳拓的傳承與保護
54崔凝妻李氏墓志
55晉唐小楷
56李思訓碑
57筐齋傳古別錄
58傳拓技法著作
59隸韻
60沈氏硯林
國家珍貴古籍名錄中的碑帖目錄
當代傳拓名家作品
傳拓名家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