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山不僅是世界上海拔zui高的山脈,同時也是冥想圣地,靜心之巔。
本書記錄了斯瓦米·拉瑪與那些隱居在喜馬拉雅山脈中的瑜伽大師、高人和隱士相遇,共同生活并向他們學習的傳奇經(jīng)歷。這些大師們不僅包括大名鼎鼎的甘地和泰戈爾,還有各個流派的瑜伽領袖。書中的每個故事都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心靈之旅,帶領讀者探索如何通過冥想調節(jié)情緒、緩解壓力,并培養(yǎng)對當下的全然覺知。通過這些故事,我們能學會如何克服恐懼、自大、執(zhí)著,從而變得謙卑、平和,最終改變自己的生命狀態(tài)。
本書自出版以來,在全球范圍內獲得了廣泛的贊譽,深受眾多知名人士的喜愛,包括蘋果公司創(chuàng)始人史蒂夫·喬布斯、推特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杰克·多爾西、安泰保險前首席執(zhí)行官馬克·伯托利尼、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和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等。
1.本書記錄了很多傳奇的故事。本書記錄了斯瓦米·拉瑪與那些隱居在喜馬拉雅山脈中的瑜伽大師、高人和隱士相遇,共同生活并向他們學習的傳奇經(jīng)歷。這些大師們不僅包括大名鼎鼎的甘地和泰戈爾,還有各個流派的瑜伽領袖。每個故事都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心靈之旅。本書插圖近40幅,全面展現(xiàn)大師們的修行歷程。
2.本書是20世紀全球zui具有影響力的冥想大師斯瓦米·拉瑪所傳授的真正的冥想法。書中帶領讀者探索如何通過冥想調節(jié)情緒、緩解壓力,并培養(yǎng)對當下的全然覺知。我們從中能學會如何克服恐懼、自大、執(zhí)著,從而變得謙卑、平和,最終改變自己的生命狀態(tài)。斯瓦米·拉瑪將東方的冥想與西方心理治療相結合,對西方心理學,尤其是人本主義心理學、接納承諾療法和辯證行為療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3.本書深受許多名人喜愛、推薦。本書自出版以來,在全球范圍內獲得了廣泛的贊譽,深受眾多知名人士的喜愛,包括蘋果公司創(chuàng)始人史蒂夫·喬布斯、推特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杰克·多爾西、安泰保險前首席執(zhí)行官馬克·伯托利尼、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和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等。
中文版序
我第一次接觸冥想是在 2003 年翻譯一本書時。那本書中的女主人公經(jīng)歷了極大的創(chuàng)傷,案件在全美引起了廣泛關注。然而,最讓我感動的不是案件本身,而是她通過冥想奇跡般地走出了深淵,并最終在精神和心靈上實現(xiàn)了深刻的轉變。書中提到,她接受了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的正念冥想治療,這一經(jīng)歷成為她重生的關鍵轉折點。
自那時起,冥想深深吸引了我。我決定練習冥想,并且至今已堅持了20余年。這段旅程讓我結識了許多與我有相同追求的人。他們的故事激勵著我,引導我在冥想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友的故事。她性格強勢、急躁,從不允許別人質疑她的決定。她在生意場上也一度十分成功,然而,幾年前的一次失敗讓她的自信心徹底崩塌,脾氣變得更加暴躁。每次見到她,仿佛都能感受到她的情緒一觸即發(fā),幾乎無法與人溝通。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決定前往喜馬拉雅山隱修。幾個月后,當她歸來時,我?guī)缀跽J不出她了。她眼中的執(zhí)拗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平靜與柔和。她不再急于發(fā)表意見,而是靜靜地傾聽,帶著一種從容與穩(wěn)重的氣質。那一刻,我感到她整個人仿佛脫胎換骨一般。我忍不住問她,是什么帶來了如此巨大的改變。她微笑著遞給我一本書,說:讀讀它吧。那本書正是斯瓦米·拉瑪?shù)摹鹅o心之巔:在喜馬拉雅山上冥想》。
從此,這本書成了我心靈的指引者。每當我感到迷;蚱v時,翻開它,總能讓我重獲內在的寧靜,并激勵我繼續(xù)前行。書中有一句話深深打動了我:冥想不是為了逃避生活,而是為了以全新的視角去擁抱生活。
書中詳細記錄了斯瓦米·拉瑪?shù)男扌兄。他從小在喜馬拉雅山中師從眾多冥想大師和隱士,親身見證了人類心靈潛能的無限可能。他曾遇到一位年逾八十的瑜伽士,每天肩扛一床重達40千克、由無數(shù)碎布拼成的百納被,卻依然健步如飛。他還見過一位皮膚如大象皮般厚實、風雨不侵的冥想大師,能夠在一個地方靜坐三個月修煉蟒蛇定。更難忘的是,他向96歲高齡的瑜伽圣女學習《奧義書》時,親眼目睹了她夜不倒單的修行場景。
從這些大師們的身上,他汲取了許多經(jīng)典書籍中學不到的智慧。
有一次,年輕的斯瓦米·拉瑪與一位大師同行,突遇大雨。他下意識地為大師撐傘,而大師卻溫和地說:把傘收起來吧,雨是天地之間的連線,我們不該阻斷它。這句話讓斯瓦米頓悟,冥想不僅是內心的修行,更是一種與自然和宇宙重新連接的方式。
另一位印度著名的數(shù)學家,后來隱居于喜馬拉雅山成為冥想大師,他告訴斯瓦米·拉瑪,凝視既是一種視覺體驗,更是一種深度的內心探尋。
當我們凝視一朵花、一片云,甚至一束燭光時,心靈會逐漸沉靜,進入專注狀態(tài)。而這種專注的力量能夠激發(fā)出人類無限的潛能,創(chuàng)造出不可思議的奇跡。
還有一次,師父讓斯瓦米·拉瑪去拜訪一位即將坐化的瑜伽大師。大師臨終時的平靜與從容讓他感到困惑。他忍不住詢問,大師輕聲說:時間到了,就該走了。要知道,我們不該站在自然的道上不動。這句話如同一道閃電,震撼了他的心靈。他終于明白,冥想帶來的不僅是平靜,更是一種超越生死的智慧。
從一個頑皮的小男孩到 20 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冥想大師之一,斯瓦米·拉瑪?shù)膫髌娼?jīng)歷帶領我們進入了一個深邃而神秘的心靈世界。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如同一粒種子,蘊藏著變革的力量。相信這一粒粒種子定會在讀者心中生根發(fā)芽,帶來深刻的轉變與成長。
20年冥想練習者 周長遐
斯瓦米·拉瑪(Swami Rama)(19251996)
20世紀全球zui具影響力的冥想大師之一,他出生于印度,自幼在喜馬拉雅山脈跟隨100多位隱士和大師,接受了嚴格的瑜伽和冥想訓練。20世紀60年代,斯瓦米·拉瑪前往美國,將東方的冥想與西方心理治療相結合,對西方心理學,尤其是人本主義心理學、接納承諾療法和辯證行為療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1970年,斯瓦米·拉瑪受邀參與了一系列由美國科學家主持的實驗。在實驗中,他展示了通過冥想調控自身生理狀態(tài)的能力,例如控制體溫變化達10攝氏度,以及讓心跳短暫停止,同時保持清醒的意識。這些實驗結果令科學家們震驚,并引發(fā)了西方科學界對冥想的強烈興趣和新的認知。斯瓦米·拉瑪說:每個人的內在都蘊藏著巨大的潛能,而冥想是開啟這些潛能的關鍵途徑。
代表作:
《靜心之巔:在喜馬拉雅山上冥想》
《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