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佚是古籍整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輯佚學是中國古典文獻學的重要分支。輯佚不僅僅是簡單、機械地抄撮文獻,而是需要綜合使用目錄學、版本學、?睂W、辨?zhèn)螌W、編纂學知識和技能,方能勝任的學術事業(yè)。《稀見文獻與宋元詩文輯佚》通過深入考察各類文獻的成書、流傳特點,展示不同類型的文獻在輯佚上的特有價值;并考察清代四庫館臣根據(jù)《永樂大典》等典籍重新輯編宋人別集,以及當今在利用晚出的明清文獻從事輯補和考辨的過程中發(fā)生的有意或無心之誤,對相關文獻學問題加以檢討。在輯佚大量《全宋詩》《全宋文》《全元詩》《全元文》失收作品的同時,總結(jié)了相關輯佚工作的方法,為輯佚作出了很好的示范。
趙昱,陜西西安人。20062017年就讀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yè),2010年、2013年、2017年分別獲得文學學士、文學碩士、文學博士學位。20172019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后流動站工作。2019年起任武漢大學文學院、古籍所特聘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典文獻學、古籍整理。主持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1項,在《文獻》、《中國典籍與文化》、《版本目錄學研究》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
序王嵐。
緒 言1
一、學術史的回顧1
二、當代宋元詩文輯佚的集大成《全宋詩》、《全宋文》、《全元詩》、《全元文》谫論5
三、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10
第一章 別集版本與輯佚(上)上海圖書館藏《屏山文集》殘本考14
一、《屏山文集》殘本的行款版式與體例內(nèi)容15
二、《屏山文集》殘本的鈐印題跋與流傳遞藏20
三、《屏山文集》殘本新見劉子翚佚詩佚文迻錄24
第二章 別集版本與輯佚(下)《水云村吟稿箋注》文獻價值試論33
一、《全宋詩》、《全元詩》、《全宋詩輯補》中的劉壎詩34
二、《水云村吟稿箋注》的文獻價值37
三、《水云村吟稿箋注》新見劉壎佚詩輯錄44
附:劉壎佚詩續(xù)拾75
第三章 總集文獻與輯佚(上)海內(nèi)孤本《格齋賡韻唐賢詩宋賢詩》初探79
一、《格齋賡韻唐賢詩宋賢詩》版本敘錄79
二、《格齋賡韻宋賢詩》體例內(nèi)容析論81
三、《格齋賡韻宋賢詩》的?眱r值85
四、《格齋賡韻宋賢詩》的輯佚價值89
五、賡韻:唐宋詩選的域外受容95
第四章 總集文獻與輯佚(下)以清代地方詩文總集《方城遺獻》、《彭姥詩蒐》為例98
一、《方城遺獻》、《彭姥詩蒐》的編纂緣起98
二、《全宋詩》已收詩人之佚作(7人,12首)100
三、《全宋詩》失收詩人詩作(19人,27首)102
四、結(jié)語108
第五章 類書與輯佚(上)日本宮內(nèi)廳書陵部藏宋刻殘本《全芳備祖》探研111
一、《全芳備祖》著錄論略111
二、《全芳備祖》異文考論以日本宮內(nèi)廳書陵部藏宋刻殘本與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的比較為中心118
三、日本宮內(nèi)廳書陵部藏《全芳備祖》與宋詩輯佚關系論略139
四、日本宮內(nèi)廳書陵部藏《全芳備祖》新見宋佚詩輯考147
第六章 類書與輯佚(下)新發(fā)現(xiàn)《永樂大典》(卷二二七二二二七四)的輯佚考察167
一、新見宋元佚文輯存168
二、新見宋人佚詩輯存172
三、新見元人佚詩輯存206
四、新見宋元詞佚作輯存215
第七章 譜牒文獻與輯佚《劉氏傳忠錄》、《劉氏傳忠錄續(xù)編》中的宋佚詩221
一、《全宋詩》已收詩人之佚作(17人,36首)222
二、《全宋詩》失收詩人詩作(11人,32首)230
三、余論235
第八章 禪宗文獻與輯佚238
一、《大慧普覺禪師語錄》(二卷本)新見宋人佚作輯證239
二、《日藏宋元禪僧墨跡選編》所見宋僧佚詩輯考248
第九章 宋詩重出的輯佚檢討263
一、四庫館臣輯佚鄭獬《鄖溪集》疏失舉隅264
二、曾鞏佚詩辨正272
三、《宋詩拾遺》誤收清詩辨疑280
附錄一 陳淳佚篇《小學禮詩》發(fā)微283
附錄二 《續(xù)修四庫全書》所收宋人別集與《全宋詩》補輯以幸元龍、何希之二家為例290
附錄三 輯補《全宋文》、《全元文》未收何希之《雞肋集》文章三十二篇301
主要參考文獻324
后 記335