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規(guī)劃教材--先進材料成形技術與理論(樊自田)
定 價:49 元
- 作者:樊自田
- 出版時間:2006/9/1
- ISBN:9787502587529
- 出 版 社: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TB3
- 頁碼:276
- 紙張:
- 版次:1
- 開本:16開
本書概述了材料的分類及其成形加工方法的選擇、先進材料成形技術在先進制造技術中的作用、21世紀材料成形加工技術的發(fā)展趨勢,重點介紹了以精密成形、復合成形、材料制備與成形一體化、數(shù)字化成形等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材料成形技術的原理及應用,其主要內(nèi)容包括液態(tài)金屬精密成形理論及應用、金屬材料塑性精確成形工藝及理論、先進連接技術理論及應用、復合化成形加工方法及技術基礎、粉末材料及其成形技術五部分。
本書主要用作材料加工工程、數(shù)字化材料成形、材料學等專業(yè)的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從事材料科學與工程的科技工作者及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生、研究生學習參考。
第1章材料及其成形加工方法概述1
11材料的分類及其成形加工方法概述2
111材料的分類2
112材料的成形方法分類及概述3
12材料加工成形的作用、特點及精確成形技術4
121作用4
122特點4
123精確成形技術5
13材料成形加工方法的選擇及不同加工方法的精度比較5
131主要成形加工方法比較5
132成形加工方法選用原則5
133典型零件毛坯的成形方法舉例5
14從“夕陽工業(yè)”到“先進制造技術”6
141“先進制造技術”的緣起6
142先進制造技術的定義及發(fā)展趨勢7
143新一代材料加工成形技術在先進制造技術中的地位7
1521世紀材料成形加工技術的發(fā)展趨勢8
151精密成形8
152材料制備與成形一體化8
153復合成形8
154數(shù)字化成形8
155材料成形自動化9
156綠色清潔生產(chǎn)9
參考文獻9
第2章液態(tài)金屬精密成形技術與理論10
21液態(tài)金屬成形的范疇及概述10
211砂型鑄造10
212特種鑄造10
213消失模鑄造12
22消失模精密鑄造技術12
221消失模鑄造的工藝過程及特點12
222消失模鑄造成形理論基礎13
223消失模鑄造的充型特征及界面作用17
224消失模鑄造的關鍵技術23
225散砂的振動緊實原理27
226消失模鑄造的工藝參數(shù)及其鑄件的缺陷防治31
227典型消失模鑄造車間布置舉例33
228鋁、鎂合金消失模鑄造新技術35
23高密度黏土砂緊實機理及其成形技術42
231靜壓造型42
232氣沖造型43
24化學黏結劑砂型及corsworth process新技術45
241自硬樹脂砂型原理及應用46
242corsworth process新技術48
25半固態(tài)鑄造成形原理與技術53
251半固態(tài)鑄造成形的原理及特點53
252半固態(tài)金屬鑄造關鍵技術57
253半固態(tài)金屬成形新技術60
254半固態(tài)鑄造生產(chǎn)線及自動化63
26壓力鑄造技術65
261壓力鑄造技術的特點、原理與種類65
262冷室壓力鑄造概述68
263熱室壓力鑄造概述70
264壓力鑄造技術的新發(fā)展70
265典型壓鑄零件舉例73
27反重力鑄造技術74
271低壓鑄造74
272差壓鑄造75
273反重力鑄造技術的發(fā)展76
28熔模精密鑄造78
281熔模精密鑄造特點及工藝過程78
282模樣材料及熔模的制造80
283殼型材料及殼型工藝81
284熔模鑄造型芯85
29特殊凝固技術87
291快速凝固87
292定向凝固90
293其他特殊條件下的凝固92
210金屬零件的數(shù)字化快速鑄造95
2101液態(tài)金屬數(shù)字化成形過程工藝過程95
2102液態(tài)金屬數(shù)字化成形過程舉例95
2103產(chǎn)品快速試制96
2104工業(yè)化生產(chǎn)96
參考文獻97
第3章金屬材料塑性精確成形工藝及理論98
31金屬塑性成形種類與概述98
311金屬塑性成形在國民經(jīng)濟中的地位98
312金屬塑性成形方法的分類98
313金屬塑性成形方法的現(xiàn)狀98
314金屬塑性成形方法的最新進展98
315金屬塑性成形方法的發(fā)展方向100
32金屬材料的超塑性及超塑成形103
321金屬超塑性的定義103
322超塑性的歷史及發(fā)展103
323超塑性的分類104
324典型的超塑性材料105
325超塑性的應用106
33復雜零件的精密模鍛及復雜管件的精密成形107
331精密塑性體積成形107
332精密塑性體積成形的方法108
34板料精密成形116
341精沖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116
342液壓成形技術120
343金屬板料數(shù)字化成形技術122
35模具數(shù)字化制造技術130
351模具的高速切削加工技術130
352基于逆向工程的模具CAD/CAM/DNC技術133
參考文獻136
第4章先進連接技術理論及應用137
41激光焊接138
411激光的產(chǎn)生與激光束138
412激光加工設備142
413激光與材料的相互作用147
414激光焊接質量的實時監(jiān)測與控制171
42電子束焊接176
421引言176
422電子束焊基本原理177
423電子束焊接的應用實例180
43摩擦焊接技術182
431摩擦焊接原理182
432摩擦焊接的特點183
44擴散連接技術184
441擴散連接原理及特點184
442擴散連接時材料間的相互作用185
443材料的擴散連接工藝186
45微連接技術189
451定義和分類189
452微電子器件內(nèi)引線連接中的微連接技術190
453印刷電路板組裝中的微連接技術193
454導電膠粘接197
參考文獻199
第5章復合化成形加工方法及技術基礎200
51材料成形加工技術的復合化200
52連鑄連軋技術200
521定義及產(chǎn)生背景200
522技術優(yōu)點與經(jīng)濟效益202
523典型的連鑄連軋生產(chǎn)線組成203
524連鑄連軋關鍵技術206
525連鑄連軋技術的發(fā)展趨勢209
526連鑄連軋技術在我國的技術應用現(xiàn)狀與前景211
527連鑄連軋技術前沿212
53高能束熔積快速成形與銑削復合精密制造金屬零件212
531快速金屬零件復合精密制造技術的提出212
532快速金屬零件復合精密制造的基本原理213
533關鍵技術問題215
534激光銑削復合快速精密制造金屬零件實例216
535快速金屬零件復合直接原型制造技術工藝特點及其應用前景217
54復合能量場成形218
541電磁連續(xù)鑄造218
542等離子激光復合噴涂220
55新材料制備與成形一體化222
551激光快速成形技術制備功能梯度零件223
552噴射成形法制備金屬基復合材料229
56汽車覆蓋件模具的CAD/CAE/CAM及其并行工程233
561CAD/CAE/CAM技術在汽車覆蓋件模具中的應用與發(fā)展233
562基于并行工程的模具設計及制造236
參考文獻239
第6章粉末材料及其成形技術241
61金屬粉末材料的制備241
611金屬粉末制備概述241
612金屬粉末的常用制備方法241
62普通粉末冶金技術原理及方法248
621粉末冶金工藝過程248
622粉末冶金成形的特點248
623粉末的主要成形方法249
63粉末材料及其成形新技術251
631等靜壓成形252
632粉末注射成形原理及應用254
633 激光快速燒結成形258
64粉末成形料坯的燒結及氣體保護261
641鐘罩式燒結262
642網(wǎng)帶傳送式燒結爐262
643保護氣體發(fā)生裝置262
參考文獻265第1章材料及其成形加工方法概述1
11材料的分類及其成形加工方法概述2
111材料的分類2
112材料的成形方法分類及概述3
12材料加工成形的作用、特點及精確成形技術4
121作用4
122特點4
123精確成形技術5
13材料成形加工方法的選擇及不同加工方法的精度比較5
131主要成形加工方法比較5
132成形加工方法選用原則5
133典型零件毛坯的成形方法舉例5
14從“夕陽工業(yè)”到“先進制造技術”6
141“先進制造技術”的緣起6
142先進制造技術的定義及發(fā)展趨勢7
143新一代材料加工成形技術在先進制造技術中的地位7
1521世紀材料成形加工技術的發(fā)展趨勢8
151精密成形8
152材料制備與成形一體化8
153復合成形8
154數(shù)字化成形8
155材料成形自動化9
156綠色清潔生產(chǎn)9
參考文獻9
第2章液態(tài)金屬精密成形技術與理論10
21液態(tài)金屬成形的范疇及概述10
211砂型鑄造10
212特種鑄造10
213消失模鑄造12
22消失模精密鑄造技術12
221消失模鑄造的工藝過程及特點12
222消失模鑄造成形理論基礎13
223消失模鑄造的充型特征及界面作用17
224消失模鑄造的關鍵技術23
225消失模鑄造的工藝參數(shù)及其鑄件的缺陷防治31
226典型消失模鑄造車間布置舉例34
227鋁、鎂合金消失模鑄造新技術35
23高密度黏土砂緊實機理及其成形技術42
24化學黏結劑砂型及corsworth process新技術42
241自硬樹脂砂型原理及應用43
242corsworth process新技術45
25半固態(tài)鑄造成形原理與技術50
251半固態(tài)鑄造成形的原理及特點50
252半固態(tài)金屬鑄造關鍵技術54
253半固態(tài)金屬成形新技術57
254半固態(tài)鑄造生產(chǎn)線及自動化60
26壓力鑄造技術62
261壓力鑄造技術的特點、原理與種類62
262冷室壓力鑄造概述64
263熱室壓力鑄造概述67
264壓力鑄造技術的新發(fā)展67
265典型壓鑄零件舉例70
27反重力鑄造技術71
271低壓鑄造71
272差壓鑄造73
273反重力鑄造技術的發(fā)展74
28熔模精密鑄造76
281熔模精密鑄造特點及工藝過程76
282模樣材料及熔模的制造78
283殼型材料及殼型工藝79
284熔模鑄造型芯83
29特殊凝固技術85
291快速凝固85
292定向凝固88
293其他特殊條件下的凝固90
210金屬零件的數(shù)字化快速鑄造93
2101液態(tài)金屬數(shù)字化成形過程工藝過程93
2102液態(tài)金屬數(shù)字化成形過程舉例93
2103產(chǎn)品快速試制94
2104工業(yè)化生產(chǎn)94
參考文獻95
第3章金屬材料塑性精確成形工藝及理論96
31金屬塑性成形種類與概述96
311金屬塑性成形在國民經(jīng)濟中的地位96
312金屬塑性成形方法的分類96
313金屬塑性成形方法的現(xiàn)狀96
314金屬塑性成形方法的最新進展96
315金屬塑性成形方法的發(fā)展方向98
32金屬材料的超塑性及超塑成形101
321金屬超塑性的定義101
322超塑性的歷史及發(fā)展101
323超塑性的分類102
324典型的超塑性材料103
325超塑性的應用104
33復雜零件的精密模鍛及復雜管件的精密成形105
331精密塑性體積成形105
332精密塑性體積成形的方法106
34板料精密成形114
341精沖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114
342液壓成形技術118
343金屬板料數(shù)字化成形技術120
35模具數(shù)字化制造技術128
351模具的高速切削加工技術128
352基于逆向工程的模具CAD/CAM/DNC技術131
參考文獻134
第4章先進連接技術理論及應用135
41激光焊接136
411激光的產(chǎn)生與激光束136
412激光加工設備140
413激光與材料的相互作用145
414激光焊接質量的實時監(jiān)測與控制169
42電子束焊接174
421引言174
422電子束焊基本原理175
423電子束焊接的應用實例178
43摩擦焊接技術180
431摩擦焊接原理及技術特點180
44擴散連接技術182
441擴散連接原理及特點182
442擴散連接時材料間的相互作用183
443材料的擴散連接工藝184
45微連接技術187
451定義和分類187
452微電子器件內(nèi)引線連接中的微連接技術188
453印刷電路板組裝中的微連接技術191
454“綠色”微連接技術——導電膠粘接196
參考文獻197
第5章復合化成形加工方法及技術基礎198
51材料成形加工技術的復合化198
52連鑄連軋技術198
521定義及產(chǎn)生背景198
522技術優(yōu)點與經(jīng)濟效益200
523典型的連鑄連軋生產(chǎn)線組成201
524連鑄連軋關鍵技術204
525連鑄連軋技術的發(fā)展趨勢207
526連鑄連軋技術在我國的技術應用現(xiàn)狀與前景209
527連鑄連軋技術前沿210
53高能束熔積快速成形與銑削復合精密制造金屬零件210
531快速金屬零件復合精密制造技術的提出210
532快速金屬零件復合精密制造的基本原理211
533關鍵技術問題213
534激光銑削復合快速精密制造金屬零件實例214
535快速金屬零件復合直接原型制造技術工藝特點及其應用前景215
54復合能量場成形216
541電磁連續(xù)鑄造216
542等離子激光復合噴涂218
55新材料制備與成形一體化220
551激光快速成形技術制備功能梯度零件221
552噴射成形法制備金屬基復合材料227
56汽車覆蓋件模具的CAD/CAE/CAM及其并行工程231
561CAD/CAE/CAM技術在汽車覆蓋件模具中的應用與發(fā)展231
562基于并行工程的模具設計及制造234
參考文獻237
第6章粉末材料及其成形技術239
61金屬粉末材料的制備239
611金屬粉末制備概述239
612金屬粉末的常用制備方法239
62普通粉末冶金技術原理及方法246
621粉末冶金工藝過程246
622粉末冶金成形的特點246
623粉末的主要成形方法247
63粉末材料及其成形新技術249
631等靜壓成形250
632粉末注射成形原理及應用252
633激光快速燒結成形256
64粉末成形料坯的燒結及氣體保護259
641鐘罩式燒結260
642網(wǎng)帶傳送式燒結爐260
643保護氣體發(fā)生裝置260
參考文獻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