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物奇談》是西方已知*早的彩色海洋生物圖鑒,*次出版于1719年,由荷蘭出版商路易·勒納爾整理編纂,收錄了460幅東印度群島(今印度尼西亞諸島嶼)海洋生物彩圖,包括魚類、甲殼類、節(jié)肢動物等。這些精美圖畫展現(xiàn)了當時人們對海洋生物的獨特認知,提供了大量寶貴信息,反映了當時的生物多樣性,是18世紀重要的博物學和藝術著作。
現(xiàn)在,《海物奇談》*次以中文版與讀者見面。書中生物均按照現(xiàn)代生物分類法(林奈二分命名法)重新定種,亦在版式設計上做了優(yōu)化:書頁正面為原版圖版,反面為中文譯文,在完整保留原書風貌的同時提升了科普功能性。讀者可將此書作為藝術圖集收藏,也可以此為起點,解鎖更多海洋生物知識,開啟海洋奧秘探索之旅。
◎編者簡介
路易·勒納爾(Louis Renard,16781746),出版商、地圖制圖師、雕版師。生于法國,后搬至阿姆斯特丹,成為圖書商人。曾受雇于英國漢諾威王朝,負責檢查阿姆斯特丹開出的船上是否有斯圖亞特王朝復辟者暗藏的武器。
◎繪者簡介
巴爾塔薩·科耶特(Balthasar Coyett,16521725),荷蘭殖民官員,曾先后就任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司法理事會理事長、班達省和安汶省總督等職。本書卷一中的圖為科耶特在班達省和安汶省任職期間所繪。
塞繆爾·法盧斯(Samuel Fallours,生卒年月不詳),荷蘭博物學畫家,受雇于荷蘭東印度公司,其藝術家生涯在1703 年至1720年達到巔峰。本書卷二中的圖出自法盧斯之手。
◎譯者簡介
徐迅,中國科學院大學植物學博士,從事進化生物學研究,關注生物形態(tài)形狀變異。熱愛閱讀,學習法語十余年,對自然科學多個領域抱有興趣。
◎?qū)徲喺吆喗?/p>
張弛,中國海洋大學水產(chǎn)學院實驗師,長期從事漁業(yè)資源調(diào)查和研究,有豐富的海上調(diào)查與海洋生物分類經(jīng)驗和科普圖書審校經(jīng)驗,審校圖書有《潛水識魚》《魚的好奇心》等多部著作,擔任水產(chǎn)學會、全國漁業(yè)技術總站科普顧問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