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設計基礎與實戰(zhàn)(微課版 附上機實驗)
定 價:69.8 元
當前圖書已被 3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呂迪 王勇剛 李光燦 陳斌
- 出版時間:2024/3/1
- ISBN:9787115630667
- 出 版 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TP312.8
- 頁碼:270
- 紙張:
- 版次:01
- 開本:16開
本書結合Java技術棧的常用技術和軟件構造的底層思維,由淺入深、全面系統(tǒng)地講解Java的相關知識。全書共11章,主要內容包括Java簡介,Java基礎知識,類和對象,繼承、抽象類和接口,異常,常用類庫,輸入流和輸出流,集合,數(shù)據(jù)庫的連接,多線程,網(wǎng)絡編程基礎。Java知識點龐雜,本書的講解以“宜用”為基礎,在講解Java基礎知識的過程中配以示例,而且每章配套習題(含編程題)和上機實驗。另外,本書提供一套完整的課程設計(共6個子題目),讀者可以通過實踐逐步掌握系統(tǒng)設計的原則和軟件構造的步驟。
本書可作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等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供以Java為基礎的軟件開發(fā)人員參考使用。
【內容特點】
(1)以“新工科”的理念為基礎,從新技術、新應用、新教學的角度設計教材內容,打造實用和創(chuàng)新的教材。本書注重原理講解和程序員“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思維模式的培養(yǎng),將編程技術與實踐應用結合,力圖讓學生對知識點融會貫通。
(2)內容全面:包含Java的V21版本新特性,Java的基礎知識;內容呈現(xiàn)循序漸進,通過實際應用案例,展現(xiàn)知識點的應用場景;每章內容分為基礎講解、應用案例和上機實驗三個部分。
(3)講解風格:以學生視角,從編程問題的提出,到編程實現(xiàn),最后總結編程思維的方式進行講解。微課視頻中全程手寫編碼,進行演示和講解。
(4)實訓操作:每章最后,結合本章知識點和應用場景,設計一個綜合應用案例,鍛煉學生的應用和設計能力。
【配套資源】
(1)PPT、教案、教學大綱(含上機實驗)、教學進度表、習題答案、模擬試卷;
(2)每個章節(jié)的知識點提供微課視頻,全程演示編碼和調試過程;
【服務特點】作者可以提供直播以及QQ服務群等支持。
呂迪:
麗江文化旅游學院信息學院,副教授,軟件工程專業(yè)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軟件技術應用研究;一線教學經(jīng)驗豐富,有10余年的程序設計類課程教學經(jīng)驗,并主持學校《高級語言程序設計》一流課程建設工作。 主編《大學計算機基礎》一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
第 1章 Java簡介
1.1 Java的基本情況 1
1.2 Java的特性 1
1.3 Java虛擬機 3
1.4 搭建Java運行環(huán)境 3
1.4.1 下載JDK 3
1.4.2 安裝JDK 4
1.5 編寫“HelloWorld”程序 8
1.5.1 利用無格式編輯器編寫第 一個Java程序 8
1.5.2 編譯運行Java程序 8
1.5.3 IDEA開發(fā)工具 10
1.6 注釋和編程風格 14
1.6.1 注釋 14
1.6.2 編程風格 14
本章小結 15
習題 15
上機實驗 16
第 2章 Java基礎知識
2.1 標識符與關鍵字 17
2.1.1 標識符 17
2.1.2 關鍵字 18
2.2 數(shù)據(jù)類型 18
2.2.1 基本數(shù)據(jù)類型 19
2.2.2 整數(shù)類型 19
2.2.3 浮點數(shù)類型 22
2.2.4 布爾類型 23
2.2.5 字符類型 23
2.2.6 變量與常量 25
2.3 數(shù)據(jù)的輸入和輸出 26
2.4 數(shù)組 28
2.4.1 一維數(shù)組 28
2.4.2 多維數(shù)組 30
2.5 枚舉 31
2.6 運算符和表達式 32
2.6.1 算術運算符 33
2.6.2 關系運算符 36
2.6.3 邏輯運算符 37
2.6.4 賦值運算符 38
2.6.5 運算符優(yōu)先級 40
2.7 程序控制結構 40
2.7.1 分支結構 41
2.7.2 循環(huán)結構 44
2.7.3 跳轉語句 47
本章小結 50
習題 50
上機實驗 51
第3章 類和對象
3.1 面向過程和面向對象 52
3.2 初始類和對象 52
3.2.1 類的聲明 53
3.2.2 對象的創(chuàng)建 53
3.2.3 對象的內存模型 54
3.2.4 成員變量的訪問 54
3.3 成員方法的聲明與訪問 54
3.3.1 成員方法的聲明 54
3.3.2 成員方法的訪問 55
3.4 構造方法 55
3.4.1 構造方法的一般格式 55
3.4.2 構造方法重載 57
3.5 非構造方法 58
3.6 包 59
3.6.1 包的定義 60
3.6.2 包的使用 60
3.7 變量生存期和成員訪問權限 61
3.7.1 變量生存期 61
3.7.2 類中的方法 63
3.7.3 訪問修飾符 63
3.8 方法調用與參數(shù)傳遞 64
3.8.1 調用方法執(zhí)行流程 64
3.8.2 基本數(shù)據(jù)類型傳值 65
3.8.3 引用數(shù)據(jù)類型傳值 66
3.8.4 可變參數(shù) 67
3.9 裝箱和拆箱 68
3.10 遞歸 69
本章小結 71
習題 71
上機實驗 73
第4章 繼承、抽象類和接口
4.1 繼承 74
4.1.1 繼承的使用 75
4.1.2 父類和子類在不同包的繼承性 76
4.1.3 子類對象的構造過程 77
4.1.4 方法的重寫 77
4.1.5 super關鍵字 78
4.2 封裝 80
4.2.1 this關鍵字 82
4.2.2 super和this的比較 84
4.2.3 final關鍵字 84
4.2.4 向上和向下轉型 86
4.3 抽象類 89
4.3.1 抽象類的含義 89
4.3.2 抽象類的使用 90
4.4 接口 92
4.4.1 接口的規(guī)則 92
4.4.2 接口的使用 93
4.4.3 接口回調 94
4.4.4 類、抽象類和接口的比較 95
4.5 多態(tài) 95
4.5.1 多態(tài)的理解 95
4.5.2 多態(tài)和繼承 96
4.5.3 多態(tài)和抽象類 98
4.5.4 多態(tài)和接口 99
4.5.5 instanceof關鍵字 101
4.6 內部類 102
4.7 匿名類 104
4.8 lambda表達式 106
4.9 反射 108
4.9.1 Class類 108
4.9.2 使用反射創(chuàng)建類的對象 111
本章小結 112
習題 112
上機實驗 115
第5章 異常
5.1 異常的含義和分類 116
5.1.1 Error類 117
5.1.2 Exception類 117
5.2 異常處理機制 118
5.2.1 異常處理的過程 118
5.2.2 try-catch語句 119
5.2.3 try-catch-finally語句 120
5.2.4 自定義異常 122
5.3 異常的拋出方式 122
5.3.1 使用throws拋出異!122
5.3.2 使用throw拋出異!123
5.4 常見異!124
5.5 綜合應用 125
本章小結 126
習題 126
上機實驗 127
第6章 常用類庫
6.1 Java類庫結構 128
6.1.1 Java類包 128
6.1.2 Java包和類層次結構 129
6.2 System類 129
6.2.1 System類的常用方法 129
6.2.2 控制臺輸出字符 131
6.3 String類 131
6.3.1 String類和字符串的關系 131
6.3.2 String類常用方法 131
6.3.3 String類和基本數(shù)據(jù)類型的轉換 136
6.3.4 類中的toString()方法 137
6.4 正則表達式 137
6.4.1 正則表達式的使用規(guī)則 137
6.4.2 常用的正則表達式 139
6.4.3 字符序列的替換和分解 141
6.5 StringTokenizer類 142
6.6 Scanner類 144
6.7 Pattern類和Matcher類 146
6.8 StringBuffer類 147
6.9 日期和時間類 148
6.9.1 日期、時間與日歷 148
6.9.2 日期的格式化 150
6.10 Math類 152
6.11 Random類 153
本章小結 154
習題 154
上機實驗 156
第7章 輸入流和輸出流
7.1 流的概念 157
7.2 流的結構體系 157
7.3 File類 158
7.3.1 File類的常用方法 158
7.3.2 遍歷目錄下的文件 160
7.3.3 刪除文件及目錄 161
7.4 字節(jié)流 162
7.4.1 字節(jié)流讀寫文件 163
7.4.2 文件的復制 165
7.4.3 字節(jié)緩沖流 166
7.5 字符流 167
7.5.1 字符流操作文件 168
7.5.2 字符緩沖流 169
7.6 轉換流 170
7.7 對象序列化與反序列化 171
7.8 標準I/O流 172
本章小結 172
習題 173
上機實驗 174
第8章 集合
8.1 集合概述 175
8.2 集合接口 176
8.2.1 集合迭代器 176
8.2.2 Collection接口 177
8.2.3 List接口 179
8.2.4 Set接口 179
8.3 Collection接口的實現(xiàn)類 180
8.3.1 ArrayList 180
8.3.2 LinkedList 182
8.3.3 HashSet 183
8.3.4 TreeSet 185
8.3.5 集合的通用功能 187
8.4 Map接口 188
8.4.1 HashMap 190
8.4.2 TreeMap 191
本章小結 193
習題 193
上機實驗 194
第9章 數(shù)據(jù)庫的連接
9.1 JDBC連接數(shù)據(jù)庫的原理 195
9.2 數(shù)據(jù)庫和表的創(chuàng)建 196
9.3 數(shù)據(jù)庫操作 196
9.3.1 查詢數(shù)據(jù) 198
9.3.2 ResultSet 199
9.3.3 插入、更新和刪除數(shù)據(jù) 200
9.3.4 PreparedStatement接口 202
9.3.5 批量插入或更新數(shù)據(jù) 202
9.4 數(shù)據(jù)庫事務處理 204
9.5 JDBC事務處理 204
本章小結 206
習題 206
上機實驗 208
第 10章 多線程
10.1 線程的概念 209
10.1.1 線程、進程和程序 209
10.1.2 線程的生命周期 211
10.1.3 線程調度 213
10.2 使用Thread創(chuàng)建線程 215
10.3 使用Runnable接口創(chuàng)建線程 217
10.4 線程常用方法 219
10.5 線程同步 222
10.6 wait()方法、notify()方法和notifyAll()方法的使用 224
10.7 Timer的使用 226
10.8 守護線程 231
本章小結 232
習題 232
上機實驗 233
第 11章 網(wǎng)絡編程基礎
11.1 URL類 235
11.2 InetAddress類 238
11.2.1 地址表示 240
11.2.2 獲取地址 240
11.3 套接字 241
11.3.1 客戶端套接字 242
11.3.2 服務器套接字 243
11.3.3 UDP與TCP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244
11.4 UDP數(shù)據(jù)報 245
11.4.1 發(fā)送數(shù)據(jù)報 246
11.4.2 接收數(shù)據(jù)報 247
11.5 Java遠程調用 248
本章小結 251
習題 252
上機實驗 252
附錄 課程設計:班級信息管理系統(tǒng)開發(fā)
課程設計一:班級信息管理系統(tǒng)——菜單設計 254
課程設計二:班級信息管理系統(tǒng)——類和對象的應用 255
課程設計三:班級信息管理系統(tǒng)——多態(tài)的應用 259
課程設計四:班級信息管理系統(tǒng)——異常、常用類和正則表達式的應用 262
課程設計五:班級信息管理系統(tǒng)——集合與流的應用 264
課程設計六:班級信息管理系統(tǒng)——JDBC的應用 266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