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是教育部首批批準設立并直撥編制的古籍整理研究機構之一。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古籍所無論在學科方向還是學術隊伍的建設上,都有了長足的拓進,確立了以古今貫通研究這一新的學術理念為主導、以文獻實證為基礎,古典研究諸學科彼此交叉、相輔相成的科研與教學格局。今年是古籍所成立四十周年,特推出“復旦大學古籍所紀念文叢”,旨在全面總結古籍所成立以來歷代骨干學者的代表性論著,為古籍所今后進一步的發(fā)展奠基。
本書為系列文叢之一,收入劉曉南教授的代表性論文,包含古代漢語音韻學、方言學、漢語史等專題。
劉曉南,男,湖南平江人,1957年7月29日生。1980年在岳陽師專中文系畢業(yè),留校任教。1988年8月獲湖南師大文學碩士學位。1997年元月獲南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95年至2001年在湖南師范大學工作,任副教授、教授,研究生導師,教研室主任,高級職稱評定委員會成員。2001年9月調入南京大學中文系工作,任南京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字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國家重點學科漢語言文字學學科負責人。期間曾任江蘇省語言學會常務副會長與中國音韻學會副秘書長,現任中國音韻學會常務理事。2010年6月調入復旦大學古籍所,任教授,古代漢語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博士后流動站專家組成員。兼任國家社科基金評委,教育部學位中心專家?guī)斐蓡T。
專業(yè)方向為漢語史、音韻學,研究領域為語音史、歷史方言學。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兩項、省部級課題3項,在研教育部課題1項。撰寫、編著學術論著與教材共計9部,發(fā)表論文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